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七日之後,鐵甲大艦
作者:肉包子打我      更新:2021-03-12 11:46      字數:2527
  “化真散……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專門針對習武之人的真氣內力的。”

  蘇子陵沉吟著,這“化真散”與記憶中的“十香軟筋散”、“悲酥清風”之類的毒藥十分相似,隻是與之相比,“化真散”要更加難以防範,隻因它無需被吸入口鼻,就能生效。

  “大俠可知曉這‘化真散’的來曆?”

  上官慶搖搖頭道:“某家也是第一次遇到這‘化真散’,之前更是不曾聽聞,否則有所防備之下,也不會險些馬失前蹄,甚至無奈之下,連凝光劍也丟在那兒了。”

  凝光劍是他早年機緣所得,後來又摻入玄鐵重鑄,在整個江湖上也是不可多見的神兵利器,一直隨他至今。

  想到這裏,上官慶下定決心,等傷勢恢複後,定然要再上“碧珠島”,取回凝光劍。

  雖然對於上官慶這個“東海劍俠”如此棄劍逃生感到有些失望,但蘇子陵什麽也沒有表現出來。

  也不會認為隻要是劍客,都會視劍如命,奉行“劍在人在,劍亡人亡”那一套。

  他認為一切都要“以人為本”,不願意,也更加不會看重工具更甚自己,隻是終究免不了在心裏感慨著:畢竟是現實世界啊。

  一聲歎息後,蘇子陵不免有些意興闌珊,臉上也帶了些倦意。

  上官慶見了,開口說道:“小友的功夫無需內力,但長時間運功想必極耗精神,你尚且年幼,萬萬不可頻繁施展。”

  “某家觀你倦容滿麵,不如好好睡上一覺,養足精神,到時有什麽想知的,再問某家便是。”

  “多謝大俠關心,那小子這便失禮了。”

  蘇子陵開口謝過,又對著吳老漢點點頭,便在這太陽底下睡了。

  就這樣,三人日夜宿在小船之上,隱匿在這蘆葦叢中,眨眼之間,七日時光過去。

  這七日裏,捕魚釣蝦,燒火煮水,若逢晴天,便折曬蘆葦,若遇陰雨,則縮在船艙,聽著上官慶講述那些江湖武林、海外逸聞,全然不知這太湖之上,武林之中,掀起了怎樣的風波。

  這一日,天朗氣清,萬裏無雲。

  船艙之內,上官慶吐納歸元,行功完畢,一道白氣從口中噴出,緩緩消散。

  他睜開雙眼,對著船艙外日常曬著太陽的蘇子陵感歎道:“多虧了小陵你,為某家活絡氣血,潤澤五髒,不然這內傷也不會這麽快便痊愈。”

  “也不知令先祖是何等的驚才絕豔,竟能創出這等精妙的奇功來!”

  說著,上官慶仍是一臉的感歎。

  要知道,當今天下,不論北國江南,還是西域塞外,所流傳的武學,據他所知,無不是以內力真氣為本源,即使是某些以氣血筋骨為要的外功硬功,最終都以“化生內氣”為追求,這一點,即使是武學不昌的海外諸國,也同樣如此。

  然而,蘇子陵身懷的這一門奇功,卻是唯一的例外。

  在上官慶看來,這門武功甚至不能簡單地歸納入武學的範疇之中,不僅僅是因為它不需要內力真氣即可催動,更是因為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他隱約從蘇子陵曬太陽的日常中,察覺到了什麽。

  那是交感,是異能,更是神通。

  那是淩駕於血肉之軀,來自於天地自然的奇偉力量。

  這種力量,也許是風,也許是雨,也許是日月,也許是星辰,也許什麽都不是,也許什麽都可以是。

  有著如此明悟的上官慶,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找到了,令自己的武學造詣更進一步的方向。

  因為在他的認知裏,“蘇家先祖”能創出此功,那定然是武學一道上的先驅者、開辟者。

  而曾經有前輩先人達到過這種境界,那麽自己必然也能觸摸,甚至同樣達到這一境界。

  這是來自於先賢的指引,讓自己打破這可以預見的武學桎梏。

  然後,就此踏入到一方全新的天地中。

  有如此的誘惑在前,上官慶甚至在某個瞬間生出了“請蘇子陵傳授”,或是“動手搶奪”的念頭來。

  不過,上官慶畢竟是上官慶,是威名磊落的“東海劍俠”。

  雖然他不曾“極於情”,也不曾“誠於劍”,但他濟危扶困,鋤強扶弱,懲惡誅暴。

  不論有過怎樣醜陋的念頭,但他都克製住了,戰勝了心裏的惡人,無愧“俠”名。

  而這一切,蘇子陵都不曾發覺,即使他的本質極高,但人心之變,遠遠不是如今的他能夠窺測的。

  此時的他,正一臉興奮地問著:“內傷痊愈,那我們是不是能從這兒出去了?”

  上官慶笑著回應道:“不錯,此番某家也算是因禍得福,內力全複之後,威力較之從前更甚一籌,即便凝光劍不在手中,某家也有自信,將四寇一一斃於掌下!”

  “可是大俠您的外傷?”

  吳老漢聞言也極為高興,隻是想到了上官慶腿上的傷,又有些擔憂道:“老話說得好,傷筋動骨一百天,不如咱再多養兩天?”

  “不妨事的!”

  上官慶擺了擺手,道:“某家體質異於常人,無論何種外傷,都能好得極快!”

  他站起身來,出了船艙,高大威猛的身軀挺立在陽光之下,仿佛神話中的天將,自有一種無比的氣魄。

  “吳伯,勞您撐船往西,咱們這就離開。”

  “不等到夜裏嗎?”

  蘇子陵開口勸道:“要是碰到了。”

  “無妨!”

  上官慶豪邁地笑道:“若是碰到了,那就通通打死。”

  ……

  與此同時,太湖某處。

  一艘巨大的艦船橫行在湖麵上。

  艦船長二十丈,寬四丈有餘,自船板起高三層,合高近六丈,船身通體被漆黑的鐵皮所包裹,直如一座鐵山在移動,在陽光之下,似乎有一種無堅不摧的驚人威勢。

  這是湖龍寨的鎮寨之寶,宋臘耗費無數所打造而成的水上戰船,鐵甲大艦。

  此時,這艘鐵甲大艦上,足足載了二百五十名身穿皮甲、腰挎長刀、背負弓箭、手執長槍的士卒,個個都是久經操練的精銳。

  此外還有船夫廚師、奴仆妓女等等,攏共將近三百人。

  鐵艦最上層,“湖龍王”宋臘拄劍而立,眺望遠方。

  在他身旁,“海龍王”田慶空蕩著左袖,想到剛剛離去的那人,仍有些不甘地問道:

  “大哥,咱們兄弟四人,在這江東之地,本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那是何等的逍遙快活,為何要投靠他們這群藏頭露尾的鼠輩?聽他們的命令?”

  宋臘臉色不變,聲音沉靜地道:“二弟,這些我自有打算,現在你還不懂,等時候到了,你自然就會明白的。至於命令?嗬!”

  他冷笑一聲,眼神中閃過一道銳利的寒芒:“這太湖本就是我湖龍寨的地盤,如今他們九華劍派越過了界,怎麽能不給他們個教訓嚐嚐!”

  “另外,上官慶若是還活著,你說,他會不會就在那裏?”

  “上官慶!”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田慶摸了摸自己空蕩蕩的左臂,臉色逐漸變得猙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