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皇姐,求你閉嘴(60)
作者:萌萌噠的鍋子      更新:2021-03-02 06:27      字數:2350
  世界劇情是直接從男主幼時開始的,以男主視角走的劇情,很多別的事情男主不知道不經曆自然是不會寫進去的。

  劇情一開始,就是德禎皇帝登基為帝卻終日尋歡作樂,不管朝政,劇情中的皇帝給世人的感覺就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掌權者。

  蘇見煙之前看完全劇情的時候就覺得哪裏不對勁,現在終於發現一個奇怪的點,那就是皇帝他雖是昏庸,但卻隻是無心權利,從未做過什麽勞民傷財之事,不曾亂收賦稅,也不曾斬過良臣名將,更不曾暴虐殺人。

  也就是說皇帝除了業務能力不夠,還真的沒有什麽值得詬病的。

  而攝政王那邊更是如此,對待皇帝從未有過忤逆之舉,皇帝吩咐的不論多麽不著調也會遵守命令,對皇帝更是尊敬有加。

  蘇見煙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皇帝和攝政王之間仿佛有一種默契,他是皇帝但他不碰皇權,他雖是攝政王卻手握重權,但從不曾有過不臣之心。

  這就怪了……一個皇帝昏庸大權旁落便罷,一個手握大權的重臣竟然能控製住自己不想稱王?

  這詭異的相處方式,這麽多年來竟然也能將大越治理的風調雨順?

  蘇見煙趕忙跑去偏殿,那是蘇辭原先住的地方,蘇見煙曾往那裏送了不少書,雜記野史更是數不勝數。

  蘇見煙在十幾個箱子裏翻來翻去,找到了幾本記載曆史的書籍。

  蘇見煙直接翻到先帝在位的曆史,專挑皇帝那會的內容。

  史書上記載,先帝在位早期之時,膝下子嗣並沒有那麽少,除卻當今的德禎皇帝以外,還有六個皇子。

  隻是六個皇子在十年間,死的死殘的殘,最後在先帝彌留之際居然隻剩了德禎皇帝一人,這才封了太子。

  皇權的爭鬥,十年間死了六個皇子,是巧合還是有人在背後算計?

  蘇見煙深受現代宮鬥劇的荼毒,不是很相信有那麽巧的事,又翻到一本講德禎皇帝傳記的野史。

  當今的德禎皇帝在是皇子時,可謂是豔壓群芳,一身鋒芒無人匹敵,在朝政上的天賦是其他皇子望塵莫及的,很是受朝堂上下以及先帝的青睞。

  如果十幾年前的皇帝真的那麽聰明,為何當上皇帝之後卻是一副草包模樣?

  蘇見煙好奇,往後翻了下去。

  皇帝和攝政王之間的故事占據了這本書的大部分筆墨。

  攝政王本名蘇政,是先帝之弟元賢王爺的庶子,王妃善妒,作為庶子自是從小就備受苛待,一路成長跌跌撞撞,直到某日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還是皇子的皇帝,二人一拍即合成了兄弟,自此在皇帝的幫助,攝政王完成了逆襲。

  從一名不受寵的庶子成為了世子,最後襲位成為元賢王。

  巧了,這過程和皇室十年死六位皇子的時期是重合的。

  這十年,攝政王和皇帝也成了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死黨關係,日常出入都在一起,連皇帝都對攝政王的存在都習以為常。

  那時的皇帝和攝政王是京城裏有名的關係好,二人外表一個冷峻沉默一個風流文雅,是京城裏最受人矚目的一對兄弟。

  一切的轉折是在十七年前。

  蘇見煙眯了眯眼,十七年前,正是皇帝被封為太子,取太子妃,生下蘇見煙,登基的時候,這一年對皇帝非常重要。

  最備受人非議的,便是皇帝娶了一個青樓妓子為太子妃,還是非娶不可。

  一個天之驕子,未來的儲君怎麽可以娶一個青樓妓子?當時先帝氣的打了皇帝一百大板罰跪三天,無數朝廷重臣宗室長輩輪番上陣勸說,可誰知皇帝意念堅決,愣是扛下了所有懲罰娶了太子妃。

  也就是這次成親之後,當時成了元賢王的攝政王和還是太子的皇帝一夜之間關係破裂,分崩離析,互不理睬,一直到現在都還是不冷不淡互相回避的狀態。

  蘇見煙摩挲著書頁,猜測十七年前一定是發生了什麽,可能與原身的親生母親有關。

  皇帝和攝政王之間那曖昧不清的聯係,絕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很可能在他們關係好的那十年間就有了。

  隻是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就無人知曉了。

  蘇見煙心急的跟貓爪子在撓似的,啪地合上書,被心裏那股越來越清晰的念頭給折磨的不行。

  她感覺心底的腐女之魂越燒越烈,恨不得穿越到十七年前親曆一番。

  她要不要告訴蘇辭這皇帝和攝政王之間的關係?說了的話,蘇辭也不一定能信啊,這男男之間的咳咳,一般人都接受不了,萬一蘇辭受打擊了怎麽辦?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吃午膳了!”

  外頭傳來竹夏的吆喝聲,蘇見煙整理了一下衣衫,悄咪咪溜出偏殿,繞到竹夏身後,“本宮在這!”

  竹夏嚇得一激靈,回頭見是蘇見煙,嗔了蘇見煙一眼,“殿下!你跑哪去了!”

  “嘿嘿,閑得無聊在院子裏走走。”蘇見煙裝傻,跟著竹夏往回走。

  *

  德禎十七年,春末,南方忽發大水,淹沒良田千頃,毀屋萬家,民不聊生。

  朝堂上,皇帝難得黑了臉,將書案上的奏折全部掃落在地,“混賬!南方洪水泛濫,直到現在才通報上來!各級知府都是傻子嗎!”

  殿堂之上,百位大臣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一聲。

  “啟稟陛下,微臣昨日沐休,去城外接回老家省親的老母親,卻被數位衣衫襤褸的百姓跪在轎前攔下,哭著喊著球微臣幫他們向陛下遞上一件東西。”

  皇帝餘怒未消,看向出列的大臣時眼睛裏都是冰霜:“什麽東西?”

  大臣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帛,高舉過頭頂:“陛下!他們遞上的是一封萬人血書!”

  全場嘩然!

  皇帝更是震驚,“張德誌,去拿過來!”

  張德誌咽了咽口水,小跑著過去拿下,遞給皇帝。

  皇帝解開布帛的繩子,拿出裏麵的卷軸,打開一看,正是歪歪扭扭的血字!

  血淋淋的血字揭開了德禎年間牽扯最廣,後果最為嚴重,被史書稱為“南水貪汙案”的序幕。

  皇帝看完血書,大發雷霆,竟一腳踹翻了身前數十斤重的書案:“好一個南州知府!貪贓枉法,濫殺無辜,強行鎮壓難民,竟在短短七日之內屠了兩個村數千民百姓!”

  站在下首的攝政王聞言也皺起了眉頭,緩緩轉手看向人群中的某個人。

  果然見那個人兩股站站,額頭冒汗,臉色慘白。

  蠢貨。攝政王轉過身,帶著絲絲憐惜看向龍椅上怒火中燒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