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30      字數:3234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位天山腳下的盛京,盡管與遼河畔黑土地上的那個盛京除了名字上相同之外,到也沒有任何相同之處,方型的中國式城池,多出了許多尖棱,在城牆外圍還有多座棱堡,究其原因,戰場環境變化,使得滿清也在努力的適應著新時代的新變化。

  盡管盛京並不是那個盛京,可是坐為大清國的京師,盛京仍然帶有別樣的意義,也正因如此,當幾個月前,皇上派出秘使與明朝談和,並且願意割讓西域換取明朝承認大清國的消息時,不知道多少人為之心傷。甚至為之憤怒,而在這些情緒之外,他們當然也長鬆了口氣。

  至少,議和成功的話,對於大清國來說,總歸是件好事,大家再也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提心吊膽,成天尋思著明國什麽時候打過來了。有時候,人們嘴上說著義正詞嚴的話,但是心裏往往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

  人總是現實的,總會屈從於現實,屈從於利益。

  不過,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總歸還是有些底線的。

  他們總有自己的堅持,就像身為太子太傅的湯斌,就有他自己的堅持,就像當年身為河南人的他,明朝收複河時,身為潼關道員的他,從不曾考慮過反正降明。即便他出身閥閱舊族,祖上湯寬是滁州來安縣人,追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以後世代為官,七世祖湯庠遷居睢州。湯斌也不曾考慮過反正,甚至在友人勸說時,言道“誓死報君恩”。所謂的“君恩”實際上就是滿清為他報了“家仇”當年李自成率軍攻擊湯斌的家鄉,其母趙氏殉節而死。這正是報所謂的“君恩”,當然還有就是順治九年考中進士的“恩”。

  在其家鄉,鄉人往往以其為恥,畢竟,許多人都覺得如果當年湯斌反正,也許,滿清早就已經被剿滅,可其不以為恥,反而因此自傲,認為正是他的“忠義”拯救了大清。

  也正因這一功勞,使得他官致陝西巡撫這是滿清治下唯一的巡撫,然後一步步累升為工部尚書、太子太傅。可謂是深得滿清皇帝的信任。

  而作為太子太傅的他,一直以來一邊悉心教導太子,一邊專心國事。也算是忠心耿耿,不過因為與明珠等人不和,所以正慢慢的失去皇上的信任。

  不過即便是如此,他也是憂心著國事,就像此時,在得知了朝廷有意與羅刹國談判的消息之後,大驚失色的湯斌,立即進宮求見皇上。

  “臣,之所以求見皇上,因為看到了、聽到了一些傳聞,說明朝威脅迫在眉睫,為緩衝關係,皇上準備把西域讓給羅刹國,甚至有人說不但要把西域讓給羅刹國,甚至就連同定西省也要交給羅刹,所以臣才進宮請見,要來勸諫皇上的……”

  湯斌口中的定西省,指的哈薩克汗國伊犁河以北地區,一開始的時候,他隻以為是謠言,可是如今,從皇上的話音,好像這些傳聞是真的,他可就忍不住了:

  “皇上,請恕老臣直言。這羅刹國實為狼子野心之輩,即便是我們將西域、將定西都交給羅刹國,如此割地,又將置為我大清國拓土的將士於何地,臣以為,這即便是明國不願意議和,我大清也不應該把國土拱手相讓羅刹國,臣以為此議不妥。”

  看著湯斌,玄燁仰天大笑道。

  “哈……湯斌啊湯斌,你怎麽這樣古板呢。這羅刹國實為我大清國之友邦,我大清失去中原之後,於西域定國,必須結好各國,隻有如此,才能夠立足於西域,即便是現在,朝中有大臣稱要把西域、定西交給羅刹國,所為的也是為了以重利誘使羅刹國與明朝發生衝突,那羅刹國披甲豈止百萬,若是能得此強援,我大清,必定能夠重新再回中原!湯斌,難道你就不想回河南老家嗎?”

  玄燁看著湯斌問道,當年湯斌父親手書數信,他都以“忠孝不能兩全”為名沒有返鄉,即便是其父親去世後,仍然未曾丁憂,其實他是回不去的,畢竟,那時候河南重歸明國了。可是他卻是想回鄉的,若是說他不想回河南老家,那是絕無可能的。

  可湯斌的執拗勁兒上來了。

  “謝皇上。老臣是想回河南老家,可是在臣看來,這國土是萬萬不可割予他的,若是割讓給他人,那豈不就是喪權辱國?交給明國那是為了緩和兩國關係,是為了交好明國,令其不再與我為敵,如此為大局,臣即便是反對,亦覺得可以接受,但是割讓給羅刹國,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即便是羅刹國有披甲百萬,他又豈會為我大清火中取粟?老臣鬥膽請問,明大人此議是否出自聖意?”

  湯斌的追問讓玄燁一陣心惱,玄燁看著湯斌問道。

  “既然可割給明國,為何不能割予羅刹,羅刹可助我大清重新奪回天下,割給明國又能得到什麽?”

  決心辦個大事的玄燁,又豈會容湯斌壞了這件事,冷笑道。

  “說要與明國和談,即便是割地,你們沒有一個人說三道四的,反倒是給羅刹,一個個都說三道三四,皆言不可,湯斌,你告訴我,為何同樣的割地,明國和羅刹你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反對割地的並不僅僅隻有湯斌,還有不少大臣都是如此,他們往往都是以羅刹國狼子野心、毫無信義為借口加以反對。

  “皇上,臣以為,羅刹國全無信義,其在西伯利亞時,蒙騙蒙人,竊其之國,且其性情暴虐,全無信義所言,所以臣以為,羅刹國是西洋生番不可信,而明國……”

  不等湯斌說完,玄燁就冷笑道。

  “好一個西洋生番不可信,恐怕這才是根本原因吧…”

  皇上的冷笑,讓湯斌渾身一冷,他立即意識到眼前的這個皇上不是漢人,這些話同樣也會刺激到他。

  “皇上,臣死罪,臣死罪,”

  看著叩頭請罪的的湯斌,玄燁冷笑道。

  “跪安吧!此事朝中自有定議!”

  “皇上,臣、臣……”

  吱嘸著,湯斌見皇上心意已決,而且又說到了皇上的忌諱,隻得泣拜跪安。

  “這湯斌,當真是該死!”

  玄燁怒氣衝衝的喝道。

  “我看他心裏想的恐怕還是什麽華夷之辯,什麽羅刹人全無信義,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他們不是明國人,他們為何對明國不說三道四。”

  “主子,因為明國是漢人,”

  明珠於一旁附和道。原本就與湯斌不和的他,並不介意趁此機會告個狀。

  “他們也是漢人,割地給明國,歸根到底還是有利於明國,可讓地羅刹,雖有利於我大清,但卻不利於明國,如此,他們自然不願看到,自然百般反對。”

  兩個自然,句句誅心,隨後明珠又說道。

  “說到底,他們還是因為自己是漢人,才會這麽說的!”

  “明珠所言極是!”

  玄燁冷笑道,

  “這些人當真是該死,即便是入了旗,可骨子裏仍然是漢人,若不是……”

  冷冷一笑。

  “他們說羅刹人暴虐,未償不是指桑罵槐,朕不管羅刹人如何暴虐,凶殘,隻要他們能助我大清重新奪回天下,朕就是把極西之地,盡數讓給羅刹人,又有何不可?”

  接著,玄燁又說道。

  “況且,這極西之地,皆是我大清取之於外人,割讓又有何不可?莫說是這裏,就是割讓陝西,隻要羅刹國願意出兵,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皇上的話,讓明珠立即出言附和道。

  “主子,這西域說到底,還是不毛之地,將此地讓予羅刹,不但可以交好羅刹,還能讓其橫於我大清與明國之間,如此一來,我大清自然可以休養生息,而羅刹勢必會與明國衝突不斷,久而久之,待我大清休養生息後,自然可以趁機奪回西域,再取中原,這中原與羅刹的天下,最後總歸還是要歸我大清的,畢竟,我大清自有聖天子在……”

  話到這時,明珠的話峰一轉,又說道。

  “隻是湯斌等人卻全不知朝廷此計於我大清之重要,盡談羅刹之暴虐,並對此事橫加阻攔,臣以為……”

  不等明珠把話說完,玄燁就說道。

  “湯斌……犯欺君之罪,按罪當誅,念其功在大清,就賜他自縊吧!”

  兩名禦前侍衛端著一杯毒酒來到湯斌麵前時,看著那毒酒,湯斌忍不住淚如雨下的喃喃道。

  “皇上,臣、臣從無他念啊!”

  這麽一聲感歎後,湯斌又說道。

  “君讓臣死,臣不敢不死,隻是臣死之後,這大清國……”

  “湯大人,大清國自有聖天子在,輪不到你操這份心,還請快些上路吧,我們也好回去跟主子交待!”

  禦前侍衛冷笑著,打斷了湯斌的話語,並把毒酒送到他的麵前。

  “湯大人,請吧!”

  最終,湯斌還是流著淚,端著那杯酒,他的目光變得有些複雜,若是當年沒有做出這個選擇的話……

  “皇上,雷霆雨路皆是君恩,臣先去了!”

  一語畢了,毒酒被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