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緬人心思(第一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3225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明軍逼近阿瓦不足百裏!

  突如其來的消息隻使得整個阿瓦城完全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這座緬甸的國都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不知多少官吏更是紛紛著其家眷乘船離開此地,向南逃去。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時緬軍主力一路在北方抵擋白文選率領的數萬明軍,而另一路則由莽白率領向南抵擋明軍的北上。如此一來,整個阿瓦城隻有不過萬餘緬軍防守。

  “這可怎麽辦?”

  麵對如同神兵天降的李定國大軍,莽達整個人完全處於前所未有的惶恐之中,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想到,李定國居然沒有像過去一樣走水路,而是率領大軍穿越緬北的千百年來無人深入的有如絕境般的山林,一路長驅直入直抵阿瓦,這隻使得他原本計劃在阿瓦城北憑借河川之利抵擋其進攻的想法,完全化為了泡影。

  “大王,唯今之計,隻有一個辦法可讓其退兵。”

  國相平得達在一旁說道。

  “隻有讓那明皇再次下旨,他們方才會退兵。”

  自從明皇避入緬甸以來,李定國、白文選擇或單獨,或聯合,幾度逼近阿瓦,要求把永曆帝交給他們,而幾次都是靠著永曆的上諭,方才退兵。現在恐怕隻有明皇的上喻可以救他們了。

  國相的話語不過一落,一直沉默不語的魯道(樞密院)黑魯叨便於一旁冷哼道。

  “此計已經用過數次,如今再用,明軍又怎麽可能相信?”

  自從永曆避入緬甸以來,緬甸就誘使永曆用敕書迫使明軍退兵,剛一開始,白文選不明就裏,跪接敕書,並立即退兵。數月後,明軍再來時,緬甸國王故技重施,又逼永曆皇帝下敕書退兵。去年七月一日,白文選再次前來迎駕,緬甸人再次拿出永曆皇帝的敕書要明軍退兵。這一次白文選誓不奉詔,率軍猛攻。緬甸人又使出一計,騙白文選說三天以後就送出永曆皇帝一行。白文選以為緬軍屢戰屢敗,必不敢撒謊,為表誠意,退軍十裏等待。結果緬甸人在這三天時間裏加固阿瓦城防,三天後白文選不見緬甸人履約,才知道上了當。再次攻城時,反被擊敗,隻好撤軍。

  既然上一次尚不能讓白文選退兵,更何況是這一次?

  “那,那又如何是好?”

  看著驚慌失措的國王,對於這個侄子黑魯叨的心底盡是滿腹的輕視,在緬甸魯首等同於樞密院,早在貢榜王朝開始,魯道就改變了國王總攬大權的體製,不過那個時候是把權力分配給由四位王子組成的樞密院,也就是魯道,他們同國王一起處理國家大事。這一製度即使是現在仍然推行著,隻不過現在的魯道之中,並非隻有王子,還有撣族、孟族以及數名緬人大族的首領,盡管表麵上他們在魯道內享有權力。但是實際上,當年莽應龍將他們引入樞密院,不過隻是為了安撫人心,而且撣族、孟族以及數名緬人大族的首領,平時也不可能在阿瓦城,甚至幾十年不入樞密院,如此一來,這樞密院仍然是緬族的樞密院。

  不過,這同樣也導致了現在樞密院的無法改變總攬大權的局麵,這恐怕也是先祖莽應龍改革樞密院的原因,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因為魯道大臣無法聚齊,黑魯叨自然也就成了一個擺設。

  “要不,要不然,我們把明皇還給明軍?”

  莽達的這個提議不過隻是剛一提出,那邊就有人立即出聲反對起來,他們反對的原因非常簡單,在這些緬人看來,既便是他們交出了皇帝,仍不能從明軍那裏獲得保證,皇帝及李定國、白文選等人,會心甘情願,離開緬甸國土,即便願意,亦未必能做到,畢竟眾所周知,現在清軍已經占領了雲南。想讓那些人離開緬甸根本就沒有絲毫可能。

  在眾人的反對聲、爭論聲中,根本就沒有爭論出一個所以然來,最終隻是作出了一個結論,加強阿瓦的城防,同時加強對明皇以及明國朝廷的“保護”,當然,臨了,他們並沒有忘記從北方調回部隊以加強阿瓦的防禦。

  隻不過,當緬軍派出上千人,對明國朝廷所住的城寨進行保護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此時永曆皇上以及太子,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離開此地,這簡陋的城寨之中,不過隻皇後、宮妃以及朝廷官員而已。

  “沐公爺,我的沐公爺,您說,您說,現在,現在可怎麽是好?”

  馬吉翔這位綿衣衛的指揮使,瞧著氣定神賢在那裏與鄧凱下著棋的沐天波,那臉上全是一副惶恐之色。

  皇上走了!

  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盡管早在數月之前,沐天波便與其它幾人策劃過此事,不過被他阻止,那些內官也得到了懲罰,可現在,皇上終於還是帶著太子離開了此地,甚至就連太後、皇後也丟於此地。

  “馬指揮使何致如此驚慌?”

  下著棋的沐天波甚至連都也沒有抬,他隻是看著棋盤,似乎其它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比下棋更重要。

  “沐公爺,這,這寨外緬兵齊集,大有一副隨時闖入的模樣,若是到緬人闖入,到時候太後、皇後以及朝中諸公安危如何保全啊?下官,下官也是擔心啊!所以,所以才求沐公爺您拿個主意。”

  此時的馬吉翔神情中完全沒有了過去的跋扈,那語氣中盡是討好之意。換成其它人他絕對不會如此,但是現在,他壓根就沒有選擇。

  皇上走了!

  這意味著他馬吉翔失去了最後的靠山,即便他是錦衣衛指揮使,可現如今這錦衣衛可個個是赤手空拳,身無寸鐵。

  更為重要是,皇上走了,能讓緬人投鼠忌器的也就隻有眼前的這位沐公爺了,甚至皇上在這,也要靠沐公爺維持,才能讓緬人投鼠忌器。

  早在半個月前,在得知皇上離開之後,馬吉翔所想到的就是封鎖消息,盡管惱怒沐天波的大膽妄為,居然夥同鄧凱與外人一同,把皇上、太子交予他人,但深知皇上不在之後,大家夥的性命就隻能靠沐天波的他,還是表示了“理解”。

  可理解歸理解,當初是為了活命,現在他來找沐天波,同樣也是為了活命!

  “若是緬人闖入,意欲殺我,那麽本公唯以死報效朝廷,馬指揮使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受皇上重恩,想來必定也會以死報效!”

  而一旁正與其下著棋的侍衛總兵鄧凱,則於笑說道。

  “沐公爺所言甚是,到時候,我等作臣子的,唯以死報效爾!”

  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任何選擇!

  或許沐天波可以如此選擇,但是對於馬吉翔來說,但凡有一絲活命的可能,他都要去爭取,隨後,他立即去拜見太後。在他看來,恐怕隻有太後的懿旨,才能夠讓那沐天波去於緬人溝通,以保護眾人安危。

  當馬吉翔去遊說太後的時候,在城寨外不遠處,一個人直視著那城寨,他的目光不時的變幻著,他先是搖著頭,隨後又是歎口氣,那神情倒是顯得頗為複雜,最後頗是無奈的長歎口氣,隨後才對身邊的人說道。

  “今天晚上便動手吧!”

  而他的身邊則站一位緬人,那緬人的三角眼中帶著些許笑意。

  “你隻管放心,既然我等拿了你的銀子,這事件,小人便會漂漂亮亮的給您辦成了!”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甚至特意看了一眼身邊的這位先生,雖說他的頭上戴著竹笠,可是那剃光的鬢角,卻清楚的表明著他曾剃發。

  “辦好這件事,您便是大功一件,到時候,自然朝廷不會忘記你的!”

  朝廷是那個朝廷?

  恐怕隻有說出這句話的人才知道,在說出這番話之後,這人便轉身朝著河岸邊走去,在臨走時又說道。

  “另外十萬兩銀子,晚上就會送到你府上。”

  十萬兩銀子!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那緬人的三角眼中頓時流露出貪婪之色,他的呼吸甚至變得急促起來,以至於整個人在盯著那城寨的時候,那目光中流露出的隻是毒蛇才有神彩。

  這時,他的腦海中,那裏還會顧忌其它,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麽比那些銀子更為重要的了。不過盡管如此,他還是哼了一聲,最後冷笑道。

  “這件事,最好還是讓其它人去做……”

  瞧著已經離去的那人,他暗自冷笑道。

  “就姓吳的可以借刀殺人,就以為我就不會借刀殺人嗎?”

  在說出這番話後,他立即衝著遠處的奴仆打了個手勢,在奴仆過來後,他便輕聲叮囑了一番,隨後,在奴仆離開之後,他瞧著那城寨自言自語道。

  “此事,要怪還是怪你們明人自己於我大緬燒殺搶掠,我大緬百姓焉能不為家人報仇……”

  當天晚上,就在這城寨中飄落於異域中的大明朝中諸臣剛剛入睡的時候,那邊數百名緬人手持刀槍蜂擁入城寨,然後叫嚷著與這城寨之中肆意砍殺起來,文安侯馬吉翔等人甚至還未及反抗,就被作亂的緬人亂刀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