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石荊關前
作者:西城冷月      更新:2021-06-29 23:14      字數:3644
  石荊關上,黑衣黑甲、氣勢雄壯的軍卒,昂然而立。

  ??一張張年輕的麵孔上,目光警惕中帶著幾許緊張,弓上弦、刀出鞘,目光或冷漠、或凝重地望著遠處鄭國大營。

  ??一頂頂軍帳,在山林之下紮營,營盤之中,一隊隊雄壯、嚴整的鄭國軍卒,持刀巡弋,營盤柵門兩旁的崗哨之樓上,著土黃色號衣的軍卒,手持硬弓,眺望警戒。

  ??如果有懂得望氣之道的方士遠遠眺望,就可見石荊關上方籠罩著一團凝而不散的軍煞之氣,其色呈玄。

  ??相對鄭國大軍的土黃色,蘇國號服之色為黑,再加上蘇照修的也是玄水之道,給人的感覺,似是承著水德。

  ??這一點,蘇照其實有意在戰後調整,在他的設想之中,無論是蘇國還是蘇軍,都應該尚紅,那是熱血的顏色,忠誠的顏色!

  ??在蘇照心中,如有朝一日,赤色燃遍天元,倒也不枉來此世一遭。

  ??城關之上,幾個披甲佩刀的青年將領,陪同著一個氣質英武,一身戎裝的少年貴人,扶著城牆垛口,眺望著遠處列陣而待的鄭國大軍。

  ??石荊關高有十幾丈,兩旁山勢陡峭險峻,山石如斧鑿刀砍,難以攀爬,下有深溝高塹,注入溪渠,這時正值正午,日光下澈,水波蕩漾。

  ??“君上,敵軍屯於關城之外東南之山,砍伐樹木,大造雲梯,大舉而攻就在這一二日了。”蘇照身旁落後半步,跟著一位身形魁偉,紫紅色臉膛,濃眉大眼,腰懸金刀的中年將領,沉聲說道。

  ??此人名為楊阜,這位大將鎮守石荊關多年,一直默默無聞。

  ??不同於前蘇國大司馬袁彬,為蘇國六卿之一,名聲顯著於列國。

  ??眼前,這位蘇國大將卻是籍籍無名,十八歲從軍,後曆任屯長、軍侯、校尉……履曆平平無奇,但是發於卒伍之間,一步一個腳印,很是紮實。

  ??當然,楊阜從軍二十餘年,戎馬半生,相對中規中矩的軍旅生涯之中,也有一二亮點表現。

  ??其中,要屬十年之前的蘇鄭國戰,最為矚目。

  ??當時,楊阜率三千軍卒,抵擋鄭軍一支偏師四萬大軍長達一個月,極大遲滯了鄭軍攻勢,遂為魯衛二國派兵及時來援爭取了時間。

  ??自此,楊阜為蘇照之父——前代蘇國君侯提拔,托付南方關城隘口之要任,防備鄭國入寇,這一坐鎮就是十年。

  ??“楊將軍,城內民夫、丁口調度如何?”眺望遠方的鄭國大軍,蘇照冷峻堅毅的麵容上,布滿了凝重之色,以手撫摸著雨後的城牆青石。

  ??雨水浸潤的青石,層層綠色苔蘚密布其上,翠意勃發,生機盎然。

  ??整座石荊關都以條石壘砌而成,堅固難摧,渾然一體,故而才被龐灌稱之為雄關。

  ??楊阜沉聲道:“自後方調來的萬餘青壯,都在大營之中接受守城整訓,現已編為十個千人隊,入山采挖礦石,砍伐林木,還有臥牛山之上,原本有著一大片竹林,末將已讓李司馬動員青壯以之打造竹矛、竹箭,供應大軍軍需。”

  ??蘇照道:“楊將軍老成持重,做的不錯。”

  ??有著這樣一位久鎮邊關的大將,提前將事情辦置妥當,無疑很是省心。

  ??而今石荊關守軍三千,加上一萬青壯,大約有著一萬三千人,如果僅僅是閉關不出,支撐個一個月,貌似問題不大。

  ??但看過前世不少戰史、軍史的蘇照,知道如鄭國大司馬龐灌這樣的名將,在長期頓於關城不前的情形下,一定會另謀他途,出奇兵製勝,可能不僅僅限於自洪河而上的舟船水師。

  ??蘇照忽然想起一事,心頭微動,轉頭問道:“楊將軍,此關兩側可有難以通行的小路,繞過石荊關?”

  ??楊阜沉吟片刻,道:“末將於此鎮守十年,從未聽過什麽小路,這關城兩旁都是巍峨山峰,嶙峋亂石。”

  ??蘇照微微鬆了一口氣,前世他可是久讀《三國演義》的,其中經常有這麽一個橋段,有獵戶獻出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來……

  ??“對了,君上,後山倒是有一道懸崖。”楊阜想起一事,忽而說道。

  ??蘇照眸光微動,急聲問道:“懸崖多寬?”

  ??要知道這個世界可是有仙人的,如果彼輩仙人以渡空法器從旁協助,龐灌派個一支千餘人的奇兵——後果不堪設想。

  ??但,蘇照轉念一想,就覺得可能性不大。

  ??前日,他和昊陽宗就約定過,神照以上的仙人,不得出現在兩國相爭的戰場之上。

  ??而且,仙人施發受兩國軍氣衝擊,術法神通大多受著一些影響。

  ??說來,這還是蘇照最近的發現。

  ??兩國交鋒,引起人道氣運的廝殺,以石荊關為中心,方圓百裏形成了一個術法的遲滯地帶。

  ??可以說如今的石荊關,就如一個氣運泥沼,縱然是神照上人都不敢輕易朝軍兵出手,否則會引來兩國人道氣運的雙重碾壓。

  ??至於金丹以下的仙道弟子,受得人道氣運和軍煞之氣衝擊,術法也多有失靈。

  ??“這是仙宗玄門,還沒有和王朝簽訂共享氣運的道契,如果仙宗,受著王朝敕封,人道氣運加身,融入一方,自然大為不同,而這分明是此方天地為仙朝爭鋒埋下的伏筆。”蘇照皺了皺眉,思忖著。

  ??“而我不一樣,我嚴格意義上來說,已是運朝之主,集人道和仙道於一身,而且水神符籙,得天地本源造化蘊生,似乎也不受人道氣運鎮壓。”

  ??這邊,見蘇照麵色凝重,似乎再思索著什麽。

  ??楊阜想了想,就朗聲道:“大約三百丈寬,末將在那裏設置了一屯兵馬駐紮。”

  ??而後又補充一句,“懸崖險絕,飛鳥難渡。”

  ??蘇照默然片刻,道:“楊將軍心思縝密,能夠想到提前派兵馬守衛,不過一屯兵馬,還略顯不足,可再加派二屯之兵,如有敵情,就吹響號角,關城之內,隨時給予支援。”

  ??楊阜聞言,點頭應是。

  ??蘇照說完這些,抬眸,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軍兵營賬,感慨道:“十餘萬大軍直撲石荊堅關,而沒有分兵東向鐵鎖,這位龐大司馬,倒也不愧是兵家門徒。”

  ??如果分兵,力散而勢弱,倒不如集攻一路,待他分兵來援,然後再於暗中行調度之事,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大抵如是。

  ??蘇照下了城關,就向關城內的將軍府邸而去。

  ??這裏原本是關城主將楊阜的宅院,而今蘇照巡查邊關,自然臨時充當行在。

  ??進入宅院,一個氣息陰沉的青年就拱手道:“君上。”

  ??“蔡安?”蘇照看著許久未見的蔡安,問道:“什麽事兒,可是衛國有變。”

  ??蔡安道:“啟稟君上,衛國倒無動向,隻是卑職最近得到消息,許多仙宗,魔門,青年一代天驕,都聚集在附近,察看兩國戰事。”

  ??說來,這還是楚蔓送來的消息。

  ??不僅僅是正魔兩道,就連未來在大爭之世擔任主角的人物,也陸陸續續在附近出沒。

  ??甚至,姬令月都要過段時間前來,一觀蘇鄭二國之戰。

  ??蘇照聞言,怔了下,繼而就自嘲一笑道:“還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估計這幫人都不看好於孤吧。”

  ??這時,不知從何處出來的謝滄,麵色古怪,蒼聲道:“蘇侯,聽說臥牛山深處被一位洞虛大能,劃出一片涵虛洞天,現在聚集著正魔兩道不少門人弟子,好像一家魔門三流宗門,還開了盤口,賭蘇國幾日破城,多久亡國,聽說……很是熱鬧。”

  ??這幾日,謝滄探視敵情之外也沒閑著,於周方遊曆警戒,就發現了不少修為不俗的仙宗弟子。

  ??事實上,隨著鄭蘇之間的國戰逐漸向天元九州擴散,不僅僅是三教九宗,魔門六道的年輕一代,聚集而來,就連一些洞虛大能也在暗中觀察著人道龍氣變化,以備不時之需。

  ??隻是,兩國氣運交鋒,諱莫如深,這些仙宗大能暫時也看不出什麽名堂。

  ??蘇照聞言,心頭微動,饒有興趣道:“仙宗之人都能賭什麽?”

  ??“功法,仙丹,法寶,神兵……爐鼎,不一而足。”謝滄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