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帝王(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3276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皇帝的儀仗是很氣派,也很威武,即便是在這凍天雪地之中,也很是醒目,加之又有大隊的人馬拱衛,這場麵甚為壯觀。

  天壽山的皇陵離京並不算近,足有百裏之距。因為儀仗皆是步行以及朱由榔的身體關係,所以大隊人馬走的極慢,足足用了三日,大隊人馬才到了天壽山的皇陵,來到皇陵之後,永曆並沒有立即下馬車,此時他已經無力再起身了。

  “皇上,咱,咱到了,到成祖皇帝的長陵了……”

  一直陪在皇上身邊的王坤在喊著皇上的時候,語氣中帶著哭腔。這麽多年了,他一直陪著皇上,可卻沒想到皇上會變成這副模樣。

  “扶、扶我起來……”

  朱由榔強撐著想要起來。

  “朕、朕要、給給成祖皇帝叩頭。”

  王坤忍著淚扶起了皇上,他輕輕地抬起他的一隻胳膊,就在這時,他感到皇上手上的骨頭在顫抖,那感覺就仿佛是他身體裏的骨頭都在左右搖擺,搖擺中。

  “扶,扶朕下去……”

  朱由榔站了起來,盡管他的皮膚已經潰爛了,可是,他仍然強撐著身體,終於,在太監門的攙扶下,他下了轎,對於車外的寒風他全是一副視若無睹的樣子,往前走上幾步之後,他便累的再也支撐不住了。他直接跪在地上,衝著皇陵叩頭的時候,那淚水流了下來,誰也不知道,他這個時候心裏在想什麽,他隻是默默的跪拜著。在這個時候,他如願以償了,多少年來,他曾無數次想象過這一天,回到紫禁城、參拜皇陵……今天,終於無憾了。

  “皇上,該起來了。”

  見皇上的肩膀上已經落了一層雪,王紳便想要扶皇上起來,而朱由榔在他的攙扶下起身之後,又對他問道。

  “南邊是那?”

  知道南邊的位置之後,朱由榔再次跪了下去,

  “高皇帝在上,今日天下能重歸漢家,讓我漢家人不受異族欺淩,已經是老天庇佑,子孫無能,失以天下,可卻也……今日已經無撼了……”

  跪於地上的朱由榔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細小的肺和肝髒的組織碎片開始從他的嘴裏往外湧著,和著血在雪地上盛開出片片雪花。

  “皇上……”

  王坤急忙扶住皇上,看著那吐於地上的血跡,更是痛哭不止。

  “皇上,咱,咱回宮吧,回宮吧……”

  而口中含血的朱由榔並沒有起來,他看著隨駕的大臣,那些大臣早都已經紛紛跪於雪地之中,皆是痛哭流涕狀。

  “朕登基十六年,殿前無兵、手中無俸,汝等十六年皆隨侍左右,吾是亡國之君,汝等非亡國之臣,今日……氣數如此,天下百姓能脫虜手,朕死而無撼,便無愧高皇了……”

  此時朱由榔的的話語,說的斷斷續續的,這些細小的內髒器官碎片讓他咳嗽不止,甚至讓他窒息,以至於說話說的更不清楚了。

  “……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所以當去冠冕,以發覆麵,不得葬於皇陵……”

  隨駕拜祭的眾臣,聽著皇上的言語,無不是紛紛叩頭,痛哭流涕的眾臣,知道,這或許就是皇上的遺詔。

  “李楚,他欲為帝,朕讓位於他,請他勿傷我百姓一人,勿傷我百姓。告,告訴他,天下,有德者居之,他,他縱是為帝,無德又、又能如何。今,今日,他,他可以篡位,他朝,必,必為有德者所代……”

  在說出這句話後,朱由榔的氣息漸漸消失了,他的身體已經軟軟倒了下去,如果不是王坤於一旁攙扶著,恐怕他會直接倒於雪地上。

  “皇、皇上駕崩了……”

  王坤哭著說出這句話後,眾臣再次叩頭,哭聲更響了,周圍的錦衣衛這時也是紛紛跪下,即便是那些楚王派來“保護”皇上的將領兵卒。也是紛紛下跪。

  皇上走了!

  就這麽於皇陵之中走了。

  這一天的雪下的很大,在朱由榔氣息漸無的時候,那雪更大了。扶抱著皇上的王坤看著皇上,盡管那臉上的似乎已經潰爛了,可是他卻能看到一絲笑容。

  皇上是含笑九泉的。

  王坤知道皇上為什麽會笑出來,因為……盡管他無顏麵對祖宗,但是卻也無愧天下了,至少現在滿清已經被趕出中國了。

  “皇上駕崩了!”

  這消息於京城之中不脛而走,通過酒樓、戲園子、各地會館以及其它各種百姓聚集的熱鬧之處,在那裏傳播著,不過隻是短短半日的功夫,就傳遍了整個京師內外城。

  從城門緊閉的那一刻起,人們就已經猜出了,這京裏頭肯定是出大事了,可是那會誰都說不好,頂多也就是消息靈通的傳出一句皇上病倒的消息。可皇上既然病倒了為何還出儀仗往西陵去啊?

  雖是不解,但是在朝廷明發詔旨之前,人們還隻能躲在一旁悄悄地瞧著、看著,頂多也就是找個知心朋友如此這般煞有介事地比劃一番。

  “皇上的歲數才多大啊,也不過就四十,年紀輕輕的,怎麽會好好的,說駕崩,就駕崩了?”

  “唉,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說得準呢?譬如你吧,指不定今天晚上上床睡著了,明個保不齊那眼睛可能就睜不開了。”

  “他麽扯什麽哪!我倒聽說,是因為宮裏有有漢奸,皇上一進宮,就讓漢奸給下了毒!你忘了,那宮裏頭的宮女可都是旗下的秀女?那些人,指不定一門心思的想要給她們的主子們報仇哪!”

  “你這人一說話就是漢奸什麽的,我可是聽說了,那是因為皇上沒有那個命數,不是真龍天子,自然受不了那個氣運!”

  “鬼扯個什麽氣運,朱家的皇上沒有,那愛新覺羅家的沒有,就這麽一下就走了!別是有什麽蹊蹺吧?”

  “噓。你他麽亂說什麽呢!這是該你說的話,你老實點吧,突然不突然,關你屁事!”

  也許是因為在滿清的治下呆久了,所以百姓們也都習慣了“莫談國事”,也都習慣了“禍從口出”,盡管現在又重新回到了大明,可在過去的小二十年間,他們早就被殺怕了,也謹慎慣了。

  盡管沒有人敢胡言亂語什麽,但是在謠傳著什麽“氣運”以及“漢奸下毒”的同時,同樣也有一個謠言在那裏流傳著皇上是被朝中的權臣毒殺的,那權臣想要當皇帝。

  權臣是誰?

  沒有任何人明說,可大家都知道,那個權臣是何人。不過,卻沒有人敢有支言片語,畢竟,他們都知道,這刀把子握在誰的手裏。萬一要是說錯的話,那可是會掉腦袋的。

  不管尋常百姓如何的小心,可是他們總還是會怎樣在私下裏小心翼翼的議論,而在議論的時候,所有人都在那裏悄悄的觀察著這京中的變化。

  首先,那曾緊閉的城門這會也打開了,還有一件事明擺著的,就是這街也不見平常總會出來閑逛的小太監了,而各布莊也都接到了官府的口令,把白布全都賣給官府。這些反常的事引起京城百姓們紛紛猜疑。雖說當年京師鬧瘟疫的時候死了不少人,後來李闖殺了一些,清虜殺了一些,可城裏頭畢竟還是有過不少老北京,他們是見過大明天啟皇上甚至永曆皇上駕崩出殯的排場的,也是知道在皇上駕崩的時候,這京城會是什麽個模樣,百官會在宮門前痛哭的。

  不過這一次,他們卻沒有看到這一幕,非但沒有看到,所有的一切都顯得有些隱密,看到皇家如今辦事這樣鬼鬼祟祟的,不免覺得有些驚疑,卻隻是緘口不言,誰都不敢亂說話。

  別說的是尋常百姓不敢亂說話,就是文武官員也不敢亂說話,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絕不能說錯了話,說錯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不過盡管如此,這投機之徒四海皆有,而在京師之中,這樣的投機之徒,更是數不勝數,對於李化熙這位前滿清刑部尚書來說,他就一直在觀察著,盡管他已經聽說了永曆皇帝在陵前“傳位”的那番話,可他卻在小心翼翼的等待著,被某除了官職留用的他,一直希望能夠重新回到中樞,自然不會放過眼下的機會,可他卻又極為小心,畢竟,他並不清楚楚王的態度。

  終於,在觀察幾日之後,李化熙終於基本上摸清了楚王的想法,古往今來,但凡是有人想稱孤道寡不願意背負謀朝篡位的惡名,一定要有人勸進才能晉位的。而勸進之人,自然可以得首功。

  隻是這個功勞,不是誰都能擔,也不是誰都敢擔。

  “楚王……定是在等我等勸進之書!”

  這天傍晚,李化熙約了王崇簡等一眾友人於家中相聚時,似無意似有意的說出了這句話,眾人聽他這麽一說,無不是一愣,他們同樣也在揣摩著上司,也都隱隱猜出了楚王的想法,隻是,皆不知道時機是否成熟。

  “莫非老兄收到什麽風聲?”

  王崇簡詫異的看著李化熙,他的語氣同樣也是小心翼翼的,唯恐說錯了話。

  “風聲……”

  嘿嘿一笑,李化熙朝眾人看了一眼,然後說道。

  “難道,你們非得等到世人皆知時,再行以勸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