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1章 簡簡單單露了一手
作者:阿拉燈神丁哥      更新:2021-03-08 12:09      字數:2759
  下午4點多,外出采訪的記者們陸續“回巢”寫稿,冷清的社會新聞部裏漸漸熱鬧起來。

  老記者們有的大聲開著玩笑,有的在小聲討論選題,有的痛罵參加活動沒有車馬費,有的在給新人布置任務……

  駱千帆能叫出很多老記者的名字,不過也有很多他根本沒有印象了。

  趙凱回來以後先來到駱千帆的座位旁,本想交流采訪心得,看到駱千帆的圓寸小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伸手在頭上蹂躪一番:“你個狗日的,怎麽剃了個勞改犯的頭!”

  駱千帆罵道:“哪個監獄的勞改犯像我這麽帥?”

  蒙蕾跟著李斯斯回來的時候,辦公室裏陡然安靜了一會兒,接著老記者們一陣騷動,老色批們眼睛都看直了。

  “這誰啊,這麽漂亮!”

  “老李,這是你帶的見習記者嗎?”

  “以前李斯斯是社會民生部的形象代言人,現在要‘退位’了。”

  的確,李斯斯也很漂亮,皮膚白、眼睛大、鼻子挺,身高和蒙蕾仿上仿下,差不多快一米七的樣子。

  隻不過她已經32歲,也結了婚,跟剛大學畢業的蒙蕾站在一起,明顯被壓過了一頭。

  沒辦法的事,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李斯斯並不在意,指著一個看呆了的男記者開玩笑:“看你大爺,哈喇子掉褲襠裏了!”記者們常年穿梭在各種各樣的場合,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女人們也都練成了一張葷素不忌的嘴。

  那男記者哈哈大笑:“斯斯妒忌了,原來你也有容顏易逝的惆悵。”

  李斯斯笑著歎氣:“唉……你都長這麽大了,當娘的不服老行嗎?”

  被罵的記者不但不生氣,笑聲更大了。

  蒙蕾把背包放在座位上,走到駱千帆的座位旁,一看到他的新形象就捂住嘴“啼啼啼”的笑起來。

  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個發型的確是失敗的。

  駱千帆誇張地“凶狠”了表情,又委屈、又憤怒的樣子:“我不管,都是你攛掇的,你要對我負責!”

  蒙蕾笑得更開心了。

  鄔有禮進來收集選題,為今天的編前會做準備。

  周旭陽是社會新聞部裏的頂梁柱,鄔有禮特意問他準備做什麽選題,可以先預定版麵。

  周旭陽所報的重點選題是“商標搶注灰色產業鏈調查”,他已經為此準備了一個星期,寫了一萬字,稿件已經收尾,需預排兩個版麵。

  這是一條“硬稿”,鄔有禮很高興。編前會上,哪個部門的選題硬,部門主任的的腰杆都會挺得更直一些。

  周旭陽專心致誌寫這篇大稿子,把工商部門通訊員發到他郵箱裏的四篇小稿件交給駱千帆修改處理。

  有消費維權的,有執法行動的,還有兩個會議稿件。最長的一千多字,最短的隻有三百字。

  稿子很水,新聞價值一般。尤其兩個會議稿件,版麵緊的話根本上不了版。

  周旭陽實事求是告訴駱千帆:“這幾篇通訊員發來的稿件質量一般,你先篩選一下,沒價值的直接淘汰,有價值的先修改一邊,等我忙完手裏的稿件再修改。”

  駱千帆謙虛地接下任務。

  周旭陽怕駱千帆不會使用采編係統,他還專門過來指導。實際上,駱千帆是個具備前世記憶的“老鳥”,采編係統使用完全不在話下。

  而且,他撰寫稿件、提煉編輯的水平可以說超過虹城晚報大多數人,標題製作方式既有經典的傳承,更有前沿的探索。

  如果他願意,他甚至可以把網絡時代uc標題拿過來,保證唬得編輯都一愣一愣的。

  當然,修改這幾篇稿子完全不必發大招,簡簡單單露一手就行。

  一個小時不到,4篇稿子全部搞定,通過采編係統傳到周旭陽的稿件庫。

  周旭陽的大稿件也寫好了,點開駱千帆修改的稿件,十分意外。

  這也太厲害了吧,完全沒想到駱千帆的水平會這麽高,稿件修改得又快又好。

  這種感覺就像給駱千帆幾塊爛菜葉子,駱千帆三下五除二直接烹飪出幾道色、香、味、形俱全的大師級淮揚菜。

  尤其標題的製作讓人過目不忘,凍白菜愣是給他整成了“佛光翠”。

  周旭陽從擋板上探過身子來,由衷地豎起大拇指:“兄弟,你以前在哪裏實習的?”

  駱千帆笑嗬嗬的:“周老師的意思是,我改的還行?”

  周旭陽笑著說:“太行了。”

  駱千帆站起身來,語速放慢:“實際上我沒實習過,主要是天賦!”

  說著,仰頭、挺胸、背著手,眼望著窗外……

  窗外的風吹起來,要不是刮進一個塑料袋蓋在他的臉上,駱千帆還能再裝一會兒。

  不用裝,周旭陽已經對駱千帆另眼相看了:“幫我把這篇大稿子也把把關吧。”

  他本來隻想讓駱千帆交叉校對一遍的,現在他相信駱千帆的能力能讓這篇稿件更增色。

  周旭陽把稿件傳到駱千帆的稿件庫裏,駱千帆先通讀了一遍。

  不得不說,這篇長達萬字的稿件,不管是文章結構、文字水平,還是細節展示、標題製作都很見功力,采訪案例的選擇很具有代表性,甚至連最後的“記者手記”也很有力量。

  總體來看,絕對精品。不過也有問題。

  “周老師,我覺得這篇文章偏沉。”周旭陽是個實誠人,駱千帆也沒有虛情假意的兜圈子。

  “是嗎?你說說看。”周旭陽很認真的求教。

  駱千帆說:“這篇文章裏,你寫到很多人靠搶注商標發財,沒有商標意識的商家被迫改名,事例的選擇很棒,但是讀過之後會讓人產生去搶注商標、謀取不當利益的衝動。

  “文章的最後,你雖然通過律師的口吻點明惡意搶注行為是違法的,也通過‘記者手記’批判了惡意搶注行為,但不足以達成平衡。”

  周旭陽第二次衝駱千帆豎起大拇指:“你說的沒錯,可是當前商標的評審製度的確是有漏洞的。”

  駱千帆當然明白,即便十年後,這個漏洞也未必堵得上。他笑了笑:“漏洞存在不可怕,你卻將漏洞指給了大家,稿子出來以後工商部門未必高興。建議你采訪一下工商局長,展示一下官方的態度。再說了,工商局是你的條口,可以借機維護關係,畢竟每年要靠他們訂報紙完成發行任務的。”

  一絲不屑爬上了周旭陽的臉,他的軸勁上來了:“報紙不訂也不能影響新聞的客觀與公正,指出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哦……好吧……”周旭陽的反應攪動著駱千帆的記憶。

  這話說得“很周旭陽”。他是個有新聞潔癖的人,一肚子新聞理想、鐵肩道義,最崇尚西方新聞學上的“掏糞運動”。

  就因為這個,他得罪了很多人,年年都完不成訂報任務。

  “喝水喝水。”駱千帆指了指杯子,緩和周旭陽的情緒,接著說道:“其實你過慮了。商標審查漏洞與工商行政管理並沒有直接的衝突,漏洞的存在不是地方工商部門的過失,聽一聽官方的聲音,不會影響稿件的客觀性。

  “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向工商局長約稿,請他為稿件寫評論,通過他批判惡意搶注行為,再點明90以上的搶注行為不但不會賺錢,還會賠錢,既解決稿件偏沉的問題,又賣了工商局長的麵子,還能維護關係,一舉多得不是嗎?

  “如果可能的話,再聯係法院,找兩個搶注敗訴的案例,加幾張圖片的話,又多出一個版來……”

  聽駱千帆侃侃而談,周旭陽覺得的確是那麽一回事。

  不過他看駱千帆的目光更詫異了:這真是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