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5章:三兄弟受罰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3      字數:2367
  不得不說三弟大牛的力氣很大,也可能是剛剛栽下的柳樹苗還沒有長瓷實,被大牛連著拔了好幾棵。

  等拔完了人家找上門了,他們幾個小的才知道這是拔了杭州府栽的樹苗。

  西湖景色秀美,兩條堤上綠柳成蔭,這可不是簡單天然形成的,是不知道幾代人不斷的植樹綠化才造就了西湖的美景。

  栽樹的也不是別人,是官府的役夫,他們栽了多少樹都是有定量的,完成了定量,才算完成了今年的賦役。

  朝廷變法的過程雖然起起伏伏,但新法裏的募役法卻是受到老百姓的歡迎的。

  有錢人不願意服勞役,可以花錢來請勞動力替代自己服役,而窮苦人也可以合法的通過付出勞動的方式獲得收入,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後世的曆史課本裏認為募役法加重了貧苦人的負擔,這種事也不是不存在,但要完全否定募役法給窮苦百姓帶來的好處,也是有點以偏概全。

  被雇傭的勞役本來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活,後來卻被府衙的差吏說偷奸耍滑,自然不樂意,自然要據理力爭。

  可等他們看到自己剛剛栽下的樹苗不知被哪個熊孩子給拔了出來,自然是氣得直跳腳。

  好在有目擊者,說看見是楊家的小子們把這些剛剛栽下的樹苗給拔出來的,這下勞役們隻剩下哭了。

  府衙的差吏聽見楊家這倆字,便知道以自己的身份還惹不起,當然不敢管。

  但他們的職責就是監督勞役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可眼下勞役們的活確實沒有做夠了數,他們也隻能追究,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也是理所應當。

  這就苦了勞役們了,活並不是他們沒幹,更沒有偷奸耍滑,隻是因為他們栽下的柳樹苗被幾個頑皮的孩子給拔出來了而已。

  被拔出來的樹苗自然是活不了了,根係在太陽底下曬半天就幹枯了,再栽下去也活不了,隻能重新用新的樹苗栽一遍才行。

  可這樣一來,用新樹苗所產生的成本,官府是不給報銷的,差吏們也沒有義務自己掏錢,當然是推給那些勞役們承擔。

  勞役們這就接受不了了,自己辛辛苦苦幹活賺點勞役錢,結果還沒那幾棵樹苗值錢,白白賣了苦力幹了活不說,還倒賠了錢,這換了誰也接受不了。

  人家不敢找楊家的晦氣打上門來逃回公道,隻好在楊家大門前哭,哭的時候長了,自然引來了不少百姓圍觀。

  門房見事情越鬧越大,就快要影響到家主的聲譽了,趕忙報告,楊懷仁這才知道家裏的幾個小子出門玩耍的時候惹了禍回來。

  孩子們出門因為頑皮惹了事,楊懷仁一開始也不覺得這有什麽事,孩子嘛,頑皮一些也是正常的。

  而且楊懷仁教育孩子呢,也從來不喜歡動用暴力,還是以說教為主,給孩子們講道理,比如勞役們幹活很辛苦,生活也不容易,他們這麽做傷害到了他們了,這是不對的。

  可到了韻兒和玉兒這裏,這種程度的說教就顯得太輕描淡寫了,把家裏三個小子抓出來,說什麽都要給他們上家法。

  楊家的家法很嚴,也並不是楊懷仁定的,是楊母為了嚴以治家,才和幾個兒媳婦商量著定下來的,楊懷仁也不太在意這種事,便由著她們。

  其實家法也從來沒正兒八經執行過,家裏仆從丫鬟的都很懂規矩,孩子們之前也很少惹事,所以這些嚴謹的家法,很多時候都是擺著做樣子的。

  可這一次韻兒和玉兒是真的生氣了,就差點說出大逆不道的什麽君為魚、民為水的話了。

  總之,孩子調皮搗蛋沒關係,大不了是被罵幾句罰抄寫也就算了,可如果這種調皮搗蛋損害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那就嚴重了。

  孩子們也是真的怕了,奶奶也沒想到這會兒會因為當初定下的家法太嚴厲而後悔莫及。

  當楊母看著韻兒和玉兒拿出指頭粗的藤條來,真的準備對幾個孩子執行家法了,想勸也開不了口了。

  規矩是她定的,她總不能首先去破壞了,不然楊家真的要被外人說沒有規矩,甚至編排成仗勢欺人,無法無天了。

  孩子們也怕,他們從來沒見過兩位母親生氣發火的樣子,女孩子們都嚇哭了。

  蓮兒和心兒也不好幹涉,她們雖然心疼自己的孩子,卻也知道家法製定了出來就不能輕易違背的道理。

  孩子們向母親求助無果,隻能向楊懷仁這個當爹的求助。

  楊懷仁想說話,可看見韻兒和玉兒剛正不阿的樣子,也不好幹涉她們管教孩子,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不過韻兒和玉兒的態度也有所不同,玉兒覺得誰犯了錯,誰就該受到懲罰,她主張懲罰大牛一個人就夠了。

  韻兒作為嫡母,似乎要更加嚴厲才能給家裏把孩子們教導好,她覺得隻是懲罰大牛一個人不妥。

  既然是孩子們一起出去玩的,拔了人家樹苗的雖然是大牛一個人,但大官作為長兄沒有及時阻止,也有錯,應該和弟弟一同受罰。

  玉兒後來也漸漸認同了韻兒的說法,既然孩子們是一同出去玩的,一個犯錯,其他的也不能逃脫罪責。

  女兒們的話,用藤條打屁股似乎不合適,於是罰她們閉門思過,一個月不許出門。

  至於兒子嘛,那就得嚐嚐竹筍炒瘦肉的味道了。

  大官作為大哥,自然不會有什麽怨言,弟弟犯錯他沒有製止,確實有錯,他毫不猶豫地趴在了板凳上,等待著受罰。

  大牛性子直爽,也知道自己犯了錯,隻是覺得大哥也要陪著他受罰,心中有些愧疚罷了,於是也做出大義凜然狀,趴在了第二條板凳上。

  大壯這時候心情很矛盾,他身子骨弱,可沒有大哥和三弟那種身子骨,可想想如果兩個兄弟受罰他卻沒事,心裏也有了愧疚。

  他看向了父親,發現父親正在伸直了食指,在鼻子底下的來回抹了幾下。

  他很快就明白了父親的意思,手指放平,就是告訴他要公平,或者說要平衡。

  他們三個人是兄弟,如果另外兩個兄弟受了家法,他自己一個逃脫過去了,似乎並沒有什麽值得慶幸的。

  反倒讓他和另外兩個兄弟之間的心漸漸疏遠了。

  大壯大概也知道母親和嫡母兩人沒提讓他也一同受罰的事情,是知道他身子骨弱,也是對他的疼愛。

  但他卻不能因此就逃過處罰,他同樣是大牛的兄長,大牛犯了錯,他也沒有阻止,那麽他也應該受罰。

  於是他主動站出來,又搬了一個長凳過來,趴了上去,和兄弟們一同接受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