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滄州(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3177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位於運河邊的滄州,因北接京城與天津衛,其位置看似並不重要,但隨著十數萬清軍主力的駐紮,便讓人立即意識到此地的重要性,其非但有漕糧糧倉,大軍無需顧慮糧食問題,而且其北接京城,南近山東,又拉於直隸中央,無論是明軍進犯直隸或者山東,其都可以從容調兵,而不至於顧頭失尾,如此一來,無論是對於江北的朱明忠也好,山西的李子淵也罷,清軍駐紮滄州的舉動,反倒讓他們的行動都生出了各種變數,不得不小心應對起來。

  而提出這一建議的,並不是其他人正是去年歲末從西南返回京城的征南將軍卓布泰,身為征南將軍的卓布泰,可以說是現在清軍之中少有的幾員大將,此時的滿清已經不複初入關時的名將如林,即便是達素都被用於平南將軍,被委以重任,至於卓布泰這身少有的身經百戰的將領,自然為順治所依賴,尤其是在越發認識到漢人不可靠的情況,更是如此。

  同樣,身經百戰的卓布泰的眼光也極為準確,他一眼就看出了大清國此時的窘態,無論是北上拱衛京師也好,或是駐德州防範江南也罷,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是分兵的話,勢必會被各個擊敗,這絕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

  最終,他選擇屯兵滄州,隻不過之所以駐兵於此,並不是為了保住京師,而是為了另一個目的。但是此時,麵對這從京師寄來的信,卓布泰卻被駭得說不出話來。“皇上,三,三阿哥的信裏是,是說明軍可以直接從海上進攻天津衛!”

  卓布泰的眼睛就瞪得更大了,之前,他還真沒有考慮過這些,不是沒有考慮過,是壓根沒有去想,但是現在三阿哥這麽一提醒,他立即想到了鄭成功是怎麽從廈門直取了江寧,那李定國是怎麽越海取得廣州,若是現在忠義軍越海直取天津,那麽京城豈不是危矣。

  他連忙急聲說道。

  “皇上,若是如此,恐怕、恐怕我等萬萬不能再於滄州久處了!”卓布泰之所以會這麽心急,是因為現在朝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清國已經不可能再於關內久處,撤往關外更是勢在必然,但是如何撤,這是一個問題。

  當年朱元璋開創了由東南統一天下的先例。這樣的先例同樣在影響著整個清廷上下,他們知道如今天下的形勢,同樣也知道撤出關在所難免。但是怎麽撤、如何撤,這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蒙元的教訓是什麽?

  當年蒙元確實是逃出關了,但是明軍隨後就追擊出關,再然後,蒙元是什麽下場?就像是喪家犬似的,被明軍一路追擊,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安生的日子,曾經看似強大無比的蒙古人,在明軍持續數十年的追擊下,那裏有恢複元氣的時間。

  也正因如此,如何避免大清重蹈覆轍就成為大清國上下不得不考慮的事情了,也正因如此,順治君臣做出了另一個決定在撤軍之前,如何借助有限的兵力抓住明軍,然後給於其重創,如此一來,才能避免明軍追擊。

  “陛下,一開始,咱們是想在這裏重創李賊或者朱賊,如此一來,才能讓他們知道,大清主力尚存,若是他們敢追擊至關外,勢力會令其實力大損,加之一但我大清撤回滿洲,鄭成功、朱明忠、李子淵以及李定國等人把持大明天下,必定會重現唐末藩鎮林立之事,其為保存實力,勢必不願追擊過甚,如此一來,我大清方才有休養生息的時間。”

  索尼於一旁說道著,他們最初的打算,對於不想像蒙元一樣,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在明軍的追擊下不斷的往北逃竄的他們來說,借助一次決戰,重創明軍,然後再利用漢人的內部矛盾,借其試圖保存實力圖謀天下的私心,在滿洲恢複元氣,待將來再趁內亂南下的他們來說,這如意算盤一下被打亂了。

  “可若是像三阿哥信中所說,朱賊直接越海直取天津,到時,非但京城危殆,甚至就連咱們能不能出關,都尚是兩兩之數,這克複神京的奇功,李賊亦是絕不會放過的,到那時,我大清將不得不麵對楚、淮兩賊主力,隻恐怕大清危殆啊,還,還請皇上早做打算啊!”

  盡管索尼的話還沒有點透,但是大家都已經從他的話裏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出關。立即出關,趁著還來得急的時候,趕緊撤出去。

  索尼的話讓福臨的心頭微顫,他的臉色變得越發難看起來,原本就在月前,他還曾在那裏感歎著祖宗保佑鄭芝龍的南逃以及八家皇商的背叛,固然讓他極為惱怒,但看著鄭芝龍在大明內聞掀起的風波,他卻忍不住暗叫著祖宗保佑。

  隻有大明內部陷入動蕩之中,大清才有機會!

  可誰曾想,不過隻是短短數日,時局的變化居然這麽快,先是朱賊在清河誓師北伐,接著,三阿哥的一封信,讓福臨意思到,這些漢人打仗可不同於旗人,他們既然能派水軍取江南,派水軍取廣州,那自然能派水軍取京師,若是京師給他們奪下了,這八旗……這十幾萬大軍的家眷可都在京城!

  無論如何,京城都不能有失!

  “可,即便是咱們撤出了關,到時候,明賊以水師犯滿洲怎麽辦?要知道,當年毛文龍可就是這麽幹的,到時候,咱們又豈能安生的休養生息?”

  這一聲音提醒,讓所有人再一次陷入沉默之中,確實,即便是他們出了關又能如何?隻在明軍的手中有水師,到時候,他們不還是要被動的挨打,甚至明軍完全不需要調動主力,隻需要派遣一路偏師,就能讓他們永不安生。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福臨回頭掃視了一下其他人。發現他們大多默不做聲。也難怪擅長在陸地上作戰的清軍哪裏懂得這些東西,甚至如果不是玄燁的提醒,恐怕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會有這樣的威脅,那怕是已經丟了江南,丟了廣州,他們還是看不到海上的威脅。

  “想來,想來,三阿哥既然這麽提了,定會有解決的法子……”

  卓布泰倒也是直接,他直接把問題踢給了皇上,當然這也是間接在拍皇上的馬屁,畢竟,三阿哥是他的兒子。

  “築炮台、練水師!”福臨看著跪於堂中的那些奴才緩聲說出了這六個字,他的臉上帶著些得意,玄燁是他的兒子,這些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卻讓一個八歲的孩子看到了,想到這一點,他既是得意,卻又有些無奈,難道說滿朝的文武,都不如一個八歲的孩子嗎?

  “沿海築炮台,隻是被動應動,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恐怕還是要辦水師,非得辦水師,方才破明賊之水師,一但明賊無水師為助,自然無法威脅滿洲,到時候,我大清國自然可在滿洲休養生息,隻待大明陷入內亂時,再遣軍南下……”

  非但可以直接派遣大軍入關,甚至還能像明軍一樣,派遣水師,直接往江南,奪取江南。

  “皇上,若是咱們大清國有了水師,不但可以阻擋明賊的水師來犯,甚至還能像當年太宗皇帝入關一般,直接遣水師南下,一路劫掠江南,如此,江南糜爛,無充稅之源,大明自然不足為懼……”

  對於曾數次隨皇太極、多爾袞等人砸破長城入關的鼇拜來說,他自然記得當年是如何沿運河一路糜爛北方,屠殺數百萬漢人的結果就是北方糜爛,掠奪的數十萬人畜更是讓大清國的實力大漲,當年可以陸路入關,這有了水師,自然也可以水路南下。

  就像明初時的倭寇一樣!

  想到史書上的倭寇,鼇拜的心底一陣冷笑,那倭寇又豈能同大清精兵相比?待到回到滿洲的苦寒之地,想必不出數八旗兵自然也就可以重新恢複當年銳氣與悍勇,那裏像現在這樣……

  想到十幾年的安逸,讓那些八旗兵早不複當年的悍勇,鼇拜更是心覺是受漢人的柔弱影響。

  到時候,若是再南下,非得殺盡天下的漢人不可!

  當然,這會福臨並不知道這會鼇拜甚至已經在那裏想象著,將來如何殺盡天下漢人之事,不過鼇拜的馬屁,倒也讓他頗為受用。尤其是當眾人紛紛誇獎起三阿哥的時候,他的臉上更是笑開了花來。

  有時候誇兒子,比誇老子更讓人受用,而在受用之餘,福臨的心裏,更是記住了這個未曾見過幾麵的兒子。心情原本有些沉悶的福臨,心情也隨之變好起來,不過,他倒也知道,即便是想要撤出關,恐怕也沒有那麽容易。畢竟,漢人是不會輕易讓他們安全撤往關外的。而且要撤出關的並不僅僅隻是十幾萬大軍,還有這十幾萬大軍的家眷,甚至還有幾十萬包衣!不把這些人撤出關,大清談什麽休養生息。

  而恰好就在這個時候,隻聽到外麵急匆匆的有太監急匆匆嚷道。

  “報主子,京城八百裏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