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路上(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9      字數:3189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這些年,冬天長,而且來的早,九月底先是一場小雪過了燕山,進了十月,就已經是歲入寒冬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便開始在大江南北鋪天蓋地的落下了。

  這雪,給山河大地披上一層銀裝,瑞雪兆豐年不假,可這幾年,這雪來的太多,太急,即便是一場大雪之後,來年的夏天也有可能接連幾個月無雨,舊時節的節氣,似乎已經不頂用了。

  不過這兩年,年景似乎一年年的轉好,當然,主要是地廣人稀,除非是顆粒絕收,否則,總能有些糊口的糧食,況且,現如今,這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入冬後,便改吃土豆,總能省下許多主糧來。

  土豆那玩意管飽,而且產量高,畝產二三千斤實屬再正常不過,甚至有人說著在中都皇帝的園子裏頭,都能畝產萬斤開外,種上幾畝,自然也就不愁吃喝了。也正因如此,往年最難挨的冬天,反倒更容易過活了,畢竟有了足夠的口糧。

  但即便是如此,村裏的老百姓,每到天寒地凍的時節,便一個個都鑽到屋子裏,貓在屋裏頭,沒個什麽事,誰也不願意出來。過去貓冬省糧,現在主要是避寒,畢竟,這天太冷了一些。

  天寒地凍的寒冬時節,雖說不大有人出來,可是這官道上,卻依然有支馬隊,沿著冰封的官道,朝著南方行進著。

  與尋常的車隊不同,這其中的兩輛馬車是由一小隊騎手護衛著,這馬上的騎手們身上的服色不一,既有黑色也有灰色,全無一例個的都是呢絨大衣。瞧他們那副虎背熊腰的身板,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們必定是那家府中的護衛。在護衛的中間一匹高頭大馬上坐著的是個青年人。約莫三十來歲的模樣,穿著件呢絨大衣,披著呢絨鬥篷。瘦削的臉上一雙眼睛警惕的觀察著四周。而馬鞍旁邊還掛著火銃,火銃就裝在皮套內。

  偶爾的他會仰望著漸漸黑下來的天色,眉頭緊皺著,唯恐晚了住宿的鍾點。不過更多的時候,他總會把大衣的毛領豎起來,畢竟,這冬天騎馬委實太冷了,他身邊的弟兄大抵上也都是如此,個個都恨不得那皮帽子和皮領是連成一體的。

  相比於寒風刺骨的外麵,這車廂裏卻是溫暖如春,座位下方的火爐,更是讓人感覺有幾分燥熱,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會將熊皮大衣掛在車門上。

  伸手擦了下玻璃窗,朱明忠看了一眼窗外,然後轉身對石昭說道。

  “天黑的時候,差不多就能到江口了。”

  許是怕石昭不知道,他又特意補充一句。

  “過了江口,就是南京了。”

  “哦。”

  聽說要到南京了,石昭的心情顯得有些紛亂,要到南京了,這次隨陛下去南京,是為了……為了。

  “石妃,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與朕一同見一見他。”

  看著默默不語的石昭,朱明忠便主動說道。

  “畢竟,當年你尚年幼,他肯定認不得你的。”

  朱明忠口中的他,是他名義上的弟弟朱慈煥,現在朱慈煥已經認祖歸宗了,不再是曾經的那個“王士元”,而是大明的秦王,而這也是在告訴外界,從興乾起,大明的宗室也將重新分封,畢竟,曆代明朝皇帝封予兒子的國號,都因種種原因已經廢除。

  作為朱明忠封的第一個藩王,朱慈煥得到了“秦”,這極為尊貴的封號。畢竟,至少在名義上,朱慈煥是他的弟弟。

  可事實上呢?

  看著麵色有些哀傷的石昭,朱明忠長歎了口氣。自己這個“朱慈炯”的身份,不過隻是冒名頂替罷了,不過是為了皇位。

  如果非要是說與朱由檢有什麽關係,那也是他的女婿石昭是他的女兒昭仁公主。她和朱慈煥才是真正的皇家血脈,至於自己……一個2016年的人,又怎麽可能與朱由檢有一點關係?

  “還是不見了。”

  搖搖頭,石昭朝著窗外看去,看著那窗外的風雪,隻是低聲說道。

  “臣妾謝謝陛下。”

  “什麽?”

  石昭的道謝讓朱明忠不由一愣,隨即握著她的手說道。

  “小昭,你知道,朕……是永遠不會……”

  她的謝是什麽呢?

  恐怕就是朱慈煥活著,對於他來說是個威脅,畢竟,他才是真正的皇子,而他朱明忠又是什麽人?

  但,這又有什麽大不了的,老子之所以繼承了大明的皇統,隻是為了方便,為了盡快奪天下,讓天下人少點紛亂罷了。

  即便是幾百年後,有了dna鑒定,也沒辦法改變這個事實,老子要不是為了天下人著想,又豈會冒名什麽朱慈炯。

  “不,”

  搖搖頭,打斷陛下的話,石昭展顏笑道。

  “臣妾是想謝謝你,在這個時候,還能念著臣妾,帶臣妾往南京,給兄長送行,其實……”

  眼簾略微一垂,石昭低聲說道。

  “過去種種,臣妾早已經忘記了,隻記得石昭,至於過去……臣妾寧願全都忘記。”

  很多時候,忘記也是個好事。畢竟,當年不過幾歲的孩童差點死於父親的劍下,對於任何人而言心理上的打擊都是極為沉重的,即便是兩人婚後,朱明忠發現她有時總會於夢中驚醒,也就是最近幾年,才不做惡夢。

  注意到石昭的神情有些低落,朱明忠便岔開話題說道。

  “小昭,這次孤給秦王選的封國是爪哇島的三寶壟,與巴達維亞一樣,都是沿海的港口城市,雖說三寶壟的明人不像巴達維亞有數萬人之多,可是它位於爪哇島的中央,雖朕並未給他們劃好了邊界,但隻要秦國努力拓殖,必定可控製島上大半,至於桂國會被限製在爪哇的西北部,三寶壟在中央,可以從容向東西兩個方向拓地……”

  不給分封的諸位國固定的邊界,既是為了鼓勵他們擴張,當然也是為了將來朝廷介入,協調他們劃分邊界,隻有如此,才能再次加強朝廷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封到那裏就不聞不問。

  將桂王與秦王分封到爪哇島,當然也有朱明忠的私心。因為爪哇島是東南亞最富庶的地區,因為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在爪哇島上除了荷蘭人,還有一個馬打藍蘇丹國,盡管統治那裏的素丹阿芒古拉特一世因為統治暴虐,而且對非教徒征收苛捐雜稅,所以國勢衰弱,但無論是桂王或者秦王想要控製那裏,就必須要擊敗馬打藍蘇丹國。畢竟,荷蘭人也隻是控製巴達維亞附近百裏,至於三寶壟也是南天門總督一番巧取豪奪,從馬打藍蘇丹國手中要來的。而這種“要”,在未來將是大明分封宗室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就是向南洋土國索要一個港口,然後再將宗室分封到那裏。

  將來大明的宗室,將會像周朝所分封之貴族及其所率領的公社農民一樣,進駐新占領的區域後,首先是建立一個軍事據點,這樣的據點就是“國”。而“國”之外廣大區域稱之為“野”。他們將會向周朝的諸夏一樣,在那裏教化那裏的百姓,讓他們接受大明的教化,最終歸屬為大明的一部分。

  “陛下有心了,即便是父……父親也會感激陛下的良苦用心。”

  盡管嘴上說早已經忘記了過去的種種,但是對於唯一的親人,石昭仍然非常關心,在知道秦王的封地也在爪哇島之後,她特意向宮中的女官詢問過,在知道爪哇島是南洋最富庶的地方之後,對陛下當然是感激非常。

  隻不過,單純的石昭,甚至就是外界,永遠都不知道,將他們兩人封到爪哇島,有朱明忠自己的用意,隻有他知道,他們在那裏將要麵對的會是什麽。

  或許,他們可以輕易的擊敗當地的素丹國,將爪哇島一分為二,但是他們所麵對的又是什麽樣的百姓呢?不過,還好,現在阿拉教傳入爪哇島不過隻有兩百年多年,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擊敗了島上的印度教、佛教,至於在全島推行教法,也不過是三十年前的事,他們還有機會改變。就像葡萄牙在東蒂汶一樣,隻要注意加強工作,自然有機會改變當地的信仰。

  不過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或許他們將擁有南洋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區域,但是內部的問題同樣也是最多的,他們需要時間去化解,而且也勢必將要麵對眾多的問題,這會進一步限製他們將來的發展。

  但凡是人,皆有私心,朱明忠同樣也不例外,甚至於,他還有更為陰暗的一些想法,隻不過那些想法,永遠都不可能顯露出來。

  “朕能做的,也僅隻有如此了!”

  這麽一聲長歎之後,朱明忠朝著窗外看了一眼,然後默默的想到。

  烈皇帝,雖說朕是冒名頂替的,可是對你的兒子確實不薄啊!

  雖說王不是皇,可卻也是一方諸侯。如此,也算是讓你香火不絕了,後繼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