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讀讀儒家典籍陶冶情操(求推薦票!)
作者:皎皎秦時月      更新:2021-03-08 00:35      字數:2374
  鹹陽王宮,內含鹹陽宮,章台宮、蘄年宮、華陽宮、未央宮、興樂宮、長安宮、芷陽宮、羽陽宮等。

  而鹹陽宮因為先王們都在鹹陽宮的大政殿議事,因為鹹陽宮象征著秦王的權力,所以這鹹陽宮又成了鹹陽諸多宮殿的統稱。

  贏扶蘇尚未舉行冠禮,現下正和諸位公子一同居住在六英宮。

  六英宮不同於羽陽宮、長安宮這些別宮,它和華陽宮緊捱著。

  華陽宮,是如今朝臣們公認的秦國的太子宮。

  往昔安國君為太子時便居住在該宮,而安國君的太子妃也因此宮被稱為華陽夫人,即後來的華陽太後。

  不過華陽太後後來遷居高泉宮,華陽宮就此空置。

  贏扶蘇路過華陽宮時,盯了華陽宮的宮匾好一會。

  入了六英宮,贏扶蘇緩步踏入自己的寢殿一陽殿。

  一陽殿屬六英宮中格局規模最大的一所寢殿,一正殿、二偏殿、一後殿。

  兩個偏殿一個改為武堂,另一個則改為藏書樓。

  除此之外,還有一處安謐的桃園。

  六英宮雖然不比蘄年宮、章台宮、華陽宮內部陳設的華貴奢侈大氣,但是已經也極盡富麗堂皇,外為雕梁畫棟,內置金銀玉器,光彩奪目。

  現下,贏扶蘇正在自己寢宮裏的藏書樓。

  藏書樓一共上下三層,每層內嵌三間,格局極大,空間極其空曠,第一層是專用的讀書之所,中廳內置紅漆木案一個,木案前則是一個香爐,香煙嫋嫋,入鼻後頓感身心暢快。

  隻是在他的精心布置下,原本一入正門便可看到的山水屏風被換了下去,換上了一個雕刻有鳥獸圖案的銅製懸劍台,隻可惜懸劍台上並無劍。

  另則,兩側隔間供奉的一孔一孟的畫像也全部被撤走,東麵換上了秦國的軍旗——一麵印著虎,一麵印著狼,而西麵則換上了秦國老祖先傳下來的玄鳥圖騰。

  而這第二層,陳列滿了儒家典籍,書架林立,竹簡成山。

  扶蘇並未將第二層的儒家典籍全部換下,畢竟讀讀儒家典籍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也是不錯的?。

  第三層,也是陳列滿了書架,書架上無一處有空閑,其中列滿的則是諸子百家的典籍。

  可見,原主不僅僅是個好讀書之人,還是個好藏書之人。

  這其中的許多典籍,贏扶蘇先前聞所未聞,想來是秦火以前的典籍,因為不曾傳於後世,所以他連書名都沒有聽過。

  隻是,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贏扶蘇意外發現,這裏竟然還有法家韓非的著作。

  很快,原主的記憶湧上心頭,沒想到,韓國公子非入秦後,竟然還做過他的老師。

  雖韓非不過做了他個把月時長的師父之後就被下獄了,但是一日為師都終身為父。

  更何況因這韓非,幼時的贏扶蘇還對趙高心生厭惡。

  贏扶蘇忽的扶額,趙高,又是趙高……

  原主可是對趙高多有不滿,兩人齟齬多年。

  喚人將韓非的典籍全數搬至一樓時,耗費了半個時辰。

  竹簡笨重,且每筒竹簡之上記錄的不過是一篇文章的一小部分。

  贏扶蘇很自然的便想到了製作成本低、書寫方便、印刷流弊印書簡單的紙張。

  但是他的當務之急,是把秦國這家畸形戰車停住。

  稍後,贏扶蘇換了身織有紅色玄鳥圖案的黑色深衣,更顯身姿挺拔,俊俏非凡。

  不得不說,這深衣穿起來寬鬆舒適,極為適合他。

  原主以前休閑宅家之時喜歡穿儒家的上衣下裳的款式,鮮少穿深衣。

  隻是厚重的長發披在身後,有時不免感到心煩。但是當一個人對一件事全神貫注之後,發長與否,便也無心顧及。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鹹陽宮裏的一盞盞燈火亮起。

  往昔此刻還亮如白晝的章台宮,今夜卻顯得燭火寥寥,寂寥異常。

  六英宮前,戍衛比平時的部署多了一倍。

  青石板宮階上,六個宮人執著燈,引領著身穿黑色冕服,墨發四散的秦王嬴政。

  他眉間舒展,腳步輕快,顯然心情極為暢快,那有著堅毅硬朗線條的容顏在明明燈火的照耀下顯出雄姿英發,長發在微風中被微微搖動,更添唯我獨尊的王者氣度。

  一個身著青黑色宦服,身材極其瘦削的中年男子緊隨其後,他微微眯著眼,臉上並沒有他主人麵上帶的那般輕鬆愉悅之色。

  長公子殿下月前落馬一事,正是他壓著事情晚報了幾日。那時,王上正為王翦老將軍稱病辭官而心煩意亂。

  而攻魏之事,早已定下,不得已,王上又下令讓王賁將軍帶兵前去。但是王賁將軍又覺王上給的兵力太少,他怕是攻不下魏國。

  總而言之,王上那幾日心情很不好,他便故意引了年幼的十八世子到王上身邊,逗王上開心。

  長公子的事情,被他刻意欺瞞了過去。

  雖然這件事並無旁人知曉,可是他始終心有餘悸。長公子自幼時起,便同他母妃一樣厭惡於他。

  他雖有心討好長公子,可奈何長公子並不肯賞臉於他。

  更讓他意外的是,長公子這幾日忽的不用功了,還和太傅起了爭執。

  這件事,他還遲遲不敢直接親口告訴王上。

  但是公子的衛率池武曾露出口風,公子是因為王上沒有及時前去探望所以心生委屈,所以才玩起了七歲孩子才鬧的把戲。

  聽說長公子已經連著萎靡了好半個月,必然不會在突然之間轉變過來。

  若是王上見到公子萎靡的模樣,必定會詢問根由。

  到時,自己又該如何向王上解釋?

  不知不覺間,嬴政已經入了六英宮,來到了一陽殿前。

  殿前守值的八個衛兵見到來人,也是吃了一驚。

  王上勤勉,宮中上上下下都知道,王上經常挑燈夜戰處理政務,沒想到今日竟然駕臨了六英宮!

  “公子現在何處?”趙高揚聲問道。

  “藏書樓。”

  趙高眼波流轉,心想,難不成公子今日忽的想通了。

  王上勤政,垂範諸公子,故諸皆好學,尤以長公子最為傑出。

  如若是悔悟了,王上也不會再多追究,如此最好。

  嬴政聞言,心底自然一熱,想當年他在扶蘇這個年紀,因為手中並無實權,往往也是秉燭夜讀。

  扶蘇月前墜馬,他雖事後才知,但是趙高告訴他,扶蘇隻是小傷,隻需半月便可恢複,所以他便將精力全部放在戰事上。

  隻是今日蒙毅突然提起扶蘇來,他才記起,他已經整整兩個月沒有見到扶蘇。

  (求推薦票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