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官場(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6      字數:2554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第51章

  江陰至瓜洲行船的話,需要一天的功夫。與數百年後一小時高速,自然無法相比,但是,在這個時代,水路等同於這個時代的高速。

  親自領著運糧船隊的朱明忠,抵達瓜洲的時候,又一次被眼前龐大的船隊給驚呆了。

  乖乖,這船隊……可真大!

  盡管從史書中就知道鄭成功北伐時船隊的規模之大,雖說之前也曾目睹過船隊的龐大,但是隻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船隊的龐大,數千艘大小不一的戰船占據著整個江麵。

  再次踏上舢板前往國姓爺的坐船時,朱明忠的心境可謂是今非夕比,也正因如此,才會有了欣賞這船隊的興致。

  如果能用相機記錄下這個場麵的話……不過即便是用手機拍下這壯觀的景象,又有什麽用呢?等到手機沒電的時候,照片仍然會消息,也許應該繪製一副畫,把國姓爺北伐的場麵記錄下來。

  “看傻了吧,你看,那最大的幾艘是福船,那可三桅大船,上麵有幾十門炮哪,那邊、那是運馬船、那是運糧船、那是……”

  見朱明忠一言不發的站在舢板上的郎中,許遠達有些得意的向其炫耀著船隊的龐大,他壓跟就沒有想到轉眼之間,當初他領入軍中的郎中居然成了打下江陰的大功臣。

  非但如此,大軍這邊剛打下瓜洲,那邊,他就領船運來了兩千石糧食。因為是熟人的關係,所以他才會自告奮勇前來迎接這郎中。

  “真沒想到、真沒想到……”

  “成仁,”

  走到朱明忠身邊,張煌言又一次小聲叮囑道。

  “一會見了大將軍,要注意說話的分寸,知道嗎!”

  對於一心想要把這員虎將招攬於麾下的張煌言來說,他自然希望通過這種提醒,改善兩人的關係,而讓他高興的是,朱明忠並不是個小氣的人。若是小氣的話,又豈會特意先求見自己,然後才求見大將軍。

  “請侍郎大人放心,小的知道該怎麽做!”

  好不容易死中求生的朱明忠,當然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現在可不是他固執的時候。盡管是與張煌言一同的上的船,但作為“低級武將”的他並沒有資格一同去見鄭成功,隻能在外麵等著,而在朱明忠於“大帳”外等著時候,後艙裏的鄭靈卻走到通往前艙的地方,然後問道,

  “十一,那個郎中來了?”

  鄭靈有些關切的問道。

  “回九小姐,那郎中現在就在大帳外等王爺召見!”

  鄭十一在回話時,恭敬的彎著腰,全不顧後背的傷勢這是王爺責罰落下的傷,若是換成一般人,恐怕五十軍棍差不多能去掉半條命,可現在鄭十一卻依然生龍活虎的守在後艙。

  “哦,”

  想要到前艙的鄭靈,剛一抬腳,看著鄭十一,便想到當初他被打五十軍棍的慘狀,於是便歎了口氣說道。

  “十一,你去把這個拿給那人……”

  從貼身的衣袋內取出一張紙時,鄭靈完全沒有任何避諱的想法,而是直接給了家仆。

  對於九小姐的吩咐,作為家奴的鄭十一自然不會拒絕,他拿著“信”便直接去了頂艙,然後帳外看到了等在那的朱明忠,

  “這位可是朱大人?”

  與一般人家家奴往往趾高氣揚不同,因為國姓爺嚴苛,甚至以軍法治家的,所以鄭十一在待人時總是很客氣。。

  “在下朱明忠,您是?”

  打量著眼前這個家仆之類的漢子,盡管他鞠著腰身,便朱明忠仍然感受到這個身體裏貯藏著的力量。

  “我家主人讓小人給大人送封信!”

  信?

  接過信時,注意到對方粗大的手指關節和上麵的老繭,朱明忠便知道,這人恐怕不僅僅隻是家仆那麽簡單。看著這沒有信封的信,略微詫異的功夫,展開了信後,臉上便閃過異樣的笑容。

  “餘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餘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餘之浩氣兮,化為風霆;餘之精魂兮,變為日星。”

  這紙上寫的是張煌言在欲砍他頭時,心知必死的他“作”的詩,看著這信上極為清秀的字,朱明忠隱約猜出了對方的意思,恐怕是對方讀出了這詞還沒有寫完。

  難道這人是想求全篇?

  可這首《放歌》又怎麽能寫完呢?這首〈放歌〉可是張煌言被囚禁在杭州獄中時所寫。歌中表示他要堅決學習文天祥等先烈的榜樣,做一個赤膽忠心、殺身殉國的臣子。

  不能寫啊……

  而且即便是寫了出來那也不應景啊!

  當朱明忠在心裏猶豫著是否剽竊張煌言的那首《放歌》時,在艙內,張煌言正在與鄭成功討論著的下一步的行動。

  “既然大軍已經攻克瓜洲後,那麽下一步,我軍應全力攻取鎮江……”

  從進艙直到現在,張煌言都沒有提到朱明忠,而是與鄭成功等人商討著軍國大事。

  “攻取鎮江!”

  眉頭略微一皺,鄭成功走到輿圖邊,他看著輿圖說道。

  “若是我軍攻取鎮江之時,南京清虜趕往支援,又該如何?”

  “王爺顧慮及是,張大人,唯今之計,最好是直取南京,鎮江守軍不過千餘人,不過隻是癬疥之疾罷了,待到南京克複時,隻需一紙檄文鎮江與江南諸地自可歸降……”

  王忠孝於一旁附和道,作為國姓爺的親信幕僚,他的建議往往可以影響到鄭成功的最終決定。心知王忠考對鄭成功影響力的張煌言,並沒有直接反駁他,而是委婉的建議道。

  “王爺,若是擔心南京清虜援以鎮江,那麽王爺不妨可先派一支舟師水軍,再委一員良將,佯攻直搗南京北門,也就是觀音門,如此一來“南京清軍自不暇出援”。同時,待王爺攻克鎮江之後,這支水軍即可溯江而上,前往蕪湖一帶活動,以防阻江楚方麵清軍的來援……”

  在張煌言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王忠孝看了張煌言一眼,心底頓時湧起一陣警惕,心道著。

  “這張蒼水是什麽打算?”

  幾乎是自然而然的,他便考慮到了將來,想到了南京克複之後的將來,意識到張煌言與國姓爺的分歧,在鄭成功還在思索的時候,便主動讚同道。

  “張大人所言極是,王爺,若不克以芫湖,南京於我軍之手隻是孤城一座,若能委一員大帥前往,收以蕪湖,非但可威懾霄小,亦可招降江南各城,令其為我所用,為南京輸以錢糧,以供北伐所需要,臣以為……”

  話聲略微一頓,王忠孝衝著張煌言拱手道。

  “張大人可擔此責!”

  猛然睜大眼睛,張煌言沒想到王忠孝居然會來這一手,原本他可是已經打定注意舉薦另一個人,可他絕沒想到王忠孝最後卻把事推到了他身上。

  “王爺,目下軍中,也就隻監軍大人可擔此責,若隨意委上一人前往,又如何能取信於地方,如何令地方官員輸誠與我?”

  王忠孝完全沒有留給張煌言任何拒絕的機會。

  “張大人,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今天加更,理直氣壯、撒潑打滾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