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故人相逢,來曆猜測
作者:肉包子打我      更新:2021-03-15 11:11      字數:2665
  上官慶帶著蘇子陵繞船登岸,然後一把將他攜在懷中,施展輕功穿林踏空,朝著沙塘渡口飛掠而去。

  ‘這就是輕功啊!’

  蘇子陵躲在上官慶懷裏,感受著撲麵而來的勁風,俯瞰著忽低忽高的地麵,而四周的景象正在快速後退,不由在心裏感歎道。

  不多時,上官慶停身立在一棵樟木之上,周身的勁風漸漸止歇,卻仍驚得數匹林間大馬“律律”嘶鳴。

  黑暗中,一道清脆如玉的女聲遙遙傳來:“不知何方高人駕臨此地,可否現身一見?”

  沙塘渡口不遠處,一座矮矮的斜丘之後,五十來個持刀帶劍的江湖中人,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三三兩兩、七七八八地聚在一團,或是獨自一人覓地盤膝,閉目養神,偶爾觀望著湖上的艦船。

  其間,有九人席地盤坐成一圈,六男三女,皆是隨身攜著長劍。

  忽然,當中一位閉目打坐的素衣女子睜開雙眼,看上去不過三十多歲,容顏清麗,風姿脫俗,此時的臉上卻帶了些許凝重。

  她執劍在手,向四周低喝一聲:“有高手驚動了馬匹!”而後立起身來,轉頭望向十數丈外的密林,詢問聲遙遙傳將過去。

  她身旁圍坐的八人及其他人聞言,紛紛警醒過來,抬頭望向那片幽暗的密林。

  他們早早將數十匹馬分散在了四周,就是為了當不速之人靠近時,能提前有所警醒。

  “師娘?”

  素衣女子身旁,一個身穿杏黃衣裙的少女,神色略帶不安地喚道。

  “芸兒莫怕,師娘在呢!”

  說話間,隻見得密林那處,一個高大的身影邁步而出,背著月光,有些看不清模樣。

  隨著身影漸近,一道豪邁開懷的聲音傳來:“哈哈哈!蘇家妹子,十餘年不見,你和連兄弟可都安好?”

  “你是……上官大哥?”

  素衣女子先是驚喜,你很快又有些懷疑,她細細打量著來人,身形、樣貌,還有聲音、語氣,都和記憶中的十分相似,隻是,萬一是易容術呢?

  她有些難以分辨,轉頭看向另外兩人,一個衣衫襤褸的持棒老者,還有一個手執精鐵長棍的瘦長男子,都曾與上官慶相交,卻見他們也都望向自己,紛紛搖著頭道:“老乞丐也分辨不出/蘇仙子不若再問他一問。”

  她繼續開口道:“上官大哥有所不知,近年來江湖上出了個擅長易容術的高手,曾經憑此犯下數樁大案,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因此婉真著實有些難以辨認你的身份,上官大哥可否說些與場中諸人相關,卻無第三人得知的事情?”

  “原來如此,且待某家想上一想。”

  上官慶聞言,停立在十丈之外,將懷裏的蘇子陵放在一旁,他借著朦朧月光,掃視場上諸人,時而出言辨認,回憶著相關過往,不多時,他使出傳音入密的功夫,分別與其中七人傳話,很快就得到了他們的確認。

  剛才的靜謐氣氛立即消失無蹤,蘇子陵緊緊跟著上官慶上前,看著他與眾人一番問候寒暄,看著他滿臉爽朗開懷,也看到了許多人用或是好奇或是敬仰的目光望著他。

  仔細聽著他們的談話,將姓名和臉譜相對應,然後一一記在心裏。

  於是,他知道了素衣女子是“蘇婉真”,九華劍派掌門“連城旭”的妻子,攜派中兩名長老、四名弟子而來。

  衣衫襤褸的持棒老者是“陳大友”,丐幫八袋長老,帶著幫中九名弟子。

  手持精鐵長棍的瘦長光頭男子是“宋君升”,武功極高的江湖散人,號稱“擎天一棍”。

  還有金剛寺的威猛和尚“法惠”,南海劍派的藍衣師兄妹“丁銘”“吳若英”,神箭李家“李三郎”,鎮遠鏢局“洪成誌”等等,攏共五十二人。

  身懷純陽意念,蘇子陵的記憶能力可謂是當世無雙,於此世的他而言,也算一個十分不錯的金手指了。

  “可惜旭哥此前有要事在身,早已下山往漢中去了,不曾聽聞你的消息,不然他必是要親自來過的。”

  蘇婉真說著,又看著上官慶兩手空空,身前身後同樣空無一物,不由疑惑道:“上官大哥,你的凝光劍呢?”

  “唉!”

  上官慶一聲喟歎,將自己如何潛入“湖龍寨”中,先後與“江東四寇”交手,最後遭到暗算,不得已棄劍脫身的事情說了。

  “隻是任由某家如何苦思冥想,也不得知這‘化真散’的來曆。”

  說到這裏,上官慶已是滿臉凝色,他看向場中同樣震驚不已的眾人,開口問道:

  “咱們之中,不乏有人出身傳承久遠的幫派宗門,不知可有哪位朋友,曾聽說過這‘化真散’的名頭,又該如何破解?”

  場中諸人聞言,有的閉目苦思,有的麵麵相覷,一時間靜默下來。

  畢竟無需吸入口鼻,就能化去真氣內力,閉氣龜息之類的功夫完全無用,若非這是曾經大名鼎鼎的“東海劍俠”上官慶當麵親口所說,他們必然會將之斥為無稽之談,因為這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不過要是為真,那這“化真散”簡直就是江湖中習武之人的最大克星。

  這時,陳大友開口說道:“對於這‘化真散’,老乞丐不曾聽過,但對其來曆,也有些許猜測,雖然不知真假,但大夥兒也不妨聽上一聽。”

  上官慶忙道:“陳長老請說。”

  蘇婉真、宋君升等聞言,也紛紛看向他。

  陳大友眯了眯眼,開口道:“老乞丐懷疑,這‘化真散’是出自胡教!”

  眾人一聽這話,紛紛驚詫莫名,有些人更是立即就信了。

  胡教雖然久在北國,不曾過江南來,這些年也極少有教眾踏足江湖,但其惡名之盛,凡是武林中人,就沒有不曾聽聞過的。

  陳大友繼續說道:“大夥兒都知道,當年胡人南進,胡教肆虐,屠戮北方武林,許多門派滿門被滅,也不曾逃得一人。”

  “可老乞丐就在想啊,對於那些武功絕頂的高人而言,就算有千軍萬馬圍攻,但就真的脫不得身嗎?”

  “大門大派也就罷了,許是為了山門傳承,但其他絕頂高手呢?我丐幫的總舵可是在君山,但北方分舵仍是盡數覆沒了!”

  將曾經的疑惑訴口而出,見諸人皆是一臉沉思,陳大友長舒了口氣,接著說道:“不知其他門派如何,但我丐幫記載,曾經有幫中前輩率眾前往北方殺賊,隻是後來毫無音訊。”

  他看向上官慶:“直到今日聽得上官大俠所言,老乞丐才想著,或許當初胡教就是憑這‘化真散’暗算,才令得數不盡的高手被擒被殺。”

  “畢竟,連真氣內力都能被化去,再怎麽武功高強,又如何能反抗逃身呢?”

  陳大友最後道:“當然,這隻是老乞丐自家猜測,是真是假,除非將‘四寇’擒下逼問,否則大夥兒聽一聽也就罷了。”

  “那就把‘四寇’都捉來!”場中有人忽然叫道。

  “是啊!咱們有蘇仙子、林大俠和上官大俠在,還有這麽多英雄好漢,難道還捉不住區區‘四寇’嗎?”有人看向蘇婉真、林三郎和上官慶,麵露崇拜。

  “可是‘化真散’……”也有人麵露怯意。

  “怕什麽,咱們人多勢眾,老子就不信他帶了這麽多!”更有人一臉無懼。

  眾人正議論紛紛,忽然有人高聲道:

  “諸位前輩,可否聽晚輩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