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坐立難安
作者:風行水雲間      更新:2020-03-17 13:04      字數:2204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就在方才那一瞬間,丹田裏沉寂已久的鼇魚印記忽然擾動,而後一股龐大的吸力傳來,如長鯨吸水,要將她的靈力抽得一幹二淨!

  自她和雲崕互證心跡以後,鼇魚印記基本就成了擺設。馮妙君的修為日益深厚,這幾年又操持國事,日子過得風平浪靜,哪有什麽急需靈力的地方?

  可是現在,雲崕卻毫無預兆地瘋狂抽取她的靈力,並且還要一口悶幹!

  這隻能說明他遇上了突發事件,十萬火急又難對付,僅憑自身的力量還搞不定,必須動用到她的!

  是以馮妙君想都未多想,催動丹田靈力往鼇魚印記湧去,要給情郎提供更多便利。

  直至丹田裏一滴靈力都未剩下。

  她修為再深厚,也禁不起這麽劇烈的輸送,那一刹那當然站也站不穩。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最後一點靈力送過去也如泥牛入海,半晌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雲崕在做什麽,是否還安好?聯想到他正投身於西北前線,與燕軍對峙中,她心裏當然七上八下。

  幾個時辰之後,鼇魚印記才吐出一絲靈力,回歸她的丹田之中。

  是雲崕猜到她的擔憂,以這種方式表明自己還活著麽?馮妙君並不樂觀,因為印記送返的靈力隻有一星半點,這證明雲崕眼下沒有餘力。

  也就是說,他的麻煩還未過去。

  可是在此之後的幾天裏,鼇魚印記又回歸了平靜,那一頭宛如死水,波瀾不驚。

  馮妙君夜裏回寢殿休息時,必要引著床邊的紅頭鸚哥說兩句話。倒不是她喜歡養鳥或者閑得發慌,而是這種鸚哥被稱作“同心鳥”,雌雄一對結成連理之後,無論相隔多遠,都能聽到彼此發出的聲音。

  “同心鳥”是上古珍獸,存世量已經很少。這一對兒是玉還真不知自何處覓來送給女王的,美其名曰“解她相思之苦”。馮妙君將雌鳥留在自己身邊,雄鳥送給了雲崕,這樣彼此就算天各一方,也能讓鸚哥代為傳話。

  這世界沒有電話,即時通訊的神通多數也失傳了。她想和雲崕對話,最簡便的法子就是通過這種同心鳥。隻可惜鸚哥的聲音怪異而粗糙,雲崕的情話到它嘴裏都變了味兒,慘不忍聞。

  所以,這種鳥兒隻適合通訊之用,真正想互訴衷腸,除了千裏來私會之外就隻有付諸筆墨了。

  可馮妙君眼下的麻煩在於,鸚哥已經好幾天沒有說話了。

  也即是說,雲崕一連數日沒有通過雄鳥傳音。

  他那裏出事了,並且還是大事。

  馮妙君每日勤於調息,恢複靈力。可是前後幾次輸送靈力都是有去無回,雲崕沉默著照單全收,卻不給個回執。

  這可太不正常了。

  日子就在馮妙君的忐忑中一天又一天過去。

  大半個月後,燕魏前線的戰報才送到她手裏,這回是一記重磅。馮妙君才看幾眼,心肝兒都為之一顫:

  魏西北,紅魔山之戰,魏國師雲崕施術引動地底熔岩噴發,將燕軍的軍營毀去大半。燕王戰之,負傷而返。

  原來雲崕再次引動地火噴發,毀去燕人營地,又打傷了燕王,從而一舉扭轉戰局。這可是不世功績,馮妙君聽說以後卻無喜色,隻有滿麵凝重。

  這可是連著一個月了,廷臣們每天都在感受女王的低氣壓。

  晗月公主不懂了,私底下去問丈夫:“魏國這回占了上風,揚眉吐氣,怎麽安安反而不悅?”

  “燕國吃了大虧,又傷營地又死人,連燕王都受了傷。”苗奉先反問她,“倒過來說,你覺得魏國和它的國師會毫發無傷?打仗麽,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晗月公主吃了一驚:“你是說,魏國也嚴重受損?”

  “連燕王也親自下場,說明這場戰鬥已到白熱化之境。”苗奉先冷笑一聲,“打吧,最好兩敗俱傷。”他是前嶢太子,對魏、燕兩國都沒有好感。

  這廂馮妙君也是坐立難安:

  在火山噴發隔天,雲崕倒是在軍中公開露麵一次,身邊還簇擁著一堆將領,看起來一切正常。

  可是她和雲崕的私人聯係也中斷了,莫說鸚哥保持著沉默,那廝已經快一個月沒給她寫信。

  要知道過去七年中,哪怕雲崕再忙碌也不會忘了每半月給她寫出滿紙的甜言蜜語。

  所以,他現今到底怎樣?

  雲崕在軍中地位極高,這等非常時期更需要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以穩定軍心,所以這不可以看作他平安無恙的訊號。

  自然馮妙君也知道他還活著,畢竟自個兒的心髒還在平穩跳動。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她心中不安和不祥的陰影越發擴大,似乎有禍事就要降臨。作為一名資深修行者,她決不會輕視自己的第六感。

  很快,紅魔山之戰的後續出來了:

  燕軍傷亡慘重。紅魔山原是死火山,已經有近千年不曾噴發,因此燕軍駐營時就選擇了地勢最平坦的紅魔山腳。結果火山噴發時撤退不及,有十三萬將士被岩漿、落石和火山灰奪走性命,其他設施、輜重的損毀更不必說。

  戰報將當時的場麵描述得極為慘烈,仿佛人間地獄。

  在這種天災麵前,燕人就是再強悍也要嚇得心神俱裂。

  魏軍卻不打算放過他們。紅魔火山噴發,方圓百裏生靈難盡,更有無盡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凡人無法正常呼吸。不過魏人提早埋伏在燕軍的撤退路線上,等到敵人丟盔棄甲、倉皇而逃時,他們就衝出來痛打弱水狗。

  彼此都是生死大敵,哪有什麽窮寇莫追的說法?

  所以等燕軍逃到安全地區再集結清點,確認死亡人數超過了十六萬,還有幾千人失蹤。

  消息傳回燕境,舉國嘩然,連燕國都城都隨處可見靈棚和哭喪。燕王迫於壓力,不得不把軍隊從魏西北回撤——這條線路原本就是易守難攻,不適宜長距離、長時間孤軍深入,因而被王廷詬病深重。

  很顯然,這個回合是魏國大勝,國內一片歡欣鼓舞。

  在雪片般發來的戰報裏,馮妙君仔細收集關於雲崕的線索,然而,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