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章:反賊的下場(下)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2      字數:2209
  第1844章反賊的下場下

  龍武衛的效率很高,高啟勳父子倆的效率更高,他們倆帶領龍蹊衛的將士負責查抄的犯官的人家更多,但隻用了半天工夫,事情便做完了,而且做得很徹底。

  城內幾十處官員的宅邸到了夜裏已經是人去樓空,值錢的物什也都搜刮幹淨並登記在冊,被發配的女眷也隻是隨身帶了一件替換的衣服而已。

  這些宅邸裏龍蹊衛殺人的地方也已經被清洗了,也許地麵上還殘留著一些隱約的血跡,再多一場雨或者雪,這些痕跡也會漸漸滲透到泥土之中,再也不會顯現出來。

  來年春天地上冒出來的花草,也許會更加旺盛一些。

  這才有了數千的犯官家眷烏泱泱的一大片被押解出南門的畫麵,被砍下來的人頭,則裝在夜香桶裏運出城外,和屍身分離著找了個地方掩埋。

  造反之人是不配有墓碑的,讓他們身首分離,便是不想讓他們下一輩子轉世為人。

  高啟勳父子做完了這一切,還專門連夜到楊懷仁府上複命,楊懷仁開始還覺得讓高氏父子當壞人做這些事有些內疚,可看到他們興奮的樣子,心裏便輕笑一聲,是他太把那些人命當回事了。

  這世界上從來都是勝利者來書寫曆史的,成功的反賊可能會成為名揚千古的大英雄,而失敗的反賊,那就隻能用死亡把自己埋沒在曆史的塵埃之中。

  人命重不重要,已經不是道德來判斷的事情,更不能用人的情感來衡量,任何一個掌權者都不可能容忍其他人對他的統治地位造成威脅。

  於是這幫失敗的人被成為反賊,而曆史上被當做反賊的人從來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記錄曆史的時候也不會詳細描述一個反賊的輝煌一生,隻會記錄他是如何不自量力造反的,然後又被英明的當權者如何用智慧和更強的力量粉碎,最後對他的評語也隻有大逆不道死有餘辜八個字而已。

  趙煦沒有對趙佖和他的同黨處以最殘忍的株連夷族之刑,也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反賊家中的成年的男子自然逃不了被砍頭的命運,女子和孩子被發配三千裏,這些人這種恐怕有超過一半人活不到嶺南,押解他們的人也不會對他們有任何的同情。

  即便一小半人能活著走到嶺南,也隻能作為奴隸做苦最累的活計,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人身自由,還有人的尊嚴,當然也絕不會再有繁衍的權力。

  在那種環境下,死亡也隻是個時間問題。

  楊懷仁很想說這種株連的製度是非常殘忍和不道德的,可事實是他又覺得如果不這麽做,如果這些人賊心不死,將來受到傷害的很可能便是大壯,也包括他自己。

  於是楊懷仁開始理解高期許能和高士遷臉上掩飾不住的興奮了。

  這種興奮不代表他們就喜歡做抄家殺人這種事,而是因為他們做了這些髒活累活,他們會得到很大的利益。

  比如會得到楊懷仁的信任,將來太子繼位之後,他們的獎賞會毫無遺漏的補發給他們。

  楊懷仁現在作為上位者,有些事也隻是想想罷了,盡管心裏會有些不舒服,可卻不能表現出來。

  按理說高氏父子做的事情,也是按照他的意思去做的,合情有合理,他們興奮,也是情理之中。

  楊懷仁從高啟勳手裏接過今天他們抄家的賬本來,隨手翻了翻,然後便用狐疑的眼神望著他們倆。

  楊懷仁很奇怪,照規矩,讓他們父子倆負責查抄這些罪臣的家,實際上是變相的對他們在這次粉碎趙佖謀反的事情中做出的貢獻而給予的嘉獎。

  他們貪墨一些財富,也並沒有什麽奇怪的,就算他們自己清高不肯要,那些跟著他們的將士,也是需要獎勵的。

  這一點並不會引起任何人的不滿,皇帝自然懂得這些將士需要犒賞,朝中的百官也會睜一隻眼閉隻眼,隻要不過分,便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可楊懷仁驚訝的發現賬本裏記錄的條目太清晰了,連某某家的爛銅皮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這是不正常的,抄家的事情楊懷仁也幹過,賬目是怎麽回事他也很有經驗,一般都是記大不記小,記少不記多的。

  犯官的財產裏,例如土地商鋪房產這種東西,是做不了假的,這些自然會交給朝廷充公。

  而諸如金銀銅等可做貨幣之物,一般隻會記錄金銀,不記銅錢,其他類型的財物,也是類似的道理,大件的歸朝廷,小件的截留下來,最後換成銅錢分給有功的將士們。

  龍武衛查抄申王府,就是如此記賬的,截留之後,查抄來的東西送去朝廷的府庫,那些錄事官一個字都不會說。

  這就是規矩。

  可高啟勳這麽做就有點不合規矩了,將士們雖然沒真正像上戰場似的殺敵,可做抄家這種事,對心理上造成的傷害還是逃避不了的。

  之前戰隊了隊伍的貢獻就算略過不提,但是看著自己倒下人頭滾滾,血濺一身的心理陰影,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消除的。

  給他們一些精神上的補償,任何人都不會反對。

  可是高啟勳的賬目已經詳細到一文錢這麽過分,讓楊懷仁有點看不懂了。

  高啟勳自然知道楊懷仁眼神中的意思,抱拳道,“稟大帥知道,龍蹊衛上下為陛下效力,為大帥做事,不需要酬勞。”

  楊懷仁看他的眼神更奇怪了,有這樣的主帥,恐怕在軍中要失心失德了吧?

  他問道,“是在場監督的公公太嚴苛了?”

  高士遷答道,“回稟大帥,並不是,公公們那一份,絕不會少了他們的。”

  楊懷仁這下更糊塗了,看來高啟勳父子並沒有連公公們那一份也入了賬,可既然都這樣了,為什麽不給自己手下的將士們留下一分賞賜?

  在楊懷仁疑惑地眼神裏,高啟勳對兒子點了點頭,高士遷忽然跪在楊懷仁麵前道,“大帥,末將有一事相求。”

  楊懷仁深吸一口氣,心說難不成是他們高家有位勳戚中的好友也參與到了這次造反之中,稀裏糊塗受到了牽連,所以高啟勳父子不敢跟陛下說,隻好在楊懷仁這裏討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