第0267章 降服之道
作者:阿拉燈神丁哥      更新:2021-04-16 20:24      字數:2562
  <b></b>眾人略略遲疑,不知道駱千帆要提出多麽過分的要求。

  鄭多多、馬秋雅急忙從包裏取出本子和筆,像小學生一樣做筆記。

  駱千帆喝了一口茶,表情變得十分嚴肅,給會議室裏的所有人帶來強大的壓迫感。

  駱千帆說道“我要強調三點

  “第一點,我這個人和報社的領導、周刊部的其他主任副主任都不一樣。我的人生格言是,誰讓我舒服,我就讓誰更舒服;誰讓我不舒服,我就讓誰更不舒服,所以,別跟我搗亂!

  “第二點,你們的工資、福利、獎金實際上是由我來發放的,如果你們決定要留下來,那麽從現在開始,不要把我當成周刊部的副主任,要把我當成你們的老板,你們隻需要向我負責!隻——需——要向我負責!

  “也就是說,不經過我的允許,誰都不能給你們布置其他任務;誰也不能阻撓你們做我布置的任務。我的命令必須無條件執行!!這是原則問題!我很在意!明白嗎?”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點點頭。

  “第三點”,駱千帆環視眾人,突然拉扯嘴角笑了笑,這一笑一下子緩和了緊張的情緒,其他人也都瞬間輕鬆了一些。

  駱千帆接著說道,“前兩點是給你們大家提要求,第三點是給你們的承諾,你們可以把我接下來說的話錄下來,將來做個證據。

  “那就是,周刊部開會的時候我曾承諾過大家,《教育周刊》采編人員的收入會比現在要高,現在我再給你們更具體一點的承諾——那就是,隻要能跟上我的節奏,我保證你們的年終獎會比報社的其他人多一倍!”

  “哇!”眾人同時振臂歡呼,臉上和眼睛裏都閃耀著光芒。

  駱千帆淡淡地笑著,等他們歡呼落定,駱千帆看了看表,征詢意見道“得了,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吃飯吧?”

  馬秋雅舉手問道“駱主任,你不講一講辦刊思路嗎?我們都還不知道要做什麽。”

  駱千帆笑了笑,說“既然如此,吃飯之前我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吧。我給你們兩天的時間,每個人拿出一份《教育周刊》出版方案,把自己想象成《教育周刊》的一把手,設計辦刊思路。

  “比如,要設置哪些版麵,版麵要什麽樣的風格,目標讀者是誰,誰會感興趣,廣告從哪裏來?怎麽才有創意?怎麽能為我們掙錢?怎麽能吸引廣告客戶?怎麽能博取讀者的眼球?怎麽能留住讀者的注意力?要舉辦什麽樣的活動……等等

  “我對你們的要求是,打破你們腦子裏所有的條條框框,不要管總編會怎麽想,總編會不會喜歡、會不會同意,也不要管我會怎麽想、我會不會喜歡!

  “要徹底解放思想,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站在學校的角度思考問題、站在市場化的角度思考問題、站在盈利的角度思考問題;

  “總之你們盡管天馬行空地想,不要擔心實現不了,我們有沙漠之舟的團隊做我們堅強的後盾。明白了嗎?”

  “明白了!”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駱千帆站起來“行了,吃飯。”

  駱千帆帶隊離開沙漠之舟,臨走把汪文明和魏來帶上一起吃飯,又特別叫上成長迅速的楊樹根。

  這段時間,楊樹根接連簽下幾個大單子,已經從一批年輕人當中脫穎而出,沒有辜負駱千帆當初的器重。

  駱千帆帶上他們幾個,既是為了通過他們繼續塑造自己無往不利的形象,讓他們崇拜。更是為了把沙漠之舟做事的高效率、快節奏、雷厲風行的工作風格帶到《教育周刊》。

  果然,這一招很有效。

  吃完飯,《教育周刊》的八個人都像打了雞血。尤其汪文明三個人“無意”中透露出收入的時候,他們的羨慕溢於言表。

  2005年,一般廣告公司的收入是遠遠比不了報社的,也沒有報社穩定,但是他們沒想到沙漠之舟人員的收入待遇會比他們高出那麽多。

  慢說比不了“高層”汪文明、“中層”魏來,就連“新人”楊樹根也遠遠比不了。

  在這種情緒下,他們對駱千帆領導下的《教育周刊》就更加期待了。

  吃飯前他們還一口一個“駱主任”,吃到中間,就不知不覺變成“老板”了。

  相比於副主任和采編人員之間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老板和員工之間意味著“雇傭與被雇傭”關係,是要絕對服從的!

  而且,還有一個細節給他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這頓飯既有河豚又有野生刀魚,而且每人一條,骨肉兩吃,規格相當高。

  老板有錢就是好,以前《教育周刊》的人聚餐都是aa。

  ……

  晚宴結束,駱千帆張楚他們開車帶著眾人回到報社。

  駱千帆特意帶人浩浩蕩蕩上樓,眾人有說有笑的樣子引得同事們紛紛觀望。

  多和諧的畫麵!多團結的隊伍!

  沒有人想到駱千帆這麽快就搞定了《教育周刊》,連正好遇見的水載舟也特別意外。

  “你們幹嘛去了?”水載舟問道。

  駱千帆笑著解釋“帶他們去飯店搞了個團建,對了水總,三千塊錢的團建費用給報銷一下唄?”

  “想得美!”水載舟氣道,“我們幾個老總到飯店搞團建才花了三五百塊錢,你們花三千多!以後再有這樣的團建記得把我也帶上!”

  駱千帆和眾人都大笑起來。

  笑聲再次引得時政部、其他周刊部的人紛紛觀望,不管是普通的采編人員,還是中層幹部們,無不心情複雜。

  駱千帆帶著眾人回到《教育周刊》辦公室,當眾宣布,《教育周刊》全體人員明天放假一天,各自回家思考辦刊方案,隔一天集中交流。

  大家並沒有為放假欣喜,好幾個反倒連夜整理資料。

  駱千帆對他們表現出的激情、幹勁、工作態度都很滿意。

  他離開辦公室,晃到不遠處的時政部,隔著落地玻璃朝蒙蕾的座位上看了看,蒙蕾不在。

  這個丫頭,沒想到她竟然能忍著三天不和我聯係,好吧,看誰能耗過誰!

  回家睡覺!

  ……

  深夜,蒙蕾還坐在書房裏的電腦前寫一份“《教育周刊》出版建議書”。

  這兩天她一直在忙這件事情,查了很多資料,翻看了很多教育類的報紙和雜誌,還專門“采訪”了媽媽,又通過媽媽的關係拜訪了她的幾位同事,以及兩位中小學的校長,終於基本形成了一份操作性很強的辦刊建議……

  終於寫完,蒙蕾伸了個懶腰,拖動鼠標瀏覽全文,足足12頁!

  “哼,隻要那個人主動給我認錯,我就把建議書當做禮物送給他!”蒙蕾想。

  看了看手機,一個電話、一條短信都沒有。

  三天了,他竟然沒有聯係自己一次。

  蒙蕾又突然很生氣他都不道歉,我幹嘛熱臉貼他的冷屁股?

  生了半天氣,又暗暗反思難道真的是我無理取鬧嗎?

  猶豫再三,駱千帆拿起了手機,撥打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