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在路上(第三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3208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內遷!曾幾何時,近百萬所謂的滿蒙漢旗人便或是騎馬或是乘車遷往中原,上一次在中原大地上出現的這種內遷,還是五胡亂華時的五胡內遷,當然還有被所謂學者們與史書上謳歌的拓跋宏遷都。於那些學者們的言語中,他們言道著拓跋宏遷都的不易,言道著路途的艱難。卻隻字不提在他們遷往中原的路上,如何殺害祖祖輩輩居住在那裏的百姓,隻字不提如何搶掠他們的財富,而是一味的用所謂的“民族融和”、“大一統”去蒙蔽著世人。恰如同所謂的八旗內遷一樣,那些學者、專家們隻字不提他們殺害了多少漢人,跑馬圈地圈占了多少漢人的土地,將多少漢衣掠為旗下包衣。當然,同樣也不會提到,他們是怎麽樣用屠殺驅趕城內的漢民,強占他們的房屋,把房屋分給所謂的“旗人”。隻不過,無論是拓跋宏也好,滿清也罷,當初他們在興高采烈的收拾著家當,來到中原世界的時候,他們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離開,隻不過一種是離世,一種是離開。有時候,曆史總有著驚人的巧合。就像對於滿清一樣,就當他們沉浸於奴役天下漢人而過上富足的生活之中,正當他們享受著這衣食無憂的美好時,江南的變故、明軍的北伐,大明的中興改變了一切,盡管他們並不願意,但為了活命也隻能匆匆忙忙的收拾家當離開此地。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如果留在中原會是什麽下場。對於伊裏亞佩爾菲利耶夫來說,作為使節的他,曾興致勃勃的來到了清國,當時他滿心以為可以遊說清國人承認黑龍江以北的地方是屬於俄羅斯的國土,不過盡管來到這裏一年多了,但是他並沒有見到大清國的皇帝。盡管如此,他卻目睹了一個王朝的沒落看似龐大無比的大清國,居然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已經走上了末路。

  野蠻人怎麽可能統治文明民族呢?

  盡管在清國人的麵前,伊裏亞佩爾菲利耶夫從來都是一副恭敬有加的模樣,但是在內心深處,他是發自骨子裏的瞧不上這些野蠻的韃靼人,在他看來,這些所謂的“滿洲人”和蒙古人沒有任何區別。

  在過去的一年間,原本對東方並不了解的伊裏亞,已經充分了解了歐洲口中的中國是那個國家,並不是清國,而是專指漢人的國家,至於清國,不過隻是一群野蠻人借著漢人內亂之機進入明國,他們試圖靠著屠殺去奴役漢人正是他們創造了讓世人為之驚歎中國文明,必然遭到了漢人的激烈反抗,最終在明王朝在幾位將軍的率領下,得到了複興,至於這曾看似強大的清國,現在隻能灰溜溜的離開中國,甚至就連他們口中的“滿洲”也被漢人占領了,從海上。

  “侯爵,如果你能早一年來到大清,也許,大清國今天也不至於如此!”

  騎在馬上的玄燁看著周圍那浩浩蕩蕩的大軍,對身邊的伊裏亞說話時,語氣中盡是一副可惜的模樣。

  “整個大清國,沒有任何人猜到了漢人會從海上打過來,更沒有人想到他們居然會直取滿洲,現在,滿洲已經被他們占領了,這讓我們不得不做出其它的選擇。”

  與過去用漢語與伊裏亞說話不同,現在玄燁是在用俄語同伊裏亞進行溝通,他之所以會說俄語,是為了避免他的話被周圍的兵丁知道,畢竟,現在他們都不知道滿洲已經陷於賊手,他們隻以為大軍南下是為了掩護他們的家人出關。

  “殿下,現在戰爭的方式早已經發生了改變,火槍、火炮以及軍艦,這才是戰爭的發展方向,而你們,還在沿用著幾百年前的戰爭方法……”

  伊裏亞的眼睛盯著視線中的那些清人,他們穿著厚重的棉布盔甲,手中拿著韃靼人的大刀、長槍以及弓箭,盡管他們有超過兩百門火炮,但是那些火炮卻沒有合適的炮車,甚至隻能裝在馬車上,雖然他們有很多火炮,卻隻有少量的火槍。

  這是一支非常原始的軍隊!

  伊裏亞如此這般判斷著,其實,現在的俄羅斯並不見得比清軍好多少,但是與清軍仍然故步自封於盔甲、弓箭之中的時候,俄羅斯的軍隊已經開始淘汰軍中的冷兵器,盡管現在莫斯科南邊的圖拉,受限於產量每年僅僅隻能生產2000支火槍,但是俄國卻向西歐大量購買軍火,比如1631年一年就購買了19000支火槍以及5000把軍刀。

  相比之下,雖說清軍同樣有數萬支火槍,但伊裏亞很清楚,那些口徑偏小的火槍,根本就不適用,更何況,現在南方的明軍裝備的是更為先進的燧發槍。如果這支軍隊與裝備著火槍和火炮的明軍遭遇的話,那可能就是一場惡夢!

  “我知道!”

  玄燁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不過,現在朝廷也明白這些,從去年開始,朝廷就已經從南方買來了上萬支自發火銃,你或許不知道,漢人……”

  玄燁的語氣中帶著嘲諷的味道。

  “隻要有銀子,他們可以出賣一切,過去是這樣,現在同樣也是,隻可惜,他們的火槍太貴了一些……”

  玄燁口中的“自發火銃”,是去年滿清利用各種渠道購買的,正如幾百年後的那句話說的那樣“如果不賣武器給敵人,說明這個軍火商不是一個好的軍火商”。因為江北的軍械可以自由買賣的關係,所以催生了不少以此為業的商人,他們之中,自然有一些人把武器賣往北方,賣給了滿清。當然那些武器往往是價格不菲,所以,滿清不過隻購買了一萬餘支自發火銃。

  “等到,我們安定下來之後,我們就會打造自發火銃,還有鑄造明式的火炮,很快,大清國總還會打回來的!”

  相比於別人,年少的玄燁總有著一些其它人所沒有的渴望,他渴望著大清國再一次入主中原,渴望著再一次回到漢人口中的“京師”。

  “殿下,你們為什麽一定要離開這些呢?”

  伊裏亞有些不解的問道。

  “其實,你們完全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我覺得,他們應該會同意的……”

  “不……”

  搖搖頭,玄燁認真的說道。

  “漢人肯定不會讓我們出關,他們之所以出兵山海關,占領滿洲,就是為了堵住我們的退路,如果我們留在這裏,那怕是對他們抱有一絲的希望,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必死無疑!”話聲落下之後,玄燁又朝著遠處看去,

  “他們不會忘記的!”

  他們不會忘記!

  即便是隻是八歲,但是玄燁仍然相信,漢人不會忘記滿人進關時殺掉的那些漢人,漢人一定會報複。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對未來憂心忡忡,尤其是擔心皇阿瑪他們,畢竟,他們那一路有那麽多的婦孺拖累著,萬一要是有個什麽意外的話,到時候可怎麽辦?

  到時候……

  看著不遠處的鼇拜、索尼等人,玄燁明白這正是皇阿瑪為什麽讓他南下,還讓這些奴才跟著,就是為了讓大清國多一份希望,兵分兩路,至少有兩路的希望,若是集兵一處,萬一要是有什麽意外的話,大清國可就全完了!

  “皇阿瑪,你就放心吧,兒臣絕不會讓你失望的!”

  想著皇阿瑪的這個安排,玄燁心頭頓時便是一暖,他默默的在心裏尋思著,他知道,一但皇阿瑪他們發生什麽意外,他就要登基為帝,到那時,他就是大清國的主宰。

  “伊裏亞,你會製造火銃嗎?”

  突然,玄燁看著伊裏亞問道。

  麵對這個問題,伊裏亞不由愣住了,他是冒險家,是軍人,是貴族,但,他並不是工匠。

  不過,這位韃靼王子的問題,卻讓伊裏亞看到了機會,他試探著說道。

  “殿下,我是一名貴族,製造火槍是工匠的事情,不過,如果您有需要的話,我可以從俄羅斯或者歐洲,為您找到最好的工匠,讓他們來幫助您製造火槍,當然,俄羅斯甚至還可以派出最優秀的軍官,來幫助您訓練軍隊……”

  伊裏亞的回答,讓玄燁略微點一下頭,然後說道。

  “如此,那就多謝了,到時候,皇阿瑪必定會對你有所賞賜,對有功之臣我大清,從不曾吝惜!”

  又一次提到皇阿瑪,玄燁的神情中帶著些擔心,擔心著父皇安危的他,朝著北方看去的時候,同樣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明軍的楚王會不會背信棄義攻打皇阿瑪?

  大軍之所以兵分兩路,正是因為在私下裏,朝廷已經和明軍的楚王達成共識,他們把京師讓給他,然後換取其不攻擊出關的旗人。萬一要是楚王背信棄義。到時候該怎麽辦?現在楚王可是已經將南路的大軍調往北路了,萬一他們要是違諾的話……

  “要,要是如此,他,他日再克中原之時,我必定殺盡天下姓李之人……”

  手握著馬韁,玄燁暗暗發誓的時候,卻又在心裏祈禱著,祈禱著李子淵不會背信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