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釋放利好
作者:南山堂      更新:2020-10-11 07:03      字數:2203
  長安的四月天,已經進入了初夏。

  作坊城道路兩側移植的銀杏樹,長滿了綠葉,跟道路裏頭的荒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大早,王富貴就來到了作坊城中的售樓處。

  第一期售賣的房子都是靠近作坊區的地段,今天開售的金碧花園,算是緊挨著一期房子,交通算是非常便利。

  “側妃娘娘,都已經準備妥當,客人也已經陸續到場了。”

  武媚娘今天親自來售樓處,要看看等會大家的反應。

  “王管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我看看就行。”

  對於王富貴的執行能力,武媚娘還是有幾分信心的。

  最近發生的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武媚娘相信今天大家的反應,也會在她的預料之中。

  所以哪怕是長安城中如今對楚王府售賣作坊城房子的事情充滿異議,她也不覺得有什麽壓力。

  “娘娘,其實我覺得今天一下子放出來那麽多消息的話,大家會不會消化不了?如果我們每次開盤放一兩個消息,效果會不會更好一點?”

  借著這個機會,王富貴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作為楚王府主管商業的主要負責人,武媚娘在許多事情上麵的話語權還是很大的。

  但是她畢竟是李寬的側妃,王富貴是能不去找她就不去找。

  “你的這個邏輯,放在平常時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作坊城如今的情況,不是單靠一兩個消息就能改變大家的預期。王爺說過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百姓買房買的是什麽?其實買的就是預期!要讓他們自願來作坊城買房,就是要讓他們看到房價上漲的預期。否則,你說破嘴也沒有用。”

  通過對大唐皇家錢莊近兩年的存款數據進行分析,李寬發現了唐人開始愛存錢的毛病越來越明顯了。

  要說長安城的百姓,大部分人的收入都還算是不錯的,在大唐來說絕對算是高收入。

  但是,大部分人掙了錢之後,並不拿出去消費,隻是存到家中,或者拿去大唐皇家錢莊兌換成銀票。

  這可不是李寬希望看到的情況。

  不過,要鼓勵消費,這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

  所以李寬幹脆就借著這個機會,在作坊城裏頭把房地產給搞起來。

  放眼大唐,也就是長安等少數幾個州府具備搞房地產的潛力,其他地方根本玩不起來。

  通過作坊城的售賣,帶動長安城房地產的發展,以及背後煉鐵、製磚、家具等一些列產業的發展,為大唐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助力。

  雖然後世很多人罵房地產商,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對經濟的發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的。

  許多買房早的人,也通過房地產的這一波紅利,實現了階層躍變。

  當然,這裏麵肯定有一個度。

  一旦超過了這個度,那隊大唐的發展來說,就未必是好事了。

  “可是我擔心今天一下子把這些利好消息都公布出來之後,雖然對金碧花園的售賣是很有好處的,可我們後麵還有金碧花園二期、三期、四期的房子要賣,到時候如果沒有新的利好消息,大家對房價的預期,豈不是又要變化了?”

  王富貴還在做最後的努力。

  在他看來,短時間內改變長安城勳貴百姓們的買房觀點是不現實的,倒不如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來改變大家的觀點。

  “有王爺在,你還擔心以後會沒有利好消息?放心吧!雖然今天一下子公布了許多的利好,但是以後王爺還是有辦法繼續提高大家對作坊城的期待的。”

  武媚娘賣了一個關子,沒有繼續跟王富貴交流下去的意思。

  好在王富貴也算是識相,自己盡到了提醒的職責之後,就自行去忙碌了。

  ……

  “東家,這個規劃圖看起來似乎很有意思,金碧花園旁邊不遠處就是一個叫做大唐交易中心的地方,西邊則是市舶都督府和大唐皇家錢莊總部,還有那個大唐運輸集團、大唐新聞出版署、大唐皇家專利局、警察總署,這些不是都在長安城裏頭的嗎?怎麽會在這個規劃圖裏頭?”

  楊東一臉好奇的跟在楊本滿身後看著牆上掛的大幅規劃圖。

  通過這個圖紙,可以清晰的看到金碧花園在作坊城乃至在長安城所處的位置。

  “今天果然沒有白來啊。我就知道楚王殿下不可能一點後招都沒有,單靠強買強賣是不可能持久的。楚王府下屬的作坊,那些匠人可能迫於無奈,隻能買,但是其他勳貴商人可不見得買賬。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還有禦史台的一幫禦史,都在等著楚王殿下犯錯呢。”

  楊本滿隱隱覺得自己可能抓住了李寬的思路。

  但是想了想,又覺得似乎不對。

  雖然規劃圖中的這些機構搬到作坊城,可以大大提高作坊城的地位,但是還不足以吸引大家來到作坊城買房啊。

  “如果以後楚王殿下把楚王府所有的作坊全部都遷入作坊城,並且拉攏更多的作坊主入駐的話,作坊城裏頭的房子,應該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楊東跟在楊本滿身邊這麽多年,也是有幾分眼光的。

  “不夠!如果隻是這麽搞的話,作坊城的房子固然是有些價值,但是肯定不值這麽多錢。我們一會再看看那個王富貴怎麽說,我總覺得應該還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沒有考慮到的。”

  楊本滿現在也是快成精了,雖然本職工作是監察禦史,商業嗅覺水平卻是比東西兩市的許多商人都要高。

  “按照這個宣傳紙上說的,九點鍾王管事就會給大家做一個推介,我們再等一會就可以了。”

  “嗯,一會先聽聽王富貴怎麽說,再考慮要不要買房。眼下大唐掙錢的生意,都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銀票放在家中也不能產生價值,我得給它找到一個好的去處。”

  楊本滿敏銳的感受到,長安城的各個作坊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

  繼續投資,固然也是有錢掙的,但是利潤肯定遠不如前。

  除非你能找到一些新項目。

  但是這年頭,除了楚王府,哪有那麽多新項目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