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農學院的發展
作者:南山堂      更新:2022-02-12 08:20      字數:2137
  在連續幾天陰暗的天氣之後,長安城迎來了貞觀二十年冬天的第一場雪。

  這個冬天,比往年要冷一些,不過街麵上的人群卻是不見減少。

  有了棉襖這個物美價廉的保暖衣物之後,大唐百姓對於冬天的恐懼已經沒有那麽強烈。

  長安城百姓的收入,基本上是在逐年增加。

  但是蜂窩煤、棉布、棉襖這些禦寒物資的價格,卻是基本上沒有上漲,甚至是在逐年下降。

  這麽一漲一降,百姓們的生活水平立馬就上了一個台階。

  臨近年底,李寬也變得愈發的繁忙起來。

  對於農戶來說,菜地裏的菘菜和萊菔,如今都被存入地窖之中,為即將來臨的寒冷冬天做準備。

  楚王府有大規模的暖棚,倒是不用擔心冬天的蔬菜供應。

  對於長安城的勳貴富商來說,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了。

  當然了,普通百姓想要在冬天嚐一嚐黃瓜,那還是有點小奢侈的,沒有幾個人舍得。

  “王爺,今年農學院實驗田裏頭種植的菘菜,平均每顆的重量可以達到六七斤,一旦普及開來,以後菘菜的價格就可以進一步的下降。

  甚至一些百姓要是家中地少的話,單單種植菘菜都不至於餓死了。”

  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實驗田中,許敬宗跟劉界親自陪著李寬在參觀菘菜的最後收割。

  雖然被一層薄薄的積雪覆蓋了,但是農學院的學員們和幫工還是忙活的熱火朝天。

  經過了聯係十幾年的改良和培育,大唐的菘菜已經基本上具備了後世大白菜的樣子了。

  如今隻要把最新的菘菜進行推廣,大唐百姓冬天的蔬菜問題就真的差不多解決了。

  就以現在西市中菘菜的售價來看,一文錢就能買到一大顆。

  要是節約一點,這麽一大顆菘菜,足夠一家五六口人吃個兩天了。

  如果自家院子裏有一些空地的話,直接種上一點菘菜,更是直接可以自己解決吃菜的問題。

  “這個菘菜確實算是比較成功的案例了,農學院裏頭可以好好的總結一下菘菜培育過程中的經驗。

  這個農學,看起來都是跟田地打交道,有些學員覺得研究農學沒有什麽前途。

  但是其實這個觀點太過片麵了。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麽這些菘菜經過培育之後,各方麵的情況會有變化?

  這裏麵背後蘊含的原理是什麽呢?是不是有什麽遺傳因子在裏麵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這些遺傳性因子的屬性又是什麽樣?

  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農學院裏頭的研究項目,可以擴展到遺傳學的研究,擴展到生命的起源研究。

  這裏麵可以做的文章,是非常非常多的。

  特別是跟格物學院中不斷改進的顯微鏡相結合起來,對於農學的研究,將來必定成為一個新的方向。”

  觀獅山書院發展到現在,李寬對它有了更高的期待。

  如今書院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大唐第一書院,世界第一書院。

  再考慮到這些年各種技術的進步,後世十七八世紀的研究成果,都具備了研究的可能性。

  甚至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挺多東西,在現在也具備一定的研究可能了。

  這個背後蘊含的東西,可就非常不一樣了。

  一直以來,李寬最重視的都是格物學院,以及後麵成立的化學院。

  對於農學院的事情,關注的比較少。

  這讓不少教諭和學員心中有點失落,也對前途會感到一絲迷惘。

  借著新式菘菜的采摘,李寬專門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跟大家進行了分享。

  大唐如今各個書院每年畢業的學員也越來越多了。

  雖然大唐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具體的一些領域裏頭,出現高端人才表麵上過剩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就像是農學院的學員,畢業後除了進入各個衙門之外,去處還真不是很多。

  農學院的研究所,不像是格物學院,數量非常多。

  每年那麽多的學員畢業之後,想要留在觀獅山書院繼續任教,難度非常高。

  李寬現在就想著拓寬一下農學院的研究範圍,增加一些研究所。

  “王爺,農學院的研究,還能用上顯微鏡?”

  溫光在旁邊忍不住問道。

  作為農學院蜂蜜研究所的負責人,他算是農學院裏頭混的比較好的了。

  這一次李寬來農學院,他自然也是跟在劉界身後。

  “那當然!比如這些農作物,它們的生長原理是什麽?為什麽隻有在光照比較適量的時候,農作物才能順利的生長?

  如果能夠找到背後的規律的話,絕對也是一件名垂千古的發現。

  與此同時,各種動植物的遺傳因子的研究,這也是一個很大的主題。

  要想發現這些規律,顯微鏡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

  並且還需要不斷的提高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才能更清晰的看清這些東西的真實結構。”

  後世的生物實驗室裏頭,各種各樣的儀器比物理實驗室可是要多多了。

  如今的農學院,並沒有單獨的把生物學給獨立出來,也沒有必要那麽快的獨立出來。

  但是相關的一些研究,是可以展開的。

  像是隱性基因、顯性基因的一些原理,其實隻需要找到合適的動植物進行研究,是比較容易有一些成果出來的。

  至於生物製藥,那更是可以跟醫學院一起合作發展的東西。

  農學院的前途,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灰暗。

  “劉界,回頭書院裏頭就先按照王爺指明的方向,先拋出幾個主題,看看哪些學員和教諭對這些主題感興趣。

  或者是有哪些人現在已經在研究這些東西了,然後選擇合適的人選組建幾個實驗室。

  農學院可以跟格物學院、化學院、醫學院一起合作,找到合適的聯合研究方向。”

  許敬宗別的本事先不說,領悟領導指示的本事,那絕對是超人一等的。

  好在劉界負責管理觀獅山書院的實務工作也已經好些年,對於書院的情況也算是非常清楚。

  所以很快的,他也就有了自己的提議。

  農學院的地位,自然也立馬有了一個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