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7      字數:2187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全是為了我大清!”

  在前往中軍大帳的時候,範文程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看著那等同數間屋子大小的牛皮大帳,他知道,別說是現如今天不過隻是剛轉涼,即便是在滴水成冰的滿洲,這牛皮大帳也能擋住滿洲的酷寒。

  在牛油蠟燭映亮的的帳內,一身明黃綿甲的福臨正在那裏看著書。

  “奴才叩見皇上!”

  前腳進帳,範文程連忙叩頭行禮。原本正在看書的福臨,連忙放下手中的書,熱情的說道。

  “範先生!快,給範先生搬個馬紮!”

  盡管福臨顯得很是客氣,但範文程卻依然恪守著他所謂的”臣子之道”,選擇跪拜,而不是坐在那,對於他的脾氣,福臨當然很是清楚,同樣也很是高興,這正是奴才的本份,絕不會持寵而嬌。

  “哎,範先生,罷了,隨你、隨你……”

  在範文程再三表示拒絕之後,福臨雖看似歎息,可實際上卻很欣賞這奴才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恪守為奴才的本份,大清國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奴才!

  無論是不是旗人,大清國首先需要的是奴才,而不是人!

  盡管對於多爾袞的恨意,既然是其身死之後,也未曾消融半分,但是對於多爾袞定下的”奴漢之道”,他卻極為認同。”奴漢”正是大清國立足中國的根本,或是不能”奴漢”,大清國自然也就隻能灰溜溜的滾回關外,甚至連滿洲都不一定能保住。

  “範先生,原本您已休仕在家,本來實不應該擾你清閑,可現在我大清正是用人之時,也就沒有那麽多講究了,再說,有你這樣的老臣在身邊,朕也放心,當年您為先皇出謀劃策,為我大清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次,朕禦駕親征,有你在一旁出謀劃策,焉能不凱旋而歸!”

  相比於大多數滿人說著一口並不利索的漢話,福臨口中說著的卻是一口流利的遼東官話,幾乎沒有任何滿人發音。

  跪在帳中範文程立即奏還道。

  “皇上,能給皇上出謀劃策,實是皇上予奴才的榮典,隻是有一句話,奴才不知當說不當說!”

  範文程的回答讓福臨一愣,瞧著這跪在地上的老奴,沉吟片刻,然後點頭說道。

  “過去先皇在的時候,事事皆問範先生是否同意,有什麽話,你盡管說。”

  “皇上,此次禦駕親征確實令我大清上下士氣大震,更是為天下萬民所矚目,百姓無不是盼著皇上能刻日掃蕩賊寇,平定江南。皇上能為天下百姓,不惜親征,實是我大清福、我大清之幸,更是天下百姓之幸……”

  一個個高帽子不斷著,範文程並沒有扯到正題,他知道皇上的脾氣,皇上喜歡讓人誇,他這麽一通對其猛誇,隻使得福臨那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此次禦駕親征,朝中大都是反對之言,到最後,還是太後知道他,出言加以支持,隻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讓範文程跟著他,對此,福臨自然不會反對,畢竟當年範文程就是先皇的”軍師”,幾乎每次先皇出兵,都會征求範文程的意見。

  “範先生,好了好了,朕知道,此次禦駕親征,不知有多人抱怨,說朕是在胡鬧,說朕從未曾打過仗,此次領兵的二十餘萬,更是我大清從未有過兵勢,他們這麽說,朕自然知道他們的道理,可這天下人都在看著朕,看著江南,江南糜爛如此,朕焉能不出兵?”

  被範文程誇得的心花怒放的福臨,倒也顯出了他坦然的那一麵,聽著皇上的話,範文程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於是便開口說道。

  “皇上,奴才以為皇上禦駕親征,自然是定以天下士民之心的根本,可奴才覺得,這江南遠沒到糜爛的地步!至於江南糧餉,於我大清此時,也絕非命脈所在。”

  “哦?範先生,此話怎麽講?”

  福臨看著範文程,不是都就江南是大清的糧餉根本,重要非常嗎?怎麽到範先生口中,反倒不重要了。

  “皇上,這江南之重,首重糧餉,這糧餉籌措,沒了江南,尚還有湖廣,還有河南、山東等地,無非隻是加以捐稅之事。”

  範文程在奏對時一直小心翼翼的觀察著皇上的表情,這正是他能得到主子賞識的原因,作奴才的自然要顧忌主子的心情,

  “可北地畢竟不如江南富庶,若是加稅,百姓豈不對我大清心生怨言?”

  “皇上,我大清國的根本是什麽?”

  範文程看著皇上,反問之餘,自問自答道。

  “是我旗人,旗人才是我大清國的根本,至於百姓,不過隻是納以捐稅之民,我大清國定以中國憑的是旗人,若是主幹有傷,到時候,便是收了江南,這根本動搖了,大清國還靠什麽定以中國?”

  “範先生,你是說朕此次南征會損失慘重?”

  福臨的臉色一變,話聲也變得很是不快。

  “皇上,奴才以為,達素兵敗,令我旗人傷亡數萬,實是我大清開國所未曾有之慘敗,我旗人本就人丁稀少,以百萬而統天下億兆漢人,本就實屬不易,那怕就是一個旗人,也是金貴的很……”

  範文程這麽一說,倒是讓福臨連連點頭,旗人金貴,過去在關外的時候,沒人這麽覺得,可入關後,卻是八旗上下的一至的共識,畢竟旗人的人口太少,所以損失不起,達素的慘敗,最慘的不是幾萬安南軍的損失,是其麾下兩萬餘八旗兵丁幾被殺盡的損失。

  “達素兵敗,我旗兵逃歸者十不過二三,其他人等縱是投降,也皆為朱賊斬於黃河,現在皇上更是點發我八旗幾乎全部青壯丁卒,兵勢之興為我大清國開國所未曾有。平定江南賊寇自然是輕爾易舉,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縱是我旗人驍勇,可到時候損失上幾萬人,豈不又令我旗人元氣大傷?”

  福臨的眉頭緊鎖,範文程的話確實讓他看到了隱憂,便是打贏了到時候旗人元氣大傷,天下漢人皆反之時,大清又該如何?

  “範先生,這行軍打仗,有所傷亡總是再所難免,難道要讓朕不坐視江南為賊所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