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章:明目張膽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2      字數:2217
  張叔夜自然知道高啟勳對他說的這些話,是沒把他當外人了。

  話的確也是大實話,雖然龍蹊衛也是禁軍,可龍蹊衛在二十四衛禁軍之中,地位隻算是一般。

  理由很簡單,二十四衛禁軍中的將領,多是勳戚將門之後,但高家的地位,在勳戚將門之中就隻能算是一般了。

  別人的家族不少都是王公貴族,高啟勳一個侯爵,還真有點拿不出手。

  而且那些王公貴戚的子侄,和朝中大臣之間也更容易建立某種聯係,比如通過聯姻等方式,組成了利益相關的結合體。

  也就是說,武將在朝中地位不高,但他們很多人都通過結交文官的方式,來鞏固自身的地位。

  同樣的道理在文官中也適用,他們有權,卻沒有勳和爵,和將門結親,也是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勢力。

  曆朝曆代其實官場中的人際往來向來如此,這也沒什麽好說的。

  但高啟勳卻不怎麽喜歡和朝中的大臣結交,想想當年高太後在位時,不知多少朝中大員替自家兒女來長平侯府求著結親,高啟勳都駁了人家麵子一一拒絕了。

  如今高家沒有了這層關係,長平侯府更像是個沒落的勳戚將門,便已是門可羅雀了。

  這種事是影響龍蹊衛在禁軍中的地位的,主將和他背後的家族勢力一般,龍蹊衛也跟著沒有多少地位。

  那麽龍蹊衛中的將領校尉,想要仕途亨通,也就沒那麽容易了。

  按說高家父子不結黨營私,本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可現實是別人都在相互結交,你躲在一邊故作清高,別人不但不佩服你,反而會覺得你故作姿態。

  現實來說,也是如此,龍蹊衛中的將校職位的提升,也是相對比較慢的。

  很多軍中校尉,當年或是通過武舉或是通過舉薦進入禁軍的,如今的平均職位或者品秩,都比龍蹊衛中任職的人高出個一級半級的。

  高啟勳對張叔夜說這些話,也是發自肺腑的金玉良言了。

  張叔夜感激道,“侯爺不必說這種話,我跟將軍親如兄弟,哪有為了仕途便棄兄弟而去的道理?”

  話雖然這麽說,可張叔夜心中卻絕不是不為所動。

  今天的事情之前,張叔夜內心裏還是極其崇敬楊懷仁的,或許一開始他也不是沒想過楊懷仁這種人,大不了是通過嘴上本事討好官家,才得到了官家垂青。

  可後來楊懷仁通過一次次實打實的軍功和為國做出了實際的貢獻,才逐步得到了官家的提拔的。

  何況楊懷仁做的那些事,的確很容易在軍中建立威望,誰都知道,這年頭當兵,如果沒有點軍功,提升隻能靠拉關係和捱資曆。

  可大宋的軍隊裏,這些年也就楊懷仁帶領的人馬有出征作戰的機會罷了。

  加上楊懷仁治軍甚嚴在整個大宋軍隊體係裏都是出名的,武德軍招募了許多賊配軍,甚至還有些招安的山賊海盜的,本來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幫雜牌軍。

  可就是領著這麽一幫人,楊懷仁卻建立了極大的功勳,從他本人到他手下基層將士,都得到了極大的封賞。

  連一些最低級的士卒都能得到官家的勳賞從而蔭妻庇子,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其他的將士們羨慕不已了。

  所以軍中也有一種風氣,但凡是覺得自己有點本事的,都幻想著將來某一天若是有機會的話,希望能進入楊懷仁麾下,跟著他建立不世功勳光宗耀祖。

  張叔夜想到這裏,一方麵是真希望能到楊懷仁麾下效力,一方麵也感激高啟勳能有慷人之慨的大度。

  眼下楊懷仁和高家父子商量出來的這套苦肉計,便給了張叔夜機會,連他自己也後知後覺的發出感慨,幸虧他性子急了站出來給高士遷說話,這才有了被楊懷仁另眼相看的機會。

  高啟勳也感激張叔夜對高士遷的情誼,沒讓他回家,而是一起帶回了長平侯府,請了郎中來給他們一起療傷。

  消息傳的相當快,甚至超出了楊懷仁的預計。

  上午打了高士遷和張叔夜,才過了中午,禁軍中便傳開了。

  軍中傳言,信任的左衛大將軍楊懷仁上任三把火已經燒了起來,龍蹊衛主將高士遷明目張膽的觸了楊大帥的黴頭。

  他竟然縱容龍蹊衛將士白日裏睡懶覺故意不訓練,被楊懷仁巡營是捉住,之後楊懷仁當著整個龍溪衛所有將士麵前,重責高士遷四十殺威棒。

  高士遷被打的血肉模糊幾近半死,殺威棒都打斷了兩根,連當時在場的長平侯高啟勳跪地給兒子求饒,楊懷仁都視而不見。

  普通禁軍士卒隻會覺得是高士遷倒黴,正好撞在了刀尖上,而有心之人卻從這件事裏想到了別的事情。

  誰都知道高啟勳父子倆最近和申王趙佖走的很近,而楊懷仁懲罰高士遷,不像是正常的執行軍法那麽簡單。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楊懷仁刻意針對的高家父子,就是故意找茬懲罰高士遷,實際上是告訴眾人,老子打的不僅僅是高士遷,而是打的申王的臉。

  事情發酵的很快,別說朝中百官了,就連城中百姓也議論紛紛,聰明人也感覺到了這件事更深刻的意義。

  比如像章惇曾布此類的朝中相公,一想到楊懷仁如此大張旗鼓,便感慨趙煦還有皇子在世的事情,大概是事實了,要不然楊懷仁不會和申王就這麽撕破了麵皮。

  禁軍中則有些人心惶惶,害怕也會想高士遷一樣,因為其他的關係導致自己白白挨了打。

  百姓們則把關注點放在了楊懷仁這個二愣子身上,都說他當年連地位尊崇的濮王府都敢帶兵圍攻,現在打了一個侯府出來的將軍而已,不算什麽。

  至於對朝中最近議儲之事有所了解的百姓,他們也不了解前幾日楊懷仁大鬧皇宮還說出趙煦尚有皇子在世的事情。

  雖然不敢明著議論,卻也圍在一起竊竊私語,分析著楊懷仁大概是站邊趙佶的,所以才和申王趙佖交惡。

  他這麽做,就是旗幟鮮明的和申王宣戰了。

  長平侯府門外,下午未時剛過便來了一幫人,每個人懷裏都抱了一個木盒子,木盒子裏散發著些濃烈的草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