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8章:群魔亂舞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3      字數:2212
  第二天的朝會上。

  當女真部和契丹人開戰的消息散播開來,整個朝堂果然一片歡騰,武將們揮舞著拳頭,好像他們終於等到這一天,有仗可打以證明他們存在的價值了。

  文臣們更是誇張,歡騰雀躍不小心撞了柱子上磕了一嘴牙的,痛哭流涕鼻涕眼淚流了一臉的,跪在大壯麵前抱著大壯的腳不肯撒手的,總之,那叫一個群魔亂舞。

  大壯都懵了,北邊遼國打仗了,朝堂上的臣子們都發的哪門子瘋?

  隻有少數人陷入了沉思,李清臣站在文臣首位不聲不響,卻把為數不多還能思考的朝臣記在了心裏。

  再去看小皇帝,讓他有點驚訝,別看小皇帝還小,一身龍袍還穿的晃晃蕩蕩跟唱戲的似的,但人家還真是表現出了足夠的鎮定。

  老李頭的目光裏充滿了欣賞的目光,淡淡地笑了笑,心說楊懷仁果然養了一個好孩子,也許這就叫處變不驚吧。

  躁動之後,便有人扯著嗓子,也不知是哭是笑著上書皇帝,要小皇帝立即下旨,大宋禁軍可以趁著遼國內亂的絕好時機,揮兵北上,奪回燕雲十六州。

  大壯看著激動的朝臣,心裏說不出來的難受。

  按說大家忽然間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不像以往那麽戰戰兢兢,或者害怕契丹人了,他就覺得好生奇怪。

  要說哪裏讓他覺得不舒服,覺得很奇怪,他又想不太清楚了,就是覺得這件事非常奇怪。

  但接下來接二連三的朝臣跪了下去,大聲叫囂著什麽不收複燕雲就對不起祖宗的話,轉眼間便跪倒了一多半人。

  剩下的一小半還在猶豫是不是要立刻出兵的,這時候也迫於形勢,害怕被別人說是膽小怯戰,也默不作聲跟著跪了下去。

  大壯的心理壓力忽然變得好大,畢竟他還是第一次麵對這樣的狀況。

  李清臣也不想事情一發不可收拾,趕忙站出來給小皇帝解圍,“此事茲事體大,事關大宋的將來,所以請諸位先起來,容陛下和樞密院的幾位相公先商討一下,改日再給大家一個答複。”

  大壯當然明白這是李清臣給他解圍了,忙附和道,“李相公說的極是,事關重大,朕不可匆忙之下便下了決定,待朕同樞密院的幾位相公商議之後,再做決定不遲。”

  朝臣們雖然聽著這些話有點不順耳,但想想也是,要打仗唉,可不是能隨便就下決定了,準備的事情總要商議好了再下決定,便認同了李清臣和小皇帝的說法。

  因為此事搞得大家太過激動,其他的事情仿佛都顯得不值一提,也便沒有再議其他政事,各自散朝。

  ……

  紫宸殿裏,隻有小皇帝和六位相公,連那些伺候的太監們都被趕了出去。

  大壯滿臉疑惑,問道,“諸位相公,女真部和契丹人開戰之事,可是真的?”

  幾位相公麵麵相覷,這事是正式邊報裏報告的,應該不會有假,可事情誰也不能百分百確定,便不好第一個站出來作聲。

  李清臣答道,“啟稟陛下,這件事確有其事,但……”

  眾人望向了李清臣,目光中的意味卻不盡相同,大壯很快察覺到了什麽,竟稍稍放下心來。

  曾布急問,“李相公,您就別但了,到底有什麽我們還不知道的,還請趕緊說出來讓大家知道。”

  李清臣佯作歎了一口氣,把他和楊懷仁分析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蔡卞疑惑道,“邊報裏好像沒說的這麽詳細吧?您是從哪兒……”

  他頓了一下,“哦”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了。

  蔡卞的反應有點奇怪,其他人稍微怔了一下,很快便也想明白了,這天底下如果有人比朝廷的邊報還要效率,那也隻能是楊懷仁手下的人了。

  具體怎麽回事他們其實倒沒心思去追究,現在他們更擔心的,是北邊的戰事,對大宋的影響。

  以前這些人是分派係,也爭鬥過很多次的,可現在雖然還沒有盡釋前嫌,但起碼在大義麵前,還是能保持團結。

  韓忠彥有點想不通的樣子,問道,“李相公方才說的那些,可有十足地把握?”

  李清臣肅穆道,“如此大事,難道老夫還會弄虛作假不成?”

  韓忠彥忙施禮道歉,“隻是事情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今日朝堂上眾人的表現,就讓人心寒了。”

  其他幾位又愣了一下,重新回味一番,才漸漸明白韓忠彥話中的機巧。

  他們相信北邊的事情,不光隻有楊懷仁一個人比朝廷還早得到消息,也有另一些人耳目眾多,能通過各種方式更早也更詳細的知道遼國發生的事情。

  如果是這樣,那麽剛才朝堂之上,那些人捶胸頓足的表現就顯得太做作了,也許其中大多數人是真的激動萬分難以自抑,但也確實有一部分人是刻意演出來的。

  他們明知女真部隻是小規模騷擾耶律跋窩台和他的契丹大軍,兩邊並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大戰。

  這時候再要求小皇帝下旨揮兵北上,就不是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利益,而是置國家百姓於不顧,隻是為了自身利益而煽風點火了。

  那這些人又是什麽目的?

  有的可能是從一開始就不服小皇帝繼位為帝,所以私底下還在和某些皇族成員聯絡,企圖陰謀篡權。

  有可能是他們跟遼國的某些貴族串通,想通過這件事來改變朝堂當前的格局,好讓自己上位當權。

  也或者有可能是要陷害某人,比如楊懷仁,現在如果朝廷要大軍出征,最合適的統帥自然是楊懷仁。

  他們早就把楊懷仁視作自己的眼中釘,趁著這個機會把楊懷仁送到契丹人的麵前,以借刀殺人。

  蔡卞在這些人裏邊算是最年輕的,想到這裏竟渾然不覺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如此,我們身為朝中重臣,陛下的股肱,自然不允許有人借機鬧事。”

  李清臣心中甚是欣慰,這幾個朝廷權力核心中的大臣,還沒有糊塗,還是耳清目明,分得清是非黑白的。

  同時他也巧妙的把皮球踢給了眾人,楊懷仁不願意當壞人,那他也不願意獨自背鍋,現在有了大家一起分擔,他也頓感輕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