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野心勃勃(第二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4333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第二更了!終於把昨天拖欠的給補齊了。以後盡量保證每天6000+的更新量,偶爾也會爆發一下!再次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歡迎大家加入小說討論群,一起討論故事情節。)

  大明永曆十四年八月初二,正是中秋時節,雖說秋風已起,但正午之時,卻仍然的時候,自九江出發的張煌言所部水陸大軍五萬,除此之外又攜帶家屬、丁壯亦有數萬人,號稱十萬,自九江陸續出發沿江西征。五六千艘戰船更是舳艫相接,漫天蔽江,不過這戰船大抵上都是小舢板,每艘船上不過隻有兵卒十來人,這些船大抵上都是在沿江征發的小船。

  雖是小船,可數千艘小船匯成一片之後,卻也是浩浩蕩蕩的好不壯觀,那江麵上同樣也是旌旗飄飄,那船漿劃動江水時,幾乎讓江麵為之沸揚,這支龐大的船上,猶如江上神龍見一般威武,一般雄壯。

  雖說這江中大抵上都是小船,可卻也有幾艘大船,這是張煌言命人於九江打造的蜈蚣船,不過這船卻不像江北水師的多漿戰船那般龐大,不過雖是如此,這十幾艘裝有十數位佛郎機以及船頭一門紅夷大炮的蜈蚣船在這水軍之中,仍然像是一艘巨無霸一般。

  而在這中間一艘高大的蜈蚣船上,飄揚著前軍主帥紅綢大旗,那旗上寫著一個碩大的“李”字,這正是西討軍前軍主帥李子淵的座船,那船尾處高聳的船麵甲板上放了一張高背大椅,江上江風呼嘯,穿著玄色江北鐵鎧的侍衛持刀環衛於船側,在諸軍之中,也就是數張煌言所部最為“貧困”,畢竟其隻取江西一地的稅收,不像鄭成功憑著海上貿易的銀利充實軍需,也不像朱明忠一樣於江北推行重商,謀取商利。甚至如果不是因為其用江西的一些土貨與江北保持貿易,恐怕就連這十幾萬大軍也無法維持,也正因如此,相對貧困的現實,使得其麾下兵卒裝備自然極為低劣。不過隻有區區萬餘穿著鐵鎧的鐵人軍,這萬餘鐵人軍更是分布於麾下前後左右中五軍之中,不過西討軍卻有足足五千鐵人軍。

  而身為一軍主帥的李子淵身邊的侍衛自然也是身著鐵甲,甚至其鐵甲比鐵人軍中的盔甲更為密實些許,此時,同樣穿著一身鐵甲的李子淵雙眼凝視著前方,那神情倒是顯得有些幾分凝重。

  此時穿著一身鐵甲的他坐在這椅上,倒是顯得頗為威武,凝視著江麵放眼望去的時候,一艘接一艘,裝置了大炮載滿了士兵的先鋒船艦,雖是逆流但卻正是順著風而上,按照這個速度,不出幾日這大隊人馬便可以到達武昌。

  他的視線又轉向岸邊,岸上青山茂林,水灣村舍,他並沒有派出精銳沿江夾擊,他需要要最短的時間內抵達武昌,然後打武昌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不過盡管如此,並不妨礙他命令部隊沿途掃蕩江岸附近的城市,憑借著十萬大軍的聲勢,總能讓那些城池的偽官或是獻城投降或是倉皇出逃。這也使得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的就奪取了沿江多座城市。

  不過此時,李子淵所思所想的並不是這些,他所想卻更為深遠一引起。現在他所率領的這五萬大軍,雖說是張煌言麾下的精英,而且都是自少司馬西征以來百戰之餘的良將,但卻都由他李子淵統一指揮。這五萬大軍之中,至少有四萬人,都是他的親信統帥,換句話來說,他李子淵才是這支大軍的真正主帥!

  至於少司馬……

  不過隻是少司馬罷了!

  至於這西討軍,從今以後就姓李了!

  在離開九江之後,他就已經召集親信心腹在府中商定,力爭於十天內抵達武昌,然後在半個月內克複武昌,隨後,武昌就會成為他李子淵的根本。

  武昌!

  武昌,是此次西討的關鍵所在,隻要奪下武昌,就等於奪下大半個湖廣。而大軍所以等到入秋之後,才出兵西討,一來是為了訓練部隊,畢竟這軍中有太多的新兵,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盛夏時行軍打仗,軍中容易流傳各種疾病,也正因如此,李子淵才會等建議將西討的時間定在入秋之後。

  當然,之所以如此,他同樣也有私心,因為他需要時間把西討軍把握在自己手中,畢竟對於張煌言來說,西討隻是為了反清,為了中興大明,而李子淵卻是為了武昌,為了一片立足之地。

  隻要打下了武昌,他李子淵便可以擁有一片立足之地!

  想到這李子淵自然想到了那位現在於江北同大將軍、少司馬鼎足而立的朱明忠,去年的這個時候,他又有什麽?不過隻是名聲初顯罷了。

  可現如今,他卻能夠憑借著江北一地,成就了一番他人難以企及的偉業。他朱明忠能做到,為何他李子淵便不能做?

  最關鍵的還是要有屬於自己的地盤,若是朱明忠沒有屬於他的地盤,他什麽都不是,不過隻是鄭成功麾下的一員悍將,僅此而已!就像現在自己的處境一樣,即便是戰功赫赫,又有什麽用?不過隻是為人所驅使。

  少司馬!

  非是李某不義,實在是……手扶著椅子的扶手,李子淵的臉上閃過一道異樣的神采,他不甘居於人下,當初背叛朱明忠是這個原因,現在,同樣也是如此。他不甘心隻是做為他人手中的卒子,他想要像朱明忠一樣,把握自己的命運,想像朱明忠一樣,成就一番偉業。

  而這,自然要背叛少司馬!

  想到打下武昌之後,將要去做的事情,李子淵自然想到當他離開九江時,與少司馬見麵時,張煌言對他的殷殷叮囑他道:

  “臨川,若是此役功成,這江南之地,便可盡歸我大明,大明中興便指日可待,臨川必是我大明中興之功臣,這武昌民心在我大明,臨川此行必能成功。望你善撫將士,愛恤士民,城下之日,不妄殺,不擾民,本官當在南昌聽候捷音。武昌得下之時,預料北伐之日便不遠矣。”

  在衙門裏辭行之後,張煌更是將他送至江邊碼頭,親自執著他的手說道:

  “臨川,本官以全軍精銳交付與你,反清大業,成敗在此一舉。武昌清虜兵力有限,且一敗再敗,究竟主力未喪,此行亦須留意,攻破武昌,本官必會為請功……”

  或許旁人會眼睜睜羨慕他建立不世的功勳。或許有張煌言的殷殷叮囑,但是對於李子淵他卻有他的想法。

  他的所圖所想,不是為大明立下不世功勳,而是為自己!

  畢竟,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朱明忠……”

  又一次,念叨著這個名字,李子淵的目光中帶著一種莫名的激動。

  自從得知朱明忠於江北站穩腳之後,李子淵就把其視為“榜樣”,他希望能夠像朱明忠一樣,在這亂世之中擁有一塊屬於他的地盤,從而能夠功成名就。

  想到這個願意即將成真,李子淵的心緒頓時變得激動而興奮起來,他甚至回想起當年滿清入關時,他曾樹立的誌向,當年他也曾渴望著有朝一日得到朝廷的重用,然後驅逐滿清,而現在他卻渴望有朝一日也能為當世的良將,驅逐滿清,重整漢家衣冠。今天擔當五萬大軍的主帥,率軍西征,眼看半壁江山即將光複不說,更重要的是,他將能夠雄居一地,即便將來大明中興之時,到那時國公之位必定少不了他的。到那時,李家之人,便可以世代享盡榮華富貴。

  想到這,他自然想到大明英烈傳中的那些大明開國國公,李子淵頓時豪情勃發起來,不禁低低吟哦起嶽飛的《滿江紅》。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想當年嶽飛收複中原,填寫這《滿江紅》的時候,也是三十幾許的人了,而他也不過過三十幾許……不過,朱明忠似乎更年青,他不過隻有區區二十三歲!

  想到這,李子淵的心思便是一沉。

  朱明忠太年青了!

  隻恐怕將來,即便是大明中興之後,兩人皆入朝為國公時,朱明忠亦會成為他的政敵。

  “朱成仁……”

  念叨著這個名字,李子淵的心情頓時變得沉重起來,自家的事情自己再明白不過,當初他背離朱明忠之後,兩人就結下了不解的梁子,有這個梁子擺在那裏,將來即便是同朝為官,也隻為成為政敵。

  他朱明忠又豈會既往不咎?到時候,兩人又怎麽可能同朝為臣?

  難辦啊!

  “朱成仁啊,當初,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想到當初的那個選擇,李子淵暗自尋思道。

  “當初,誰讓你得罪了大將軍,得罪了大將軍之後,那忠義軍極有可能為他人吞並,那忠義軍畢竟也有李某人的心血,李某又豈能看到他人奪去?”

  對於當初試圖奪取兵權一事,李子淵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在他看來,他完全是為了忠義軍的弟兄。

  “如果當初,李某沒有得錢謙益之諾,不是李某欲奪兵權,恐怕那忠義軍早就被國姓爺分拆至各軍,縱是朱成仁你有通天之能,那時又豈能把弟兄們帶到江北,哎,為何,你卻不能體諒李某的一番苦心!”

  想到這,李子淵對朱明忠頓時湧起一陣不滿,在他看來,如果不是因為他,恐怕忠義軍早就被人吃的連個渣都不剩了,而朱明忠非但不感激,更不體諒他的苦心。甚至就連同一些忠義軍中的弟兄,也無法體諒他的良苦用心。

  想到在九江宴請前來配合其西征的忠義軍水師中的老弟兄時,他們無不是選擇了拒絕,甚至更有人言稱。“李子淵,不過就是一叛徒。”,言語中全沒有把他當成一軍主帥。

  眉頭緊鎖著,忠義軍軍中諸人對他的態度,就是朱明忠對他的態度,想到這李子淵冷哼道。

  “哼哼,一個個皆是小人,皆不感李某之恩,若非是李某,又豈會有你們的今天!”

  冷笑著,李子淵的眉頭微微一揚,但是神情中的凝重卻沒有消息,或許他可以自己欺欺人言道著他當初所做是為了忠義軍,但他又豈不知道,他的背叛對於朱明忠來說,是不可原諒的。而這也意味著,他們兩人在未來極有可能會成對手。

  待到將來大明中興的時候,朱明忠的地位必定會高於他李子淵,到時候,該怎麽辦?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於李子淵來說,他必須要考慮到將來,他不想到最後,白白丟了性命。

  難辦啊……

  “老爺在想什麽?”

  突的,一聲音嬌柔的話語在他的身邊響起,不知什麽時候,一個穿著一身儒裙的婦人站於他身邊,她的身後站了兩名侍女伺候。

  她是李子淵在打下南昌之後,娶下的夫人,出自南昌本地大戶,可以說是知書達禮。這次西征,李子淵自然把夫人和幾房侍妾都帶到了船上。

  在他看來,此次武昌必定能夠攻下,待到攻下武昌之後,他就會長住武昌,不僅他帶著家眷,軍中將領也都是攜著家眷,這年月,行軍打仗素來如此,家人不在身邊,誰都不放心。

  對於這位夫人,他倒是也是極為寵愛,畢竟,其也是出身於南昌的書香門第,可以說是知書達禮,換成去年的這個時候,能娶到這樣的夫人,他可是連想都不敢去想。

  可盡管如此,他的心裏難免仍有一些遺憾,畢竟,這秋娘雖說出身書香門第,但是論及家世卻極為尋常,不過隻是尋常的家世罷了。反觀朱明忠所娶的卻是鄭成功的妹妹。

  自己終究還是不及他朱明忠啊!

  “秋娘,”

  衝著秋娘笑笑,李子淵收回紛亂的心神說道。

  “倒也沒想什麽,隻是這次問江北借兵,江北說的倒是好,隻圖一地之礦,可是這請神容易送神難,若是到時候,這江北水師不意離開武昌,到時候又該如何!”

  說罷,李子淵凝視著前方,看著領頭的兩艘多漿炮船,神情更顯得有些凝重,對於想要以武昌做為根本的他來說,想要立足武昌,隻有兩個障礙,一個是少司馬,還有一個就是這江北的水師了!

  想要於武昌自立,恐怕還頗需要費一番周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