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章:文官輔助武將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2      字數:2199
  楊懷仁不打算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打算先問清楚費塵的真實想法。

  如果他目的不純,楊懷仁會毫不猶豫的拒絕他,但如果他的目的是好的,或者有建設性的,隻要對大宋的軍隊有利,他不在乎那樣做會給他帶來多少麻煩。

  “費修撰,不如你說說你的想法和理由什麽的,如果你能說服我,我自然會答應你。

  如果你的理由不能說服我,那還是請你好好珍惜眼下的大好前程吧。”

  費塵見楊懷仁鬆口了,忽然來了精神,他先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認真地說道,“學生覺得要想讓咱們大宋的軍隊更加強大,軍中便需要更多合適的文官任職。”

  “這是為何?”楊懷仁聽不懂了。

  費塵接著道,“楊公這麽問,應該是認為在楊公的率領下,之前的龍武衛也好,後來的武德軍也好,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可您有沒有想過,您本身也並不是一個武人?

  雖然說您也沒有正式通過科舉考試的方式進入仕途,可您原本也是個讀書人,難道不是嗎?”

  楊懷仁愣了一下,費塵說的理由雖然還不能說服他,但這個理由也確實是事實。

  他的確不是武將出身,嚴格的說,他還真是個文人出身,雖然這裏的“文”和費塵口中的“文”有些不同,但無論怎麽說,楊懷仁後世學習的文化課,讓他確實算得上是個讀書人。

  費塵越說越有信心,“楊公也許會謙虛的說,您取得的那些軍事領域的成就,更多的是軍中的將領和那些勇敢無畏的將士們的功勞。

  可有一個事實是,沒有楊公的奇思妙想和謀略,恐怕那些勝仗,也不是那麽容易就取得的吧?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合格的主帥,將士們才能走在正確的訓練道路上,在戰事也總能做出最正確的事情。

  這絕對不是學生在故意拍馬屁討好楊公,而是說的事實,冒犯的說一句,其實楊公的許多計謀,在學生看來,也是有很多遺漏之處的。

  幸好楊公運氣也比較好,敵人又沒有察覺到從而想到應對之策,所以才導致了大敗甚至滅亡。

  楊公,您在想想您麾下的那些將領,雖然很多人看上去是粗魯的軍漢,可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是文武雙全之輩。

  他們有高超的武藝,也有帶兵的能力,於此同時,他們也有很多一般的粗魯武將所不具備的品質。

  他們很多的帶兵思想,其實都富含了文化的內涵,但他們做的也不夠完善,也還需要更博學的讀書人幫助他們來完善罷了。

  所以學生認為,我們應當拋棄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差異眼光,吸引更多的文官進入軍中任職。

  他們可以和那些勇猛的武將形成很好的互補,把我們大宋的軍隊打造的更加完善,進一步提升軍隊的素質。”

  楊懷仁心中忽然有種波濤洶湧的感覺,費塵雖然說得簡單,可他想表達的意思卻很有道理。

  誰說軍隊一定就是武人的天下?不讀兵書不懂軍略的將軍,一定不是一個好將軍。

  何況一個人的能力和看事情的角度總是狹隘的,總會有方方麵麵的想不到的因素,如果換了文人來看,也許會讓人豁然開朗。

  如果對軍隊的管理用一種合理的文武兼備的方式進行,效果是一定比現在的模式要好的。

  而且楊懷仁更激動的是,大宋百萬軍隊,如果每一支軍隊裏都加入文人來輔助主將,不僅僅會給主將起到一個參謀的作用,還會解決大量的官員冗餘的問題。

  多了不說,平均五百人配備一個文官,那最少能解決兩千人的冗餘官員問題。

  隻要把權力和職責分清楚,不至於讓這些文官過多幹涉軍略方麵的事情,那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一方麵可以加強軍隊思想上的凝聚力,也會在將來軍略的選擇上,有了更多的餘地。

  像費塵剛才說的,楊懷仁很多軍略方麵的東西,其實都不太正統,雖然有些小聰明小智慧在裏邊,但考慮的也並不是十分全麵。

  當時能取得勝利,除了運氣的因素之外,也有敵人不算很強的關係,但遼國這樣的對手絕不會是交趾這種彈丸之國可以相比的。

  遼國非常龐大,同樣具有非常深的戰略縱深,將來如果要開啟去收複燕雲失地的戰爭,軍略方麵也不是耍耍小聰明就可以的。

  如果軍中有一批可以出謀劃策的軍師,同時又能幫助武將協調軍中關係和後勤保障,對於武將來說,也是讓他可以安心在前頭衝鋒作戰的堅實後盾。

  當然這也要有個很大的前提,軍中的文官製度,絕不能學現在大宋的樣子,派個監軍去瞎指揮,甚至派個太監去指手畫腳。

  一定要把文官和武將之間的關係協調好,主將還得是武將,文官的權限也要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讓他們祈禱相互協調合作,同時又不會相互掣肘的局麵。

  楊懷仁想起了當初跟著他去交趾作戰的吳監軍和黃公公,其實就是這種合作的雛形。

  隻不過當時楊懷仁的權威很大,黃公公跟泥鰍似的絕對不得罪他,所以也沒怎麽說話,吳大人呢,楊懷仁也是早就和他約法三章。

  後勤保障和紀律方麵的事情,吳大人有權管理和處置,可作戰上的事情,他不能幹涉。

  當時吳大人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楊懷仁性格霸道,隻會和他手下的將領們商議軍略之事,何況吳大人當時也是來撈軍功混資曆的,所以非常合作。

  楊懷仁想象的,如果費塵的想法可行,那軍中以後的文職官員設置也必須考慮周全,技能達到提升軍隊整體素質的目的,又不能讓文官幹涉甚至影響到主將的威嚴。

  所以選拔製度,以及之後文官的職責和管理就必須非常嚴格了,而且一旦出了問題,軍方也必須有足夠的權力罷免或者把搞事情的文官清除出軍隊才行。

  想到這裏,楊懷仁開始覺得這似乎很難了,大宋一直以來崇文抑武,讓文官能老老實實聽武官的,隻給他參謀之權,他們會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