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3188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悔之晚矣!

  或許,用這四個字來形容西安城周圍的旗人,最恰當不過。曾幾何時,對於那些一路南下,過黃河、入潼關的清軍來說,他們曾慶幸著自己居然能活著進入陝西。可是這種慶幸,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一個月前,隨著皇上從榆林來到西安後,一直以為最擔心的事情,終於變成了現實他們的家眷盡數為蒙古人所殺!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幾乎每天,都會有逃過一劫的婦人風塵仆仆的從草地逃到陝西。

  “那天晚上,天黑的都見不著光……”

  手中抱著有些燙手的飯碗,喝著碗中的粥,秀梅,這個葉赫那拉氏的女兒,提前當時的遭遇仍然是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甚至就連那滿是灰土的臉上,仍然盡是惶恐不安狀。她說著滿洲話,也正是這滿洲話,讓這些八旗兵留下了她,並給她盛了一碗粥飯。

  “蒙古人來了……當時我和其它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在草地上逃著,那時候大家都擠在一起的,瞧著的長城的時候,大家都以為終於到了安全的地方了。但是,蒙古人還是在長城腳下攔住了大家,有好幾千個漢軍旗的兵丁被殺了,還有很多女人也被殺了,他們留下活口的大多數是女人……”

  說到這裏,她的臉色忽然變得很是淒涼,雙眼無神的她看著遠方說道。

  “……我的妹妹,就是這樣被掠走的,隻有老天才知道她是不是還活著,我額娘因為不願意讓蒙古人掠走,所以當蒙古人追來的時候,實在是逃不過了,隻得跳河而死……”

  女人的話,讓哨卡中的旗兵無不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而更多的人卻是在那裏放聲大哭起來,他們的妻女同樣也在其中,至今都沒有任何消息。

  她們或是死在蒙古人的刀下,或者淪為蒙古人的奴婢,對於曾經掠奪過漢人奴婢的他們來說,自然知道妻女落到蒙古人的手中,會是什麽樣的下場。為奴為婢不說,不知會被欺辱成什麽模樣。

  “我要殺光他們,殺光那些蒙古雜種……”

  一個四十幾歲的旗兵,衝出哨卡,他一邊哭喊著,一邊拿著刀在那裏瘋生的劈砍著路邊樹木。

  他甚至都沒有想過要去救回親人,似乎對於他來說,他已經認命了。其實,他之所以認命,是因為他知道,即便是妻女還活著,也不可能再找回來了,草地那麽大,又怎麽可能找回被蒙古人掠走的妻女呢?

  從此之後,他們就將是天人兩隔……

  在那人的哭喊聲中,那哨卡馬甲摸出了一錠銀子,到塞到女人的手中,用滿語說道。

  “這點銀子,你先拿著,這兩天要是有運糧的牛車過,隨著牛車一去西安吧,不定,你家的男人還在那等著你呢。”

  女人用滿洲話道著謝,得虧她碰到了朝廷的大兵,要不然,恐怕真會凍死在這荒郊野嶺。

  順治十九年十月,相比往年,又是個極為寒冷的冬天,這天上的雪不過隻是剛停,那些先前因為大雪不知躲到什麽地方的叫花子,就像是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在城中沿街乞討,誰也不知道,過去他們躲在什麽地方了。

  打從清軍進了城,這西安城就變得極為擁擠,為了讓八旗兵有安身的地方,這城內外都“騰”出了不少房屋,其實它們原本的主人,都是被八旗兵趕出去的,失去了家宅的百姓,隻能棲身城內外的各個角落中,那些破廟裏也擠滿了這些人。一家家、一窩窩在城牆根搭起了破草庵、爛草棚,然後勉強苟活著。

  盡管自李闖王兵敗以後,這西安城屢遭兵亂,人口十去五六,可是猛的住進來十幾萬八旗大兵,卻還是把城內住滿了。雖說城外瓦礫遍地,有的是空閑地方,可隨著八旗兵在那裏紮起帳篷,卻也是人滿為患了。這些人大都操滿洲口音,也有不少像是直隸、山東一帶的口音,他們大都是旗下的漢軍,隻不過他們現在大都披著襤褸的棉襖,有不少人甚至隻是在腰間勒根草繩,除了沒有端著破碗向人們討飯外,倒也和叫花子沒有什麽區別。

  不過相比之下,這些八旗兵,雖說衣裳破舊了一些,可是至少不用挨餓,倒是那些被趕出門的漢人,在這個冬天卻是饑寒交迫,棲身於城牆根下破草庵、爛草棚的百姓,不僅要忍受著糧價飛漲帶來的饑餓,同樣也要忍受著入冬後的酷寒。

  而這老天卻像是專門和這些失去家宅的百姓作對一般。剛一入冬便紛紛揚揚的下起了雪來,這大雪一下就足足下了兩天兩夜,直下得西安城內積雪足有三四尺厚,雪越下越厚,這天氣也是越來越冷,到了滴水成冰的時候,這家家戶戶都是關門閉戶躲著這寒。

  而不是誰都能躲過這天寒,至少那些沒了家的百姓是躲不過的,每天早上那些巡城的兵丁,都要用牛拉的大車,把幾十甚至上百的連凍帶餓、倒在雪地裏的難民屍體,拉到城外的亂葬崗去,然後任憑野狗叼食。

  亂世之中,人命賤如狗,或許,這正是最真實的寫照。

  不過即便是在亂世之中也有生意,若是全鑽營的話,這亂世中處處皆是商機。在這城中臨街的,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布莊,掌櫃的姓李,幾個月前,這從洛陽來的李掌櫃便帶著三千匹布來到了西安,在這裏做起了布匹生意,驟然了多了十幾萬八旗兵,別的不說就是做衣裳的布匹,就是一筆大生意。不過幾個月的功夫,不但在這洛陽城裏站住了腳,而且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專門做起了八旗兵的號衣生意。

  這天清晨,店裏剛摘下門板來,李大明便瞧見門口的地下躺著個人,雖說這人的身上蓋著雪,身下鋪著草,可瞧模樣也就二十來歲,頭上戴了一頂破帽子,從帽子下麵露出的些許發須,看樣子這人總有幾個月沒剃頭了。至於那身上穿的那個棉袍也是千瘡百孔的露出破棉絮。他臉色發紫,雙目緊閉,人已是凍僵了。

  一旁的夥計,瞧著這人不由得歎了口氣說。

  “啐,今天可真是晦氣,開門就碰著死人了!”

  就在夥計們準備把這屍體踢到路上的時候,突然聽到李大明喊了一聲。

  “慢!”

  攔下夥計之後,李大明又說道。

  “先看看還有氣不。”

  一邊說,他一邊走上前蹲下身子,用手在這人鼻子下試了試,拉起手來搭上這人的脈摸了下。

  “人還沒死哪!快熬一碗薑湯,來不急了,先弄點熱酒過來!”

  夥計們麵麵相覷,站著不動的時候,又聽李大明吩咐道。

  “都傻愣著幹啥,非得等人凍死不成!”

  有了掌櫃的吩咐,夥計們才七手八腳把這快凍死的人抬進店裏頭,抬到火爐旁邊,一邊烤火取著暖,一邊將一碗熱酒直接給這人灌下去。盞茶功夫,見那人的眼皮微微動了下,李大明這才長籲口氣,對身邊的吩咐道。

  “把這人送到後頭,給他騰個炕頭的位置,讓他躺下,養幾日就好了。”

  王三聽著要給這人睡炕頭,頓時便不樂意了。那炕頭可不是誰都能睡的,他是店裏的大夥計,所以才能睡著炕頭。

  “東家,您老也是多事,救了人不說,還要養人,這年月,發善心,又能救得了幾個。”

  王三的話,讓李大明一笑,搖頭說道。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再說,既然看著了,又那有不救的道理,當初你小子,若不是餓急了,東家我還不留你那。救人那有不救活的道理!這做人哪,積德行善才是根本,知道嗎?”

  被東家這麽一說,王三的臉膛頓時一紅,當初他可不就是東家在來西安的路上收留的,這才多長時間,居然就忘了本。

  “東家,三子知道錯了!”

  在王三與夥計們把那人抬進後宅的時候,李大明便和往常一樣站在櫃上,在那裏拿起算盤對起帳。直到王三等人回來之後,他才對王三吩咐道。

  “今個你在店裏看好鋪子,我去和王爺談筆生意。”

  從櫃上取了一千兩本票,將要出門的時候,李大明又對王三吩咐一聲。

  “待那人醒了,給他下上兩碗麵,麵裏打上兩個雞蛋,估摸著,他也該幾天沒吃上一頓飽飯了。”

  聽東家這麽吩咐,王三應下之後,又問道。

  “東家那吃完了呢?”

  “等我回來再說吧,讓這人在店裏呆上兩天,也吃不垮老爺我!”

  說著話功夫,李大明便走出鋪子,頭戴著皮帽,身穿皮裘的他在路上走著的時候,看著那路邊睡著的百姓時,總是不住的搖頭長歎,似乎是在那裏感歎著這世道的艱難。這世道沒有誰是容易的,即便是她當初也是差點淪為街頭的一具凍屍。偶爾的有人向他乞討時,他也會從口袋中取出幾個銅錢來,可是,這樣又救得了多少?

  “這鬼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