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眾憤
作者:楚凡      更新:2021-03-03 16:07      字數:3215
  眾人這才意識到這些都是說不得的,也不知道這些被抓的會是怎麽樣的命運?是被罰錢,還是被鞭打,最嚴重或許被流放吧?

  可是幾天下來,消息傳來了,這些人妄議朝政一律處死。眾人再一次嘩然,惶恐不安,這皇上實在是太暴虐了,怪不得連七王爺這樣的英雄也要造反,被這樣的狗皇帝欺負,不反就是被他殺頭呀,眾人敢憤不敢言,從此各書館再不說時事,隻說些經典段子,書館的生意也一落千仗,誰能想去聽個說書,談個天,居然能掉腦代。

  而這批被抓的人當中,那個挑起事的年輕人,竟然還是當朝大員史部長官的公子,他幾次懇求皇上格外開恩,卻那裏料到在知道他那兒子是誰之後,皇不不僅不開恩,還把這梁大人也斥責了一翻,說他養子不教,父之過,還打了幾十板子。

  氣得這梁大人馬上修書一封向東方旭投城,願成為其內應,若東方旭在帝都有需要,他梁某全力配合。

  東方旭看著手裏的信,冷冷一笑,“這東方林是越來越不像樣了。”說著把那信遞給南陽王看,南陽王也覺得這東方林定然會很快失掉民心,他們打起來,自然就順利多了。

  再說那趙晴蘭在青山與蘇以沫的護送下,走得並不快,趙晴蘭改了麵容,一路上倒不急著趕路,她與青山把原來培訓的人在各個城裏安插了下去,原先想著自己開妓院的,一時沒有時間籌備,隻能把人員安插進各個大的青樓,這些女子多是賣藝,並不賣身,而每個地方,她們又置一個聯絡點,設軒相應的聯係流程,這一路下來,也很是辛苦。

  一路上,蘇以沫卻沒有以前話多,做起事來也認真負責,絕對沒有了往日裏的毒舌模樣,倒讓趙晴蘭對他刮目相看。偶爾清閑時,會陪他下上一局棋,而蘇以沫的棋藝每一次都有了一些進展,倒確實是讓人驚訝。

  蘇以沫常常看著認真安排一切的趙晴蘭默默發呆,隻是他也隻是看看便罷了,他知道與她的關係隻能止於此了,他與東方旭的兄弟之誼,是絕對不能破壞的,若是別的人,他就是用最下作的手段,也許都要試上一試,而她卻是東方旭的女人,他最不能動,不敢動的人的女人。

  該怨命運嘛?就算是命運,也是他東方旭在他之前遇到趙晴蘭,所以,也許等下輩子吧。

  春天過後,夏天的雨季來臨,到處是暴雨,比往年下得更多了,恒河水位不斷上漲,那範大人開始倒還無所渭,又是一水災年,向上報上去,又可以大撈一筆,何樂而不為,不管上頭換了誰,是姓柳還是姓袁,總之他們認得錢就好辦事,不過今年的袁丞相似乎有些死腦筋,還是需要慎重一些。

  可是隨著雨量不斷上升,那範大人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那恒河連年修堤,可那修堤的錢大多進了他的腰包,偶爾修一點,也隻是隨便敷衍,怎麽經得起大洪水的考驗?再這麽下下去,這恒河可就要決堤了,到時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追究起來,這頭上的烏紗帽就難保了。

  果不其然,在連續的漲水中,某天夜裏一個重要地段的大堤被衝跨了,一夜之間洪水泛濫成災,衝跨無數房子,淹死無數百姓,莊稼更是所淹之處顆粒無收,人民收拾家當,隻得外逃乞討。死傷上萬人,受災數萬人,人們四散逃難,而洪水過後又是瘟疫,很快就有傳言傳來,城外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於是各城都城門緊閉,不再允許災民進城。

  帝都裏自然也得到了消息,人們當眾不敢議論,私底卻認為是皇上的德性差才引得老天發怒降災於民的。

  趙晴蘭那時已離那南陽城一百多公裏了,正離那恒河附近不算太遠的地方,不少災民進了城,再後來傳說有瘟疫後,便不再開城門,趙晴蘭本想開一些醫館的,可是考慮到都是女子,並不方便,所以有許多的女醫生都跟了她去南陽,到時候作為部隊後勤人員,安撫救治傷員。

  卻沒料到在這裏遇到洪災後的大批難民,城裏的一些傷員她們也盡力的在救治,並花了高價買了米施粥,人們不知道她叫什麽,她自稱姓趙,再加上她帶著一隊少女大夫,人們都稱她們為活觀音。

  城裏的災民雖然也都饑一頓飽一頓,但是起碼還沒有死傷,但是聽說城外有很多人已經餓得皮包骨頭了,已經開始易子而食,其殘忍程度實在令人發指,趙晴蘭幾次想出城施粥,可是無論是蘇以沫還是青山都不同意,那些人太過瘋狂,去到外麵誰也控製不了會發生什麽。

  而城裏的糧食也不夠吃,自然沒有人敢去救人。

  直到有一天,一個年輕的男子在城門外向裏麵求助,他說他代表城外三千災民。誰都知道十日前,這裏的災民幾乎有五千人。

  可是沒有人搭理他,趙晴蘭卻動了心思,她求城裏的官爺讓她上城門與那男子對話。

  原來那男子說他遊說了這些災民,保證這些人裏都是健康的人,沒有瘟疫。且能聽話,絕對不會作出壞事來,他有個百人的護村隊,所以能保證這些人聽話,隻要給口吃的,勉強活下去,過些日子洪水退完了,就能回家從官爺那裏領些救災物資生活了。

  趙晴蘭聽了覺得很可信,與官爺溝通,這地方守備倒是很尊重趙晴蘭,知道她是大善人,但他卻不答應開門,在他眼裏這些人進城後為了一口吃的可能會殺人越貨,無惡不作,這城裏已容不下這許多的人。

  無論趙晴蘭如何說,這裏的地方長官都不鬆口。

  最後趙晴蘭請青山他們用繩子做個吊欄放自己下去,去與那人交談,那守備才同意,並且說,若是有什麽情況,他們隻能保城裏人安全,不全管趙晴蘭的安危的。

  趙晴蘭點點頭,她心中已經有計較了。蘇以沫卻不屑的道,“坐什麽吊欄,難看死了。”

  “你以為我有你這樣的輕功?”趙晴蘭不滿的翻翻白眼。

  “走吧,我帶你下去,免得丟我的臉。”蘇以沫攬住趙晴蘭的腰飛身下了城樓,讓城樓上的守衛官兵目瞪口呆。

  下去後她與那年輕人談了自己的想法,她能從城裏帶出大概二百斤糧,這些糧食自然不夠三千人一餐的口糧,但是她想分作兩次作粥,然後帶她們進南陽城,這裏離南陽城隻有一百公裏多一些,於其坐著等死,不如勉強自己走去南陽城,她能保證到了南陽城,能帶他們進城獲得食物。

  “隻有兩百斤糧食,就算是稀飯恐怕也隻夠一天的量吧?”那年輕人就劉大壯,他算了一下,搖搖頭,感覺於事無補。

  “這沒辦法,就是這城裏的災民一天也隻能有一碗像水一般的稀飯填填肚子,有誰能吃得飽?”趙晴蘭淡然道。

  “姑娘就是城裏的活觀音吧?”雖說城裏與外麵不通,實則還是有些人往外傳遞消息的。

  “正是,不過是城裏胡亂傳說的。當不上觀音之稱。”趙晴蘭淡淡說道。

  “姑娘不能盡量多弄些糧食嘛?”那劉壯乞求道。

  “你可知道,現在就是拿著錢,也很難弄到糧食,這二百斤糧食是我能弄到的最高量了。你們若是覺得可以接受,就跟我去南陽城。我不覺得你們有什麽選擇的餘地。”趙晴蘭苦笑道。

  “沒錯,有總比沒有要好。隻是我不敢保證那些人會跟著姑娘去南陽。”劉壯憨厚的說道,“我不想騙姑娘的糧食。”

  趙晴蘭點點頭,“你好好跟那些災民說說吧。總比在這裏等死要好。”

  “姑娘怎麽確定南陽城會收留我們?要知道那裏是叛軍的天下,我們小老百姓恐怕不敢去惹事。”那劉壯又實話實說道。

  “南陽城裏本來就有軍隊,所以屯有大量的糧食,多你們三千人,也不多。還有就是這南陽的首領與我是故交,他會幫我。他們現在名義上是叛軍,所以我隻能私下裏跟你說,但是過不了多久,南陽城就的軍隊就要打過來了,你們若待在這裏,有沒有命在也難說。我勸你回去對他們說,不日南陽城開倉放糧,勸他們忍這兩日饑去到南陽城,是願去當兵得吃飽肚子也好,還是暫時做個災民也罷,都隨他們自願。”趙晴蘭見劉壯老實,自己也就說得真誠。

  齊壯想了一想,也覺得很有道理,便點點頭道:“我信得過姑娘,你一看就是個好人,斷不會騙我。我現在就跟他們去說,要麽都去,要麽來吃一餐便留在這裏。”

  趙晴蘭點點頭道:“就這樣吧。”今日日落前給我回話。

  日落之時,那人再來時,帶點頭答應,說大家願意去那南陽城,與其一死,不如去拚一下。再者他們都知道這城裏有個施粥的活觀音,很多人才得以活命,而且這活觀音還帶了一群女大夫免費為大家治病,還贈送藥品,所以在還沒有關城門時,就有人交口稱讚這活觀音了。

  衝著這活觀音的名號,他們也必須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