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5章:軍人的責任感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2      字數:2162
  楊懷仁好心勸道,“高侯爺,你做了那麽多事,隱忍了那麽久才得到如今的大功勞,你可不要不珍惜。

  我知道那些受到牽連的人裏邊可能有你的故交,但你要明白,他們做過的事情,他們就應該想到後果要自負,所以你的想法或許可以理解,卻不能那麽做。

  今天你做的事是大義,你想說的事情是私情,大義和私情相比,高侯爺可要分的清楚啊。”

  高啟勳做出一副受教的樣子來耐心聽完,才謙遜道,“大帥教訓的是,那些跟著趙佖謀反之人罪有應得,死有餘辜,就不值得可憐。”

  楊懷仁見他話說的輕巧,不像是要替某些人求情,這才認真了起來,又問,“那高侯爺這是?”

  高啟勳看了一眼高士遷,高士遷單膝跪地道,“末將希望將來能跟隨大帥東征西討,壯我大宋將士威名!”

  楊懷仁這下明白了,高家父子這是想投誠,這是楊懷仁沒想到的,也是他感到欣慰的。

  高啟勳在粉碎趙佖造反陰謀的過程中,是出了大力的,能委身趙佖身邊做臥底,又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對官家來說這樣的將來是一定要大行賞賜的。

  雖然現在趙煦沒有直接獎賞他們,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趙煦這是想把獎賞有功之臣的事情讓給太子,好增加太子在朝廷和軍中的威望。

  憑這份功勞,高啟勳的爵位大概會提一提,而高士遷也會升官,他們父子將來不論是聲望還是實際的權力,都不會少的。

  可以說,隻要太子將來繼位,他們高家便可以以功臣自居,即便在文官集團的眼裏,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誰也不敢小覷。

  他們完全沒有必要現在還要借著楊懷仁這棵大樹來乘涼,可高士遷的話卻表明了他們父子的態度。

  高啟勳並沒有居功自傲,在楊懷仁麵前依舊嚴格遵守禮儀,高士遷更沒有因為有了功勞便打算過上清閑日子的想法,而是希望將來能跟隨楊懷仁左右,如果有機會出征,他也甘願作為前鋒。

  這就很難得了,正常情況下,當兵也好,當將領也好,盼著能出征打仗,那是為了建功立業,然後得到封賞蔭妻庇子,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可高啟勳父子倆,功勞有了,勳位爵位也有了,家裏錢也不缺,不需要在冒著生命危險去搏前程。

  高士遷卻希望能帶兵出征,那就純粹是作為一個軍人的責任感了。

  楊懷仁笑了,看著高啟勳父子,從他們的眼神裏就流露出一種堅定,今天他們這麽做,絕對不是吃飽了撐得做做樣子,而是真心實意不想躺在功勞簿上醉生夢死。

  而且楊懷仁覺得高啟勳是個很有智慧的武侯,他雖然不參與朝政,卻對朝中發生的事情聊熟於心,甚至眼光獨到,早就看透了楊懷仁的想法是怎麽回事。

  聰明人其實不用過多的搞一些無聊的試探,直接把話說白了,表達真實的想法才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楊懷仁問道,“高侯爺覺得本帥意欲出征?”

  高啟勳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道,“大帥的心境,不像是安於現狀之人,燕雲之地猶在契丹鐵蹄之下,老夫不信大帥就從來沒考慮過。”

  高啟勳能這麽說,楊懷仁便覺得他早就從某些信息裏看到了或者猜到了什麽了,楊懷仁不確定高啟勳聰明到什麽程度,便沒有接話,而是做出一副你繼續說,我繼續聽的樣子。

  高啟勳接著道,“當年陛下能讓大帥帶兵去江南,這已經很不符合常理了,唯一的理由,就是陛下心中惦念燕雲失地,所以才敢放手讓大帥去江南練兵,試圖找出一條強軍之道。

  之後大帥上書陛下要求征伐交趾,陛下連考慮也沒考慮便力排眾議支持大帥。

  旁人眼裏這是陛下對大帥的放縱,在老夫眼裏,卻是陛下在試驗大帥的新式練兵之法練出來的將士究竟有怎麽樣的戰鬥力。

  結果證明,大帥的新式練兵之法是相當有效的,隻不過在禁軍中的推廣並不順利,不少人因為對大帥的個人私怨而陰奉陽違。

  給別人看的樣子做了個十足,可實際上並沒有按照大帥的方式真正去操練士卒,加上西征西夏的勝利讓很多禁軍將士被衝昏了頭腦,所以禁軍比之以前,不能說沒有進步,隻不過進步很小。

  遷兒所在的龍蹊衛,嚴格按照大帥的新式練兵之法操練,本來老夫也以為全大宋能和大帥麾下的武德軍相媲美的軍隊非龍蹊衛莫屬了。

  可今日再見已經改編的龍武衛將士,才知道龍蹊衛和龍武衛的將士相差依舊很遠。

  老夫軍伍出身,其實也不求多少高官厚祿,隻求能為國上陣殺敵,馬革裹屍,以慰祖先威名。

  隻可惜老夫上了年紀了,已經力不從心,不過老夫的兒子還年輕力壯,難得是他很老夫一樣有一顆赤城的報國之心。

  遷兒不想隻是當個從來不打仗的大將軍,他寧願做一個能真正上戰場的小兵。”

  高士遷也附和道,“求大帥成全!”

  楊懷仁被高啟勳父子的態度感動了,眼下正是因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太少了,所以才顯得大宋的禁軍沒用。

  所謂大將無能,累死三軍。禁軍中的統帥大都是有爵之人,他們早已經習慣了現在的悠閑生活,早已經不願意上陣打仗了。

  即便軍中不少將士希望能實現他們做為軍人的人生價值,可惜苦於沒有機會,隻能在無聊的生活中漸漸消磨了意誌。

  如果他們都能有高啟勳父子的覺悟,大宋的軍隊也不至於這麽不堪一擊了。

  當然,這樣的現象已經有所好轉,楊懷仁這些年通過軍功得到的東西,也讓很多人眼紅。

  不管這種眼紅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也不敢他們的目的是不是為了加官進爵,隻要能讓他們從新有了鬥誌,那都是好的。

  楊懷仁也從高啟勳的話裏聽出來一些別的東西,比如他能斬釘截鐵的認為楊懷仁對燕雲之地有想法,就一定分析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