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9      字數:3293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第一更,今天三更,月初求月票。)

  奇貨可居!

  直到進入桂王府的時候,祁子英的腦海中,仍然反複浮現小弟說的那句話。

  奇貨可居同樣也是生意。

  可,可這樣的生意,總歸需要冒險的。

  一個商人找上門來?

  當潘仕遠看見祁子英出現在廳裏的時候,也著實納悶了許久。他實在想不通眼前這個開銀行的商人怎麽會想到找桂王,難道他就不知道,桂王是節儉之人嗎?況且,宗室又有什麽可以抵押的?

  有道是,來者即是客。

  不會對其有絲毫怠慢的潘仕遠,一邊命人將此事通報了大王。然後他便自己先來到了祁子英麵前。

  “祁東家,讓您久等了。鄙人桂王府長吏潘仁遠。”

  “小民見過長吏。”

  祁子英恭敬地作了個揖,王府長吏也是官員,他以見官的禮節見其並沒有錯。

  簡單的客氣之後,潘仁遠在打量了一番自己麵前站著的富達銀行的東家之後,先請其坐下,然後便麵無表情的開口問道。

  “祁東家應該知道,桂王府人丁稀少,每月所出不過數百兩,且朝廷發放俸祿皆存於大明銀行之中,且桂王不事工商,自然是沒有銀行貸款的必要了。”

  一開口,潘仁遠便直接了當的點出了桂王不需要向銀行借款,與其它的宗室不同,皇上待桂王頗為仁厚,除了萬兩萬石的親王俸之外,還會從禦府中拿出相應的銀糧作為賞賜。這禦府不同於內侍府的內庫,內庫的銀錢說的皇上的,但實際上卻帶著半官方的意思,比如說這天下官田,就是由地方官府代管,卻歸屬於皇家內府,官田的收益是按照五五之數,一半歸官府,一半入內庫,朝廷如有需要,可以申請內府付給,而皇家的支出也都是由內府支出,內府雖說屬於皇家,有皇上任務的內侍大臣主持,但是開支仍然受朝廷監管。而禦府則是皇上的私產,也就是陛下的投資所得,皇上無論如何花費禦府的銀款,都與朝廷無礙,由皇家的家臣掌握。也正因如此,皇上的賞賜也有了區別,如果是從內府出賞,那就是府賞,從禦府賞賜,就是家賞。以至於現在大明有著“府賞輕,家賞重”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寧願要十兩的家賞,不願要千兩的府賞。而從禦府中給桂王的銀糧,就是家賞,是君賜的家賞。

  “那是當然,陛下於桂藩之情,單就是這月月家賞,就不知讓天下多少人羨慕。”祁子英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你以為大王可需要貸款,”

  潘仁遠,喝了口茶,然後問道。

  “大王有陛下的賞賜不假,現在是夠用,可是將來呢?”

  祁子英反問道。

  “將來?”

  潘仁遠詫異道。

  “分封夷地,以為諸夏,撫以蠻夷,歸屬華夏。”

  吐出這十六個字後,祁子英反問道。

  “大王將來出鎮夷地之後,領府衛萬餘,於夷地建城撫夷,啟以山林之時,王臣餉俸從何而來?僅靠大王家業區區數十萬兩,又豈夠萬餘府兵、王家文官武將之用?”

  因為這天下早就知道“分封諸王”,而且報紙上對此也是討論不斷,所以祁子英提及此事時,潘仁遠並沒有絲毫反應,可當他提到將來“桂國”的支出時,讓他不由暗自心驚。

  最近一段時間,前來投靠大王,以圖將來的仕子確實不少,可是誰都沒有想到將來到了夷地會如何。似乎於他們看來,於夷地同中原並沒有什麽區別。

  可他們卻忘了,宗室是出鎮夷地,是撫以蠻夷。

  如何撫?

  不是招撫,而是鎮撫!

  到那時桂國兵馬的餉俸從何而來?

  桂國文官武將的俸祿從何而來,甚至就連往夷地的開支,要是有所不足,到時候又該怎麽辦?

  “嗯,祁東家所言甚是。”

  不露聲色的點點頭,潘仁遠試探著問道。

  “那麽若是大王有所需,貴行能借出多少?”

  “五百萬兩。”

  祁子英眼睛都沒眨一下就報出了心中所想的數目。

  “哦,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潘仁遠的臉上立即展露出了笑意。

  五百萬兩!

  相當年孝烈皇帝那會,朝廷歲入也不過也就兩千餘萬。五百萬兩,這可真不是一筆小數。

  “當然,這五百萬兩,並不是一次給出,第一筆借款可以是一百萬兩,然後可以分成數筆,在三至五年內貸出,以為大王節省利息。但如果大王有所需,即使是一次給成兩三百萬兩,也無不可。”

  “嗯,確實如此,”

  點頭之餘,潘仁遠又反問道。

  “那麽大王又要以什麽做為抵押呢?”

  鹽稅、關稅甚至於田賦土地……

  至少有那麽一瞬間,祁子英想要按最初的想法去辦,這麽做無疑是最為穩妥的,當然也是最為恰當的。

  但是……奇貨可居!

  小弟的那番話,又一次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終於,他猛然一咬牙說道。

  “不需要抵押。”

  “不需要抵押?你就不怕大王不認賬嗎?”

  “怕,當然怕,可是,大王是一國開邦之賢王,又豈不認這區區數百萬兩?”

  “五百萬兩!即便是祁家的全部家當,也沒有這麽多,如此孤注一擲,您憑什麽有此把握?”

  作為府中的長吏,潘仁遠對於富達底細雖談不上一清二楚,倒也有所了解。

  “憑誠信。”

  “誠信?”

  “沒錯,大王不但是一國開邦之賢王,他日於夷地如欲興邦,必定會於大明招攬人才,若是王無信,貪圖些許銀錢,天下誌士又豈會投奔,甚至就是平民百姓又豈會到無信之邦為民?所以,小民才不需要任何抵押。”

  祁子英自信的答道。

  果然祁子英的回答讓潘仁遠的雙眼在一瞬間斂了起來,這祁子英說的是實話,如果身為大王卻欠債不還的話,自然招攬不到人才,即使是尋常百姓,恐怕也不願往那樣的地方,人無信不立,王同樣亦然。

  借著喝茶的空,潘仁遠思索片刻,然後問道。

  “這天下銀行何其之多,大王為何要選擇貴行?”

  確實,三年前,天下隻有三家銀行,可是現在,大明上下銀行不下一百家,這麽多銀行,自然選擇也就多了。

  “人脈!”

  “人脈?”

  潘仁遠看著對方,示意他說下去。

  “正是人脈,長吏,我富達銀行確實是小銀行,股本不過百萬,可是我富達的股東卻有千人之多,而這些人既有地方士紳、也有各地商人,他們分散於華北各地,他們的人脈,或許不能通權達貴,可卻能接觸到許多尋常百姓,是其它銀行所無不能相比的,於大王來說,銀錢易得,可是人卻難得。尤其是大王開國於異邦,又豈能全靠兵卒,而無百姓?若是銀行股東,每人為大王帶來十戶移民,大王便可民萬戶,如此,又豈是其它銀行所能相比?”

  祁子英的回答讓潘仁遠的心頭不由一驚,就目前來說,大王如果分封夷地,必定需要百姓,可是百姓從那裏來?

  這國家靠什麽?

  靠人!

  熟讀史書的潘仁遠知道,在戰國時,各國的國力,靠的就是人,有了足夠的人,才能行耕戰,才能掠奪夷民,才能化夷為漢。

  或許將來大王能夠討伐周圍千裏,可如果沒有百姓,沒有百姓去耕種、去馴化夷民,這樣的討伐又有何用?

  可是百姓從那裏來?僅僅隻是靠朝廷是不夠的,畢竟,朝廷需要考慮眾多的海外領地,還有幾十個諸侯國,這樣分配給桂國的資源就顯然不足了。

  而這一點卻恰恰就是富達銀行的一大優勢,富達的股東,並不是身家百萬的富戶,盡管當年晉商富賈天下,可是被李子淵一番洗劫之後,那些富商或是身死,或是家產被奪,總之,三年前,晉地的商賈士紳大戶幾乎已經不複存在,也就是這幾年,山西商人就憑借著地理上的優勢,審時度勢的投身蒙地,在廣袤的蒙古大地開啟了一條條貿易路線,如此才又積累了一些財產,這也使得他們的股本都不大,少則數百兩,多則數千兩,可正因如此,他們才能接觸到許多貧民百姓,自然可以遊說那些貧民百姓往夷地移民。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晉商也能得到好處,因為他們可以憑此插手到南洋的海上貿易,現在,南洋的海上貿易完全為南洋商號和江南、廣東以及福建的商人所把持,晉商即便是想插手也沒有機會,可如果桂國在開國時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助,將來自然會對他們另看一眼,加之國內百姓又有許多晉人,如此一來,他們自然可以從容插手海上貿易。

  至於銀行呢?

  無論是大王或是百姓,都離不開銀行,都需要銀行,富達自然而然的就把生意做到了南洋,而且還有了一個大客戶以一國為客戶,有比這個更大的客戶嗎?

  這晉人當真是精明非常啊!

  在心底反複權衡之後,潘仁遠哈哈大笑道。

  “祁東家真是好魄力!你這麽一說,看來大王是必定會與你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