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禦史(第一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7      字數:3212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這天一大早,新任的都察院左都禦史利慶來到了衙門。

  誰都不知道這小子怎麽當上了左都禦史,不過似乎和幾位大人的舉薦有很大的關係。

  雖說是滿人,而且年齡尚不到四十,但是利慶的清廉剛正,一直被朝中的官員們傳為美談,甚至被描繪得有點神奇了。順治三年,他以禦史的身份,彈劾了多爾袞,當年多爾袞可是攝政王,還正是炙手可熱的時候!那次彈劾倒是利慶名滿天下,可隨後就被趕回了盛京。幾年後,雖說多爾袞死後被皇上收拾了,按道理說,當年彈劾多爾袞的利慶應該得到重用,可對於這個愣頭青,皇上也好,朝中諸臣也罷,都有意無意的選擇了無視。

  不過這次他榮升左都禦史,倒是讓所有人無不是一愣,怎麽把這個愣頭青放在這個位置上了。而聽說他今天要“到衙視事”,都察院裏自然是無人敢不來,無人敢遲到。

  不知多少年來,京官們都有這毛病,欺軟怕硬,是京官的通病。所以,一大早,他們就匆匆來到衙門,等著這位利大人了。

  離卯時還差盞茶的功夫,都察院門口一陣鑼響,眾人便知道,這一定是利大人到了,連忙趕到門口迎接。利慶下了轎子,從容地登上台階,向迎接他的官員們一拱手說。

  “哎呀,大家不要這樣,都是熟人,不必如此拘禮。”

  他邊說邊走,來到大堂坐下。

  “諸位,你我皆是熟人,利某在這都察院中十幾年,你我是為故舊,何必如此不安呢?來來,都先請坐了才好說話嘛。”

  這都察院裏的眾人,聽他這麽說,心裏頓時敲起鼓來,就是因為了解他,所以一個個才會拘著禮。原本猜想著他會不會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可現在聽他這麽一說,心裏反倒都平靜了下來。

  右副都禦史李存安因為與利慶原本關係倒還算不錯,所以也就比別人更覺得隨便一些,他親自沏了一杯茶送了上來說。

  “利大人,當年咱就說過,早晚有一天,您非得得皇上重用不可,您看,這麽些年,到了今個,您老可就出頭了!今個是這都察院,這清水衙門,不定明個,就調轉到其它衙門裏了,到時候,您可得多多提攜小弟!”

  利慶還是那副老模樣,他隻是嘿嘿一笑。然後看著刻意與其拉近關係的李存安說道。

  “不過,老兄剛才所說,禦史衙門是個清閑地方,在下卻不敢苟同,這也正是利某今天要說的第一件事。隻因為我等過去隻是在“等”,才出現這種局麵的。難道非要下邊出了事,有人舉報,我等才去管嗎?才去問嗎?若真如此,那麽又何需設立都察院?”

  說著他向上一拱手,正色說道。

  “皇上聖明,素來看重吏治,這正是我等身為禦使們大顯身手,報效皇上的時候。若是我等成日坐在這裏吃閑飯,別說皇恩,就連這點俸祿也對不起!”

  說到這裏,他向下邊看了一下,見眾人都聽得很認真,他點了一下頭,然後繼續說道。

  “利某雖是滿人,隻是勉強讀些書墨,但卻也知道,這“文死諫”是做禦史的本份。若是我等沒有這個膽子,還是趁早卷鋪蓋走人!”

  見下邊,無人不聽,利慶便接著說了下去。

  “利某於都察院十餘年,最見不慣的卻是另一等人,這種人最不可取。他辦事不分輕重,見什麽就寫什麽。拿著些雞毛蒜皮的事,就大作文章。把自己輕賤到這份上,別人還能服氣嗎?今個兒我把醜話說到前邊,往後誰再參什麽“某某貪汙銀子十餘兩”或者“某某於朝會時困頓”之類的東西,我利某人就先彈劾你一個“瑣碎褻瀆”!”

  這邊一上任,利慶便燒起了他的三把火,就在他燒起這把火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這都察院不過隻是剛剛開始。

  風裹著塵沙在樹梢頭吹響了一陣陣風哨聲,這風哨聲聽著就像是關東的風一般,聽著那風哨,甚至讓有一種回到了滿洲的感覺。

  對於身為滿人的利慶來說,雖然他嘴上說著沒讀多少書,可是他卻也是滿人中少有的幾位翰林,不過因為他的性格耿直的關係,在都察院中不知得罪過多少人。所以雖說有幾分才學,卻一直得不到施展,更得不到重用。

  此時,對於剛剛升任都察院左都禦史的他來說,就著油燈,趴在桌前的他,倒是沒有看著各地的文書,而是翻看著一本書。

  風沙敲打著窗紙發出沙沙聲,雖說窗戶關緊了,可是那風沙仍然會順著窗縫吹進屋中。若是擱平常,或許他會用張紙糊一下。但是現在,瞧著麵前的書,他的臉色卻顯得極為難看。

  “隻見那莊妃穿著隻有漢人婦女才著的肚兜,外罩一襲輕紗,就這般盡乎的站在範文程麵前。而莊妃因得皇太極寵愛,嬌軀日益豐腴圓潤、凹凸有致,薄紗掩映下的肉光淋漓、體態風流,加之眉目唇角更是暗藏春意,風流尤物的妖嬈魅力盡顯無遺,每每相見隻引得範文程口幹舌燥,那胯下陽物的蠢蠢欲動……”

  “無恥!”

  不過隻是看到這一段,利慶即怒氣衝衝的恨不得把手中的這本《莊妃秘史》撕得粉碎,他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他看來,這書中之言且不說其是不是虛構,但就是涉及到宮諱之事,涉及到當今太後,就實屬大不敬,而讓他更為心惱的卻是居然有很多人在私下傳閱此書。

  “無恥至極!”

  又一次,利慶在那裏沉聲罵道。

  原本對於剛剛升任左都禦史的他來說,還想著派人去體察民情和糾察吏治,然後好好燒上三把火。可未曾想,不需要出京城,眼前便有這麽個涉及到宮諱禁事的大案等著他。

  “這書居然於京城之中公開傳閱,於天下公開販賣,這天下的官員難道都是飯桶嗎?”

  在利慶如此痛罵的時候,他顯然忽視了一點不是官員是飯桶,而是所有人都在裝聾作啞,畢竟這書不僅涉及到宮諱秘事,而且還牽涉到十幾位滿漢勳貴,這書在私下裏傳著,大家都可以裝聾作啞,可如果誰掀開此事,且不說會引起什麽樣的軒然大波,便是將此事掀開的人,也不見得會有什麽好下場。

  畢竟,這書中還涉及太後、皇上,甚至就連皇上的皇位,也是太後用身體換來的,這書“汙穢”如此,又有誰敢挑開此事。

  “若是將此事上書朝廷的話……”

  別說是其它人,就是利慶自己,在想通其中的環節之後,那眉頭也是緊皺著,他未曾不知道其中的風險,同樣也明白,為什麽大家都在那裏裝聾作啞,不是不知道此書流傳越廣,越於大清不利,而是因為無人敢提。

  “即便是朝中禁毀此書,又有何用?”

  沉吟著,盛怒之中的利慶,不禁有些猶豫,一直以來並不喜歡這種話本的他,並不知道這書已經流傳了那麽長時間,甚至若不是於家奴手中獲得此書,他根本就不知道,世間會有此書。

  而更讓他驚駭的是,此書在內城幾乎達到人盡皆知的地步,既便是滿人,也喜歡探聽些許宮諱秘聞,而這本《莊妃秘史》則盡可能的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而更讓人驚駭的是,書中對於盛京以及京師的皇城的宮殿,描述可謂是極為準確,也正因如此,私下裏人們更願意相信這《秘史》是事實,而不是虛構。

  “此書已經流毒甚廣,既使是現在禁毀,恐也難禁其流毒……”

  盡管嘴上這麽自言自語著,但是這會利慶卻又想到今日他在都察院說出的那番話。

  “文死諫!”

  新官上任的時候,他就曾這樣對其它人說,而現在,落到自己的身上,怎麽就能如此瞻前顧後。若是如此,又怎麽能讓其它人做到“文死諫”?

  坐在書桌前,利慶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看著桌上的書,腦海中浮現出了那些人看著此書裏那副淫穢模樣,心底頓時升湧出一團怒火,同時,他又想到了皇上對他的恩典。

  “皇上升自己為都察院左都禦史,不正是取你的耿直嗎?若是你將此事隱瞞,如其它人那般裝聾作啞,又焉能對得起皇上的對你的信任?”

  可,若是皇上知道這一切,又會如何?

  在利慶的心中,無數個念頭翻滾著,在他看來,今日之所以能夠晉升都察院左都禦史,完全是皇上對他的恩典,皇上對他恩遇如此,他又怎麽能像其它人那樣裝聾作啞,可另一方麵,他卻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傳到皇上的耳中,等待他的會是什麽。

  絕不會是皇上的賞識,到時候,等待他的必定是皇上的雷霆之怒,作為掀開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非但不會有絲毫功勞,甚至還可能因此丟官,甚至丟掉腦袋,可……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

  “為了大清國,為了皇上,隻能如此了!”

  喃喃著,利慶拿起了紙筆,然後趴在桌上書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