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200萬能幹什麽?
作者:阿拉燈神丁哥      更新:2021-03-25 20:05      字數:2551
  三天後。

  虹城晚報重新張榜公示對駱千帆的獎勵決定,最終的獎勵數額是202.5萬元,並在中層以上幹部會議上暗示一切都是鄔有禮的錯,讓他背鍋。

  與此同時,總編室為了安撫鄔有禮,給了他一個嘉獎。嘉獎令大致內容是:

  鑒於鄔有禮作為社會部主任,因為下屬的新聞報道受牽連,被歹徒襲擊,體現了一個部門主任的擔當,反應了一個記者與黑惡勢力作鬥爭的良知,給予特別嘉獎,獎金1萬元。

  這一切發生的時候,鄔有禮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身子一動就疼得直哼哼。

  袁保、周遊去看望他,送上嘉獎的獎金和慰問金,安撫的同時也讓他體諒總編室的決定。

  鄔有禮覺得傷口更疼了!

  五天後,駱千帆拿到了這筆錢,他從法院撤訴,發行提成的事情終於算是塵埃落定。

  作為實際的勝利者,駱千帆並沒有嘚瑟。

  領導們的顏麵還是要照顧的。

  他取出9萬元來,其中5萬悄悄送到袁保的家裏,感謝他“最終沒有受到鄔有禮的蠱惑”,兌現獎勵。

  當然,袁保當著駱千帆的麵痛罵鄔有禮誤事,又給予駱千帆一番語重心長的教誨與鼓勵。

  駱千帆“很虔誠”地一一接受。

  袁保問他還要不要繼續回來上班,駱千帆欣然表態,願意繼續上班。

  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對於袁保來說,把是否信任放在一邊,駱千帆的能力的確可以繼續為他所用,幫助他繼續往上走。

  況且,“一切都是鄔有禮在中間搞的鬼嘛”,一定意義上說,他和駱千帆都是“受害者”,並沒有根本矛盾。

  對於駱千帆來說,現在還屬於報紙發展的“黃金期”,報社還有很多利用價值。至少他還可以通過報社的資源,繼續編織關係網。

  成年人是講利益的嘛!

  一拍兩散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

  此後,駱千帆又把4萬元均分成兩份,悄悄送給周遊和柴滿倉。

  當然,也被周遊教育了一番,駱千帆也“悉心”接受,態度好得很。

  最後,駱千帆又取出2萬元,送去黃河的辦公室,感謝他找社長打招呼、施壓。

  黃河堅決不收。他這個人雖然好為人師,但是不貪不占,算是個清廉幹部。

  駱千帆也沒忘記沈盼,請她好好吃了一頓飯,感謝她那天晚上告知姚朝安打小報告的事情,也感謝她最後時刻踢出臨門一腳。

  ……

  駱千帆回到社會部繼續上班。

  鄔有禮傷情恢複要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部暫時由副主任張立秋代管。

  代管社會部倒沒遇到什麽麻煩,不過代接工商條口卻成了他最大的負擔。本想霸占條口,就算駱千帆回歸也不歸還給他,大不了給他安排其他不重要的條口。

  可是,一個星期下來,張立秋已經焦頭爛額了。

  這一個星期,張立秋天天漏稿。

  漢東晚報新接手工商條口的記者蘇文靜像開了掛一樣,每天都能挖到獨家稿件,勢頭就像當初駱千帆剛接上條口的時候。

  而且,工商局負責新聞宣傳的章小涵對他表麵客套,實際上愛答不理,這讓張立秋很受挫,找不到突破口。

  報社這邊,周遊每天翻報紙、查漏稿,天天斥責張立秋:怎麽又漏稿了,怎麽又漏稿了?

  張立秋隻好編造各種理由開解:“剛接觸上條口,還不熟悉”;“社會部的事情多,分身乏術”;“漢東晚報的那個記者蘇文靜是工商局局領導的親屬,很多稿子有內部渠道……”

  總之,怎麽能為自己開脫就怎麽來。

  駱千帆回歸,張立秋第一時間就把工商條口交還給他,像摔掉一個包袱。

  當然,漂亮話說得有鼻子有眼:“小駱,我就知道你很快就會回來,所以我都沒怎麽接觸條口,唯恐讓工商局的人說我們動蕩、不穩定。你回來就好了,工商條口你還繼續跑。”

  駱千帆內心嗬嗬,心說當初你接條口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態度!

  我接就我接吧,打個電話而已。

  給章小涵打了個電話:“我回來了,一切照舊哦。”

  章小涵就認駱千帆,當天就寫了一篇獨家稿件,張立秋不服都不行。

  ……

  駱千帆手裏一下子多了近200萬,怎麽花這筆錢?

  炒股?上一世不懂,重生歸來也還是不懂。駱千帆是絕對不會把錢投資在他不懂的領域裏。

  還有比特幣投資,也不懂!

  想來想去,最保險的是買房!穩賺不賠!尤其是學區房!如果貪圖安逸,2005年初買上幾套學區房,下半輩子都不用努力了。

  就要買房!

  周五的晚上,駱千帆找來一份最新版的地圖,鋪在床上,把虹城市排名前十的重點小學、中學標出來,再仔細回想上一世幾所學校的發展,以及學區的變化與調整,招生的政策等等。

  駱千帆對學區房的記憶是清晰而又痛苦的,上一世為了購買一套學區房,價錢都已經談妥,稍一猶豫,被其他人搶了先,短短三個月,那套房子硬生生地漲了三十萬!

  漲速嚇人!腸子悔青!

  還有一段令他羨慕嫉妒恨的記憶,他的一個采訪對象,家裏有一套五六十平的破房子,差不多是整個虹城最早的商品房,賣都沒人要的那種。

  2005年夏天,附近一所重點小學調整學區範圍,把他家的老房子劃入學區裏,破房子立馬變成黃金屋,房價立馬翻倍,接下來的幾年,一直蹭蹭往上漲,最後漲到五六萬一平方米,羨慕死個人!

  等等……

  那個小學是什麽小學來著?

  那個小區叫什麽名字來著?

  駱千帆想到這個一下子興奮起來,他冥思苦想,一點點回憶——

  呀!想起來了,小學是虹城市排名前三的振興小學,那個小區是與小學隔了一條小河的梅花苑小區。

  整個小區沒有物業,隻有四棟樓,而且都比較破舊。

  當時學區調整的原因是什麽呢?

  駱千帆繼續仔細回憶,對了,想起來了——梅花苑小區原是另一所小學的學區,那所學校很不起眼,而且相距很遠。

  2005年春學期發生一件事情,一個爺爺送孫子去上學,路上被車撞了,雙雙受傷。

  媒體報道之後,梅花苑的業主借機鬧事,質問教育部門為什麽舍近求遠,不把梅花苑劃為振興小學的學區。

  迫於壓力,梅花苑2005年夏天被劃入振興小學的學區。

  那件事情發生的時候,駱千帆作為虹城晚報的記者,全程見證、采訪。

  找回那段記憶,駱千帆心裏豁然開朗。

  我要去買房!

  就買梅花苑!

  駱千帆有些激動,他趕緊把客廳裏堆積的一些廢舊報紙找出來,翻開分類廣告頁,專看二手房房產信息。

  還真有梅花苑小區的房子,有好幾套,每平方米報價大概才3300元,而且好幾家房產中介都登記著這幾套房源。

  絕佳的機會來了……

  明天就去買!

  多買他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