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又坑了姚朝安一把
作者:阿拉燈神丁哥      更新:2021-04-11 20:07      字數:2817
  (感謝黃窯師大佬5000幣打賞,感謝書友20170109221856337大佬1000幣打賞。謝謝你們了……)

  “你讓我說什麽實話?”水載舟問道。

  駱千帆說:“我想知道你對我的態度,我是有‘前科’的,為了讓報社執行協議,我差點跟報社打官司,甚至不惜與袁總和周總拍桌子叫板。這件事情鬧得很大,整個報業集團沒有人不知道。

  “雖然後來證明這一切都是鄔有禮公報私仇搞的鬼,但不容否認的是,我的的確確在袁總和周總麵前留下了一個不講政治、不懂規矩的印象。

  “所以我很關心水總對我的看法。這是我不敢輕易報名參加競聘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我怕自取其辱。”

  水載舟沒想到駱千帆竟然先把問題擺在了台麵上,還如此坦誠。

  看來袁保說的沒錯,駱千帆不是一匹誰都可以駕馭的溫順良馬,他很有個性。

  水載舟略略措辭反問道:“你覺得你給我留下什麽樣的印象?”

  駱千帆想了想,說道:“按照常理推斷,您來虹城晚報當總編輯,一定會和袁總、周總、柴總他們好好聊一聊,我作為虹城晚報的‘熱點人物’,也很有可能成為你們聊天的話題。

  “如果您受到袁總和周總的影響,對我的評價應該不會太高;如果您聽了柴總對我的意見,您對我的評價不會太差。”

  水載舟笑了笑:“我不想聽別人對你的評價,隻想聽你對自己的評價,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駱千帆不以為然:“自我評價並不客觀,每個人在說到自己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進行美化。這樣吧,我姑妄說之你姑妄聽之。

  “我對自己的評價是,我的綜合能力數一數二,在報社我是臥龍一條;離開報社,我也可以龍騰四海。

  “論人品,我忠孝仁義,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但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扯不上一身正氣,更不是模範先生。

  “論講政治、講規矩……嗯,怎麽說呢?我這個人更講理、講信譽、講協議、講共贏。我信奉‘士為知己者死’,我不信奉‘官大一級壓死人’。”

  水載舟頻頻點頭:“你小子很狂,也很實誠。”

  “沒錯。坦坦蕩蕩、毫無保留。水總,說說你對我的評價吧。”

  水載舟說:“既然你毫無保留,那我也就沒什麽好隱瞞的了。這兩天我的確找袁總、周總和柴總他們聊過,而且方方麵麵都聊了許多,當然也聊到你這位‘風雲人物’,他們對你共同的評價是‘能力出眾’。

  “你提出的‘一報兩投、滾動讀報’的創意,鑽了政策的空子,幫助虹城晚報一舉逆襲漢東晚報,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全虹城數千報人沒有一個人想到了這一點。

  “你靠工商條口和工商協管員訂了一萬一千多份報紙,準確地說,應該是一萬兩千多份報紙。還順便幫周旭陽等人完成了訂報任務。

  “這至少說明三點。第一,你善於交際,僅僅半年的時間你就把工商局上上下下的關係捋得特別順暢;

  “第二,你很講義氣,幫人完成訂報任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為這意味著要放棄任務外的提成獎勵。

  “第三,你善於投資,也可以說善於統籌資源,每份報紙給工商協管員10塊錢提成,就大幅提高了虹城晚報在商戶之間的訂閱覆蓋率,難能可貴。

  “還有,你跟報社簽訂協議,一條創意掙了報社兩百萬元,讓很多人眼紅,甚至讓我都妒忌,了不起!

  “最讓我意外的是,你竟然還從印刷廠拿到最準確的發行數字。很多人當了一輩子記者隻關注采編業務,從沒注意過報社集團下麵還有印刷業務板塊。

  “所以我對你的能力也是非常認可的,甚至可以說是佩服。我鼓勵你參加報業中層幹部競聘,就是基於對你強大能力的考量。

  “至於你提到,袁總和周總對你的評價……沒錯,他們覺得你在政治上還不夠成熟,在為人處世上也略顯偏激。但我更覺得柴總對你的評價更為客觀理智一點。

  “柴總說你打一開始就知道要的是什麽,也知道為了獲得你所需要的東西應該做什麽,甚至預估到中間會遇到什麽樣的障礙,你甚至想好了跨過這些障礙的辦法。這恰恰是一種社會成熟的表現。

  “從你為人處事來看,我真的不覺得你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小夥子,更像是在社會上吃過虧、上過當、千錘百煉的成熟男人。

  “說到底一句話,我需要你參加中層幹部競聘,在更重要的崗位上承擔更大的責任,為報社創造更多的效益。

  “小駱,我說這些,也算得上坦坦蕩蕩、無所保留了吧。”

  “沒錯,出乎我的預料。”駱千帆笑著說。他覺得水載舟很坦誠,對於“他是袁保好朋友”的印象正在逐漸消失。

  “那你參加競聘嗎?”

  駱千帆說:“既然水總看得起我,為什麽不參加競聘呢?我說了,我這個人信奉‘士為知己者死’,我打算競聘周刊部副主任一職。”

  “你先別承諾”,水載舟笑著說道,“其實我也有顧慮。”

  “什麽顧慮?”

  “我的顧慮是,你有本事、有能力、手裏有公司,你也很有錢,你不需要報社任何崗位為你的履曆加分,也不需要任何職位為你鍍金,報社的這點工資對你也沒有什麽吸引力,那麽我能給你什麽?如果我什麽都給不了你的話,我這個總編對你也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吧?”

  “坦誠!”駱千帆豎起了大拇指。

  水載舟的問題是很多領導內心普遍存在的顧慮,很多領導寧願使用庸碌聽話的下屬,也不願意起用能力很強卻不聽話的下屬,就是這個原因。

  駱千帆笑了笑:“其實你可以把我的競聘當成與報社合作的起點,如果我競聘成功,可以在您的領導之下搞‘周刊承包製’,在做好讀者服務的同時,為報社創收。

  “那樣的話,我既是報社的員工,又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承包報社的版麵。像個佃戶一樣,種報社的地,給報社交租,交完租剩下的是我的收益。”

  水載舟那篇文章的主題就是講周刊“承包”經營的,駱千帆這算是呼應點題,水載舟一下子就挑起了眉毛,他又驚訝又困惑。

  他寫那篇文章是基於從業多年的觀察與感悟,凝聚了他深入的思考與探索,沒想到駱千帆隨隨便便一張口就是思路。

  看來,袁保、周遊和柴滿倉他們說的不錯,駱千帆這家夥的確是有本事。

  駱千帆微微一笑:“水總,周刊搞承包製,你是不是聽著耳熟啊?”

  水載舟點點頭:“我寫過一篇文章,為周刊的發展與創收設計的出路就是搞承包經營,用專業的團隊,打造專業的周刊,達成良性創收的目的,而不是新聞版麵的附庸。”

  駱千帆笑道:“我就是看到你那篇文章受到的啟發,要不然我這點閱曆怎麽可能提出這麽高屋建瓴的觀點。

  “不瞞您說,我看到那篇文章之後覺得很有收獲,就專門複印了兩份。

  “本沒想到要競聘周刊部的副主任,就把那份文章給了姚朝安一份,希望對他競聘有所幫助。不過現在我後悔了,因為我也決定要競聘了……”

  駱千帆睜著倆眼說瞎話,明明是張楚複印給他的,他卻口口聲聲說是自己複印的,還說複印之後給了姚朝安一份,太對不起姚朝安了。

  水載舟笑道:“那怎麽辦呢?一個思路,兩個人用,那不就撞題了嗎?”

  駱千帆說:“不會的,您提出承包製的大方向,但我自認為我對承包製的理解、我利用承包製能為報社創造的效益,遠不是姚朝安能夠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