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百濟飛書(新書上傳求收藏求票子)
作者:玉樓銀海      更新:2021-02-22 20:48      字數:2284
  東宮,崇教殿內。

  自從得知了長安城的缺糧狀況,李弘就食不知味,睡不安寢,身子骨似乎又差了一些。

  蔡吉祥終日在他身邊小心的伺候著,看著他病懨懨的樣子,真是心疼的要命。

  吉祥夜夜都在向天祈禱,若天地神明有靈,裴範先的神藥能夠產生奇效,讓太子殿下徹底康複,就算是要把他這條老命收了去,也在所不惜!

  李弘咳了幾下,身體顫動的很厲害,殿外一小太監快步走入,手裏捧著一個卷軸。

  一看那略微泛黃的紙張,李弘就知道,那是奏疏。

  “殿下,百濟奏報。”

  “百濟?”

  “又出了什麽事?”李弘撐起身子,滿眼焦急,雖然要做的事情堆積如山,但是,他也從來沒想到會收到百濟的奏報。

  難道是又起了戰事?

  還是百濟和新羅相互攻伐?

  帶著無數的猜測,李弘展開了黃卷。

  臣郭務悰謹上:

  去歲今冬,百濟守軍乏糧,刀槍鏽跡,臣率百餘人往倭國籌措軍需,不日可還……

  鹹亨二年春三月。

  李弘震驚了!

  百濟守軍居然也開始缺糧了!

  心髒咚咚咚的,撲騰個不停,他捂住胸口,難以置信。

  春三月,現在已經是夏五月了!

  這封請示的奏疏,居然現在才送到京城!

  “去查一查,還有沒有關於百濟情況的新的奏疏!”

  “快去!”他焦急萬分,對蔡吉祥說道。

  吉祥立刻行動,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便反身回來,一看到李弘,便遺憾的搖搖頭:“啟稟殿下,沒有新的,這一封已經是最新的了。”

  “至德、敬玄他們可知道此事了?”

  “已經知道了,不過,老奴問過了,他們也不知道那邊現在的情況如何。”

  “這封奏疏似乎來得比預期要慢很多,若是按照正常的旅程,郭務悰一行人早就應該到倭國了。”

  “不知為何,一直沒有回音,或許倭國境內出了什麽事?”蔡吉祥做出了合理的猜測,李弘心裏更著急了。

  能出什麽事?

  很顯然,郭務悰率領的這百十來號人,去到倭國就是去討錢的。百濟和新羅兩國是世仇,打來打去基本上是常態。

  新羅倒是經常供給鎮守百濟的唐軍糧草和軍需,這也是他們應該做的。

  唐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維護了新羅的安定的,若是唐軍撤離,百濟必定會迅速再和新羅開戰。

  “你們說,他們去倭國能討到軍需嗎?”李弘愁容滿麵,言語之中充滿了懷疑。

  蔡吉祥雖然可以簡單傳話,但是朝政上的大事,並不是他可以置喙的,沒過多久,戴至德和李敬玄就被帶進了大殿。

  兩人聽到問話,亦是無言,最後,還是更加老成的戴至德主動出來接鍋。

  “老臣想來,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務悰在百濟多年,對當地以及周邊的情況相當了解,此番出使,肯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相當有把握才這樣做的。”

  “不過,老臣也有一個擔憂,倭國狼子野心,一向吝嗇,他們能夠籌措到多少軍需,實在是說不準。”

  “若是不足預想的一半,我們是不是也要早做準備,支援百濟守軍。”

  李弘頷首,這倒還是個老成持重的辦法,百濟守軍多年鏖戰又在異國他鄉,孤懸海外,朝廷必定要給他們充足的支持。

  不管是糧草還是錢財都是必須的,然而,錢財尚且容易籌措,困難的是糧草。

  準確的說,是糧食。

  就在幾天之前,他還和戴至德商議,該想個辦法,切實的提高糧食的儲量。

  長安城百姓的缺糧問題還沒有解決,又如何給前線調撥糧食。

  “戴卿,司農寺那邊可以抽出糧食來嗎?”

  戴至德恭謹應道:“老臣已經核對過了,如今京城周邊的各大糧倉,儲量比較多的,當屬太原倉,從那邊抽調,應該可以解燃眉之急。”

  “隻有這一個倉庫?還有別的嗎?”李弘急急問道,不過,從戴至德凝重的表情之中,他也感覺,八成是沒希望。

  “目前來看,是沒有了。”

  “誒,這可如何是好!”

  李弘愁的要命,戴至德也是如此,整個大殿都漂浮著猶豫的氣息,糧食,又不是路邊的野草,地上的泥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立刻就能湊齊。

  “殿下,如今京城內的糧價也是相當的高,都城百姓的生計也不得不顧及。”敬玄察覺到,李弘大概更加偏向於給百濟守軍調糧食,於是,他認為,有必要提醒一句。

  不要忘記,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有無數吃不飽飯的饑民。

  “是啊,這可真是個難題。”

  “按照現在的情形,都城百姓和百濟守軍似乎是不能兼顧的。”李弘沉吟道。

  “這樣,戴卿,政事堂的大臣們草擬一份旨意,快馬傳書,問一問使團的情況。”

  “不管是百濟守軍的情況還是使團的安危全都要稟報清楚,聽懂了嗎?”

  “老臣領旨。”

  兩位老臣相繼退出,李弘心中的憂慮卻並沒有減輕半分。

  如今,他也隻能指望百濟來的傳書了,畢竟,長安城的乏糧情況,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

  若是郭務悰那邊可以巧妙周旋,從倭國那裏大敲一筆的話,這個矛盾就可以暫時緩解了……

  永寧坊,裴炎府上。

  自從西市回來,他的心情就非常複雜,屏退了閑人,他獨自一人坐在書齋之中,心裏盤算著未來的發展。

  裴範先這個病秧子,究竟是踩上了哪一門的狗屎運!

  竟然攀上了太子的高枝!

  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神奇轉折!

  要知道,他入朝為官也有十幾年了,還沒有得過太子殿下的賞賜哩,他裴範先是何德何能!

  “阿耶,你回來了。”

  門扉輕啟,兒子都已經走到了身邊,裴炎都沒有察覺。

  “是啊,你的事辦的怎麽樣了?”裴炎抬眼,卻見長子裴伷先,笑意盈盈的站在那裏。

  想來,差事應該是辦成了。

  “已經辦妥了!”

  裴伷先從懷裏掏出了兩張黃紙,交給裴炎。

  裴炎畢恭畢敬的接了過來,還看了幾眼。

  那黃紙上條條框框,畫的極亂,就算是博觀古今的裴炎,也看不出個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