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九華劍派,靈秀奇峰
作者:肉包子打我      更新:2021-03-26 11:07      字數:2608
  “小陵他自幼喪父,其母又甚是不慈,表麵愛子如命,實則寡恩刻薄,為了些許銀兩,竟暗中使人販將他拐了過去。”

  上官慶麵帶怒色地說著,轉而又慶幸道:“幸而小陵他有些智謀,尋機逃了出來,恰好遇上了某家,後來救了某家性命,又助咱們除了二賊,可見是極為有緣的。”

  “某家本就無妻無子,孑然一身,正好收小陵為義子,好生照料於他,將來某家百年之後,也有個摔盆捧靈的人。”

  他對蘇婉真道:“小陵之前所說‘兄嫂寡恩’之詞,雖然不實,但也非有意隱瞞,還望妹子你多多擔待。”

  蘇婉真一臉不讚同:“大哥這說的什麽話!小陵是旭哥的弟子,小妹又豈會與他為難?”

  她轉頭對蘇子陵道:“小陵安心,將來隻管跟著你師父習武練功,師娘會好好照顧你的。”

  “謝謝師娘!”

  ……

  吃過晚飯,眾人各自回房休息,直到第二天一早,再次啟程出發。

  因為有傷員在,一行人沒有急著趕路,每晚都到當地的城鎮客棧落腳歇息,期間還遇著一場雷雨,多住了一夜,蘇子陵也慢慢適應了這種節奏,也能在馬背上穩坐個小半天了。

  一路上,偶爾可見衣衫襤褸的流民成群結隊,一個個步履蹣跚,麵黃肌瘦,原來是北秦和北晉又起戰端,烽火連綿,令百姓棄土離鄉,過江逃難。

  他們入不得城鎮,也無官府安置,隻能繼續往南方而去,要麽活下命來,要麽就倒在這路上。

  世道不靖,眾人對此也是無能為力,隻得買些幹糧救濟其中老弱,讓他們吃一頓飽飯。

  六天後,原本分開去傳訊的嚴縝馬不停蹄地趕了上來,成功與眾人會合。

  他帶來了最新消息,傳言有高手潛進湖龍寨中,見到了宋臘遺留下來的寶藏,引得江湖中人紛紛前往窺探,甚至地方官府也上奏朝廷,準備再次發兵,攻打湖龍寨和海龍寨,奪取其中的財富。

  同時,上官慶等群雄“智破鐵甲艦,斬殺宋與田”的事跡也傳揚了開去,一時間聲名大震,其中也雜傳著妖道玉靈的一些消息,或真或假,不得辨明。

  嚴縝拱手稟道:“弟子此去,還見到了趕來援手的明月莊朱二莊主,他本欲隨弟子一同前來拜見,然因臨時有事,又折身回去了。”

  蘇婉真道:“明月山莊位於雁蕩山中,那莊主朱鎮梁本為兵部侍郎,後來辭官歸鄉,同他二弟朱知武立基創業,近年來倒也頗為興旺,在吳越之地亦是有些聲名。”

  上官慶也說道:“如此援手之情,他日某家必定登門道謝。”

  又過了三天,時值八月初四,算是堪堪入秋,距離蘇子陵離開蘇州,已是將近一個月了。

  一行十一人早早入了青陽縣境內,直到過了午後,九華山已經遙遙在望。

  “那就是九華山了!”

  一旁的原祖望傷勢好了許多,此時的他立馬揚鞭,指點前方,言語中帶著歸家的興奮和激動。

  蘇子陵遠遠望去,隻見九華山千姿百態,既有諸多聳入雲端的高峰,也有或低或矮的參差丘陵,其間盆地分布,峽穀深深,溪澗飛泄而下,泉流奔騰石上,鳥雀穿梭,猿猱啼聲,在陽光下舒展著勃勃生機。

  好一幅自然秀麗的美好畫卷!

  眾人快馬加鞭,在平整的大道上飛奔疾馳,揚起高高的塵土。

  迎著撲麵而來的涼風,蘇子陵睜大了眼睛,看著四周的一切都在飛速後退,總算有了乘坐敞篷車的感覺。

  半個時辰後,狂奔了一路的駿馬嘶鳴,漸漸止蹄緩踏。

  “過了那兒,就是我九華劍派的地界了!”

  蘇子陵抬頭看去,隻見一座三丈牌樓矗立在前,巨石為基,青瓦覆頂,四木為柱,三門洞開,可見其中青石長梯,曆經風雨,看上去頗有些年月。

  牌樓頂端中央,則掛著一塊牌匾,上書三個鐵畫銀鉤的大字:解劍樓!

  牌樓三個洞門兩側的柱子上,各自有一列列鐵鉤延伸彎折,此刻正掛著數十件兵刃,以刀劍居多,這是曾經擅闖鬧事的惡客們所留下來的。

  很快,在此守山的八個弟子迎了上來,確認過身份之後,將馬匹牽走安置,上官慶和丁銘、吳若英兩人將佩劍交給守山弟子,由他們保管,等離開後才能取出帶走。

  眾人也不停留,踏上青石鋪壘而成的山梯,往山林深處而去。

  彎彎繞繞,或上或下,有時穿過溪流,有時跨過深穀,最後更是沿著山道一路向上攀登,一個多時辰後,終於來到了靈秀峰上,九華劍派山門所在。

  ‘果真山勢奇險,景色秀麗,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去處。’

  “上官叔叔,這靈秀峰有多高啊?”

  蘇子陵伏在上官慶背上,歪著腦袋看向山道之外,雲遮霧蔽,偶爾露出一角,底下萬般物事皆顯得十分渺小。

  再抬眼一看,透過繚繞的雲霧,另外幾座高峰似乎就在不遠處立著,天高氣闊,直引得人躍躍欲試,是否跨身而出,就能飛仙而去。

  “此峰高三百來丈,若是不通武功的尋常之人攀登,怕是要兩三個時辰,小陵你可是累了?忍耐一下,等會兒就能休息了。”

  “我不累。”

  蘇子陵心裏換算著長度單位:‘三百丈,三丈十米,至少一千米,果然不是宅男弱雞能應付得了的。’

  他想起本尊前生有一次爬山,五百多米高,爬了將近兩個小時,那次還是緩坡。

  搖了搖頭,蘇子陵不再多想,深呼吸了一番,也沒察覺到什麽缺氧的症狀。

  ‘那麽,我以後就待在這山上了!’

  側身望去,隻見高牆環繞,內中隱見幾處殿宇飛簷彎起,屋舍連綿。

  此時大門之外,早有十餘人立身等候在那裏,當首一位年摸四十,頭紮道髻,身著青袍,前額寬大,厚唇塌鼻,兩條眉毛又粗又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神情肅然,看上去極富正氣。

  “蘇師妹一路辛勞!還有上官老弟!”那人疾步迎了上來。

  “師娘/掌門夫人!”這是其他人。

  “韓師兄有禮!”這是蘇婉真在見禮。

  “多年不見,韓兄可好?”這是上官慶在打招呼。

  “韓師兄/韓長老!”這是其他人。

  一番回憶往事,敘舊寒暄,韓長老和上官慶一邊聊著,一邊進了門內,直往華賓院會客堂而去。

  其他人紛紛散去,至於南海劍派師兄妹,也有人專門招待安置。

  韓長老和蘇婉真,上官慶帶著蘇子陵,四人入了會客堂中,分賓主坐下。

  很快,就有弟子進來奉上了茶水,還給蘇子陵拿了一小碟糕點。

  上官慶飲下一口茶水,讓蘇子陵在一旁喝茶吃點心,開口問道:“韓兄,不知連兄弟可曾歸來?”

  韓長老放下茶杯,搖了搖頭,回道:“掌門師弟三日前傳來書訊,白衣庵之事頗有些蹊蹺,仍需進一步追查,最遲中秋之前,就能動身歸來。”

  上官慶疑惑道:“白衣庵雖然聲名不顯,但門中弟子大多暗器功夫高深,靜難師太更是精修禪法定功數十年,怎麽會突然間消失無蹤的呢?”

  “靜難師太曾與某家有舊,其中詳情,還望韓兄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