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掣肘之苦(第二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7      字數:2230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為何顧慮重重?

  不用問,朱之瑜都知道原因,因為他這個弟子總是顧忌著南京,總擔心與鄭延平之間的關係惡化,從而導致大好局麵付之東水。

  “老師,學生所顧者,唯我大明天下,今日局勢好不容易重顯幾分生機,若是學生痛快殺之,不正是授人以柄?”

  無奈長歎一聲,盡管並未經曆過官場,但朱明忠很清楚,殺吳偉業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授人以柄,成為他人攻擊自己的把柄。

  盡管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但是身為鄭成功部下的事實,卻讓朱明忠深感倍受掣肘的無奈。

  “所以,學生隻能將其禮送出境,至於……學生已經付書一封予大將軍,至於大將軍如何處置,想來大將軍自有肚量!”

  盡管表麵上說的無奈,但朱明忠的心底卻是一聲冷笑。以鄭成功的性格,會如何對待吳偉業?想來是直接殺之了事,吳偉業對其來說,不過隻是一個不入流的文官,他的那個口述,於鄭成功來說,若不殺其,又焉能定以軍心。

  更何況,朱明忠相信鄭成功一定會千方百計安撫自己,而不是激化事態,畢竟二十餘萬清軍的威脅就在眼前。

  “你啊!唉!”

  搖頭輕歎中,朱之瑜又說道。

  “成仁,性格總是如此耿真,你以赤誠待人,他人報之以何?”

  感歎著弟子的性情,對於他的舉動,朱之瑜自然會從另一方麵想去,隨後他又反問道。

  “那成仁,對此事你又是做何想法?”

  盡管朱之瑜沒有明問,但朱明忠自然知道老師所問何事,他先是沉思片刻,然後回答道。

  “學生自問,自江陰從軍以來,於大明,可謂是問心無愧,雖是其間屢遭他人打壓,亦不曾有絲毫怨言,學生深知,當年若非我大明內鬥不止,清虜絕不能輕下江南,我江南億兆百姓又豈會慘遭其害?學生至今所圖者,皆為大明江山,若是他日大明江山得複,他日朝廷若視學生為……學生可自解兵權,然後遠走海外,我大明百姓無辜,學生斷不會一已之私,害天下百姓流離!”

  一番至誠的言語從朱明忠的口中道出時,朱之瑜看著麵前的弟子,若非是了解他的性格,恐怕絕不會相信他的話,但對弟子的了解,使得他對此深信不疑。

  隻怕……到時候,即便是你想走,也不一定有人願意讓你走啊!

  熟讀史書的朱之瑜又豈不知道,這天下功高蓋主的之人會有何下場。

  “且不說將來吧,便說眼下,自南京奪城以來,成仁便以功高蓋主之身立於延平門下,加之成仁你的性格耿直,所以才會為他人所敵視,糾其根本,功高蓋主才是根!”

  沉吟片刻,他看著麵帶苦笑的弟子又繼續說道。

  “成仁觀以天下,古往今來功高蓋主者,無非兩種下場,一是其取而代之,二是其為主所害,成仁,以為師對你的了解,恐怕兩者皆非你所願吧!”

  “還是老師了解弟子!”

  點點頭朱明忠苦笑道。

  “取而代之,如學生意取而代之,非得一場廝殺不可,到時候,非是他死便是我亡,從而令清虜坐收漁翁之利,如此絕非弟子所願!至於為主所害,雖說學生愚昧,可絕不是愚忠之人,若是他意加害於學生,學生必奮力自保!”

  直視著老師,朱明忠頗為無奈的說道。

  “可無論如何,恐都難免一場廝殺,老師,學生起兵,本為複我大明之天下,將士之所以隨學生赴湯蹈火,亦是為我大明,難道,這兵戈相向、自相殘殺真的就無法避免嗎?”

  如果說這一切的發生北伐功成,發生在將滿清驅逐出關之後,朱明忠會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但是現在,麵對隨時有可能腹背受敵的現實,讓他不得不做出現在這般模樣。

  曹操誰都相當,但是在沒有曹操的實力之前,劉備才是最好的選擇。或許不精通三國,但朱明忠卻很清楚,身為鄭成功的部屬的情況下,當劉備才是最好的選擇,那怕是撕破臉,也要讓全天下看到鄭成功是如何逼迫自己。

  官場如戲場,人人是戲子!

  或許在官場鬥爭之中,朱明忠沒有這個時代那些寬宦海沉浮多年的人那般如火純青,但是從史書和影視作品中,朱明忠還是學到了一些最基本的規則。

  那就是要學會演戲!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隻看能否演好這出戲。作為這個戲台上的新手,朱明忠並沒有在這些宦海沉浸數十年的古人所擅長的圈子中遊走,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以耿真至誠示人。

  有時候,耿真至誠也是武器!

  從來都是以一副憂國憂民狀示人的朱明忠,至少可以保證一點,在道義上占據上風,道義看似無形,可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發揮出出人意料的作用,尤其是在將來,在必要的情況下,隻有占據道義的上風,身為鄭成功的下屬與其決裂時,才不會對聲名有損。

  如果說現代教育給朱明忠帶來的最大的影響是什麽?就是他知道審時度勢,知道何時應該示弱,知道在示弱之時,應該以何為屏。

  “其實……”

  麵對學生的無奈苦歎,朱之瑜整個人都陷入深思之中,這些事情他不是沒有看到,其實從朱明忠遠走江北避禍起,所有人都知道,早晚有一天,其必定與鄭成功決裂。

  而對於朱明忠來說,身為鄭成功下屬的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其的影子。冒然決裂隻會令其聲譽受損,可若是任由眼下的局勢發展下去,兵戈相向、自相殘殺恐怕真無法避免。

  “成仁,你可知,如果你與延平兵戈相向,到那時,天下人隻會記得你以鄭氏部降叛出之舉,無人會記得你於大明之功!”

  身為鄭氏部將才是朱明忠最大的軟肋,也正因如此,予殺予奪才會盡在他人,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需要對其百般忍讓。

  “老師,學生身為大將軍之部將,也隻能如此了……”

  “其實除此之外……”

  學生的苦楚與無奈,看在朱之瑜的眼中,讓他在一番深思熟慮後,看著朱明忠說道。

  “倒不是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