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能尊王佛
作者:李行空      更新:2020-03-17 23:17      字數:4285
  某美漫的醫生最新章節

  “你胡說八道!”石清璿氣惱的看著墨非說道:“熵什麽東西,我聽都沒有聽說過!”

  自小由碧秀心將石清璿撫養長大,石清璿對碧秀心的感情可想而知,那是絕不容人有任何汙蔑。

  “熵增定律是在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礎上演化,所謂的熵增定律就是在一個孤立的係統中,從有序走向無序也是不可逆的。”墨非耐心解釋道:“按照熵增定律的演繹和推理,如果把宇宙當作一個最大的孤立係統來看待的話,隨著宇宙內部熵的增長,其無序程度將與日俱增,也就是說宇宙的秩序處於持續不斷的崩解之中。這樣下去經過數十億年時間,宇宙內部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的狀態,整個宇宙會完全分解,其秩序降至最低點,成為沒有任何形狀和結構、不再發生分化的死寂狀態,沒有任何生命可存活,最終完全死亡。”

  “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大寂滅之相。”

  “我再跟你說簡單一些,那就是每個人都有死亡本能。如果你站在懸崖邊上,即使你沒有自殺的念頭,身體內也有種本能,促使你跳下去,那是因為人有死亡本能,渴望從有機物狀態回到無機狀態。直白的說法就是,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的作死。死亡本能,就和熵增定律相吻合。”

  “你說真的假的?”祝玉妍在一旁聽著,都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不自然的問道。

  “不信你自己找個懸崖試試,感受一下,有沒有想要跳下去的衝動?”墨非挑了挑眉說道。

  “即使不從物理學的角度考慮,從生物學的角度考慮,人作為雜食性動物,不能隻吃草,這和人最根本的需要不符。”墨非看向石清璿道。

  石清璿:“……”

  不就是想吃個肉嘛,你怎麽就能扯出那麽多大道理?

  ……

  “既從一念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滅滅生機起。”

  酒樓內,墨非一邊喝酒吃菜,一邊閱讀從石清璿手裏麵借過來的換日。

  幸好,石清璿雖然性子清冷,也懂得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在墨非提出索要換日的要求之後,很自覺的就上交了出來。

  墨非也想起自己好像已經宰了天君席應,好歹也算是幫霸刀嶽山報了仇,換日不該給自己嗎?

  在得知墨非已經殺了席應之後,石清璿想了想,還另外把霸刀刀法和霸刀一並交給了墨非。

  對此墨非表示讚賞,他就喜歡這麽知情識趣的人。

  換日的修練方式可分為“成就修行”,循序漸進的通過修煉氣、脈、輪,把生命的潛力發揮出來,與天地合一,奪天地之造化。其中“氣、脈、輪”指的是五氣、三脈、七輪,乃天竺的內功修練係統。

  五氣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氣,指的是內氣外氣行經三脈七輪的途徑。

  三脈是中、左、右三脈,中脈由海底至頭頂,以脊髓連接,等若中土的督脈,左、右二脈均起自睾紈宮,與中脈平行,貫通七輪。

  七輪等若中土的竅穴,由上而下是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生殖輪和海底輪,最後的海底輪即中土的會陰。

  “天竺武學果然自有獨到之處。”墨非讚歎道。

  石清璿置若未聞。

  在幽林小築待了兩天,石之軒始終沒有現身,這個壞人就按捺不住了,強行擄掠她進入榕城府。

  壞人!

  在墨非看來,這是當然的啊,幽林小築地方那麽偏僻,很多東西都有不便,待在那兒幹嘛?

  也隻有石清璿這種文藝女青年,方才能夠享受的小資情調。

  就在如此時刻,一位濁世佳公子模樣的人,邁步進入了酒樓。

  她一襲青衣,玉樹臨風的打扮,風神俊茂,嘴角掛著淺淺的笑容,給人以親和力,卻又帶著淡淡的疏離感,讓人不敢過於接近。

  些許青絲隨風拂揚,說不盡的適飄逸,俯眺清流,從容自若。背上掛著造型典雅的古劍,平添了她三分英凜之氣,亦似在提醒別人她具有天下無雙的劍術。

  看著進來的這人,墨非放下了換日,眼珠子轉了轉,祝玉妍臉上的笑容變得玩味了,石清璿目光一閃。

  來人不偏不倚,坐到了墨非他們這一桌的側麵,和墨非背對背。

  和小兒招呼點了些飯菜之後,來人語氣如春風拂麵似的開了口:“清璿,好久不見了,你還好嗎?”

  “還行!”石清璿不緊不慢的答道。

  因為碧秀心的原因,慈航靜齋自然不會不知道幽林小築的地點所在。

  或許是因為石清璿終究不是一無所知的笨蛋的原因,她和慈航靜齋的關係,不似碧秀心那般親近,也不似石之軒那麽敵對,隻保持了不遠不近的交往尺度。

  “如此,甚好。”

  不知道為什麽,明明這人語氣感情真摯,墨非卻聽得卻有些惡心。

  當初石之軒已經都為了碧秀心放棄了一統魔門的大業,你們慈航靜齋非要找寧道奇再度上門挑戰石之軒,方才造成了石清璿的家庭悲劇,現在還有臉……

  “慈航靜齋的人?”墨非插嘴道。

  “正是!”那濁世佳公子微微一笑:“在下秦川,見過謫仙人。”

  “恐怕不是秦川,而是師妃暄吧?”墨非笑道。

  她楞了一下,旋即笑道:“謫仙果然慧眼如炬,不錯,秦川隻是化名,在下師妃暄,秦川這是在下師妹的名字。”

  師妃暄,慈航靜齋的聖女、當代唯一傳人,武功超凡。慈航靜齋在江湖中的地位極尊崇,乃白道領袖,所有正道皆尊重其號令,當天下大亂,蒼生受苦之時,慈航靜齋就會出來匡正扶危,濟世度人。

  而師妃暄正是隋末亂世中的明燈,更肩負著一個神聖使命,就是保護著“和氏璧”,相傳“得和氏璧者兼得天下”,而師妃暄就要覓得合適的人選,把“和氏璧”贈之。

  “慈航靜齋的傳人啊……”墨非哈哈一笑,直接邀請師妃暄同坐一桌,道:“說起來,我和妃暄也算是同道中人。”

  “此話怎講?”師妃暄不解問道。

  “其實我也是佛門中人。”墨非臉不紅氣不喘的說道。

  “哦?”師妃暄臉上甚至露出了一些驚喜之色,如果這位謫仙也是佛門中人,那此行的目的,可謂就達成了一半。

  “但是!”墨非端起酒杯,飲了一口酒,道:“我非是慈航靜齋所持的禪宗,吾之教派,尊奉核能尊王佛,無量熱佛,無量力佛,無量熵佛,熱寂大菩薩,南無加特林大菩薩,氦閃聚變佛、原子裂變佛、無量光無量熱無量輻射核尊王佛……”

  佛教本無門派分別,但在度眾生中,因眾生根器不同,產生了教法的不同。不同的教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形成了自己派別。

  僅在華夏,佛門便有三教之別,禪宗、淨土宗和密宗。

  禪宗,思想體係的內涵、結構、核心來看禪宗的基調是以心性論為基點,通過心性修持獲得心性升華的心性學說,是一種擺脫煩惱、追求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貫穿於禪宗心性學說、文化

  思想的本質內容是:自然——內在——超越。

  密宗,與禪宗本質相同。隻是一個隱,一個顯;一個拆掉了所有的門,在廣闊的宇宙中教;一個卻拉起了帳篷,蓋起了房子,甚至拱起了密室教。密宗的觀自身佛無上密法其實在大乘法中是初學菩薩修清淨心發慈悲萌的法門。

  淨土宗,是以求生淨土是為導。根據的是淨土的一些經典,依彌陀願力而往生淨土。對末法的眾生而言,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法門,因為方法簡單,持佛名號。任何人任何時,隻要想念、能念、肯念,都不成問題。行住坐臥,都可以修行。

  禪為去相,去相到心;淨土去汙,去汙見心;密護心法,護而見心。

  在三教的大框架下,還有十宗之說,更有無數的小教派,這個世界有某個師妃暄不知道教派,不值得奇怪。

  但是令師妃暄奇怪的是,都能夠培養出墨非這般絕世大高手的佛門教派,為何從未聽聞過?

  “噗嗤!”祝玉妍聽著墨非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忍不住笑場了。

  像墨非這樣的人,要是出身某個佛門教派,那她祝玉妍就是佛陀菩薩了。

  墨非胡說八道的功底之深,祝玉妍深有體會,不清楚的外人,被他忽悠瘸了,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

  “你笑什麽?我這是在說很嚴肅的事情!”墨非不滿的狠狠的瞪了祝玉妍一眼,道:“小心待會兒老衲以淨光歡喜佛傳下的法門,度化了你!”

  “不用管她這個外人,咱們接著說咱們自己的。”墨非轉過頭,對著師妃暄微笑道。

  接著墨非還興致勃勃的跟師妃暄探討其佛經。

  “佛曰:諸天佛陀菩薩喜見rpg爆炸,又見虛空之中,又有五位明王顯化,乃是加特林菩薩於核能尊王佛垂跡核能裂變,業火蘑菇雲中顯化教令輪身,五位明王各有顯化,一尊坐盤跌伽,呈童子形。頂上有七髻,辮發垂於左肩,左眼細閉,下齒齧上唇,現忿怒相,背負猛火。三麵六臂,各持一炮筒狀,作斷煩惱之姿。此明王盤坐一鋼鐵神物之上,五輪纏繞履帶,運轉宇宙,能負無窮重量。”

  “此乃加特林菩薩五尊教令輪身明王之中,化身第一,多變第一,魔改第一的五九改明王,明王垂跡六臂多炮塔化身,由軸承、齒輪、傳動帶、引擎、炮塔組成種種複雜結構,正是五九改明王第一象——賽博化輪身。”

  “諸佛菩薩更說唱讚道:‘多變第一五九改,威神無極如是明。功勳廣大智慧妙,光明威相震大千。願我作佛齊聖王。過度生死送解脫。炮塔第一無窮數,還是五對負重輪!禮讚五九改明王,禮讚南無加特林菩薩!’”

  剛開始師妃暄是很有誠意的想要和墨非討論一下佛理,可是聽聞了墨非的佛經……

  “嘭!”師妃暄忍不了了,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黑著臉道:“墨非先生,你這是在逆佛!”

  師妃暄在下山之時,經受了重重考驗,她原本以為,在接近劍心通明的境界之內,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麽可以牽動她的怒氣了,但是現在剛剛下山,聽聞了墨非亂七八糟瞎改的佛經,頓時心中升起了一巴掌拍死墨非的衝動。

  這什麽人啊,信仰這種事情,是能拿來開玩笑的嗎?

  “逆佛?”墨非一臉無辜之色:“不會吧?我入教的時候,宣傳小冊子上,就是這麽撰寫的佛經啊!”

  “難道說,我入的是什麽不好的教派?”墨非臉現驚異之色:“那我還是退出吧!”

  他分辨道:“我就是饞他們淨光歡喜佛的無上法門,這才誤入歧途的,根本不是誠心侍奉,妃暄千萬不要誤會了。”

  師妃暄:“……”

  Emmmmmmmmm……原來你入的是隨時進入,隨時出來的教派啊……

  不過不管墨非究竟是不是在戲弄自己,現在都不是和他翻臉的時刻。

  師妃暄深吸了一口氣,道:“那非是正統佛門,而是邪門歪道,墨非先生不執迷其中,妃暄十分欣慰。”

  “嗯,我這個人對什麽都不執迷,對什麽有興趣,就學習一下,什麽東西學了不好,那就自然放棄了。”墨非好奇的看著師妃暄,道:“聽聞妃暄你們慈航靜齋乃是中原武道白道聖地,我能不能拜入門下?”

  “首先聲明啊,我絕對不是饞諸如妃暄這樣極美的小尼姑,我隻是饞慈航靜齋整理的佛理。”

  “畢竟慈航靜齋建派於東漢年間,距今已有上千年之久遠,門內收藏的佛門經意,絕對冠絕天下。恰好,我對佛門經意十分癡迷,希望妃暄能夠成全。”

  師妃暄:“……”

  觀你言語,我師妃暄要是真把你帶回了山門,恐怕我慈航靜齋十個月之後,就絕跡於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