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練兵(上)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2      字數:2212
  楊懷仁大步往宮門處走,可不會理朱太後在背後是怎麽說他的,至於將來朱太後會不會記恨他,在他心裏已經不重要了。

  對某些人來說,你把該說的話說了,他如果聽不明白,或者是刻意裝作聽不明白,那就不用跟他多廢話。

  特別是當你擁有的能力和權力,完全可以不把他當回事的時候。

  也許這麽說是狂妄了一些,但事實卻是如此。

  楊懷仁領著二十名親衛走出皇宮,楊晉賢恭敬地把之前留在宮門外的武器交還了回來。

  隻是還那些武器的時候,從他的眼神裏,楊懷仁看出來一種作為一個軍人自然而然的羨慕。

  雖然說他是宮門袛侯,可要論武器裝備,他們的手上拿的不論是金瓜還是其他什麽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東西,但實際上這些武器更像是裝飾。

  要論實用性,或者說真到了戰場上的殺傷力,他們在武德軍的武器裝備麵前,簡直弱爆了。

  楊懷仁笑道,“你如果喜歡,將來本帥可以送你幾套研究研究。”

  楊晉賢受寵若驚,忙拜謝道,“多謝大帥。”

  楊懷仁擺擺手示意不用客氣,命人給他留下幾套裝備後,便領著人離宮而去。

  對他來說,幾套武器裝備根本不算什麽,當然,最核心的火藥武器,是不能給他的,那些精致的手弩和輕質堅固的鎧甲什麽的,倒是無所謂。

  楊懷仁沒有去隨園看望妹妹妹夫,也沒有回城內的府邸,而是直接帶人出城回到了東大倉碼頭。

  先頭趕赴京城的一萬將士已經下船,由於還沒有進一步的調令,隻能在東大倉北麵一片空曠的倉儲區臨時安營紮寨。

  楊懷仁回營,立即升帳召集了隨行的將軍們,一是把剛才他進宮的事情跟大家交代一番;

  二是告訴他們,如今武德軍進京,名義上雖然已經重新成為禁軍二十四衛的序列,但正式的改編文書,以及改變後新的駐地安排,還要等樞密院的文書。

  雖然楊懷仁如今也掛著一個樞密院參政知事的名頭,可楊懷仁覺得他現在還不適合去樞密院露麵,正式文書的事情,還是派人去催一催就好。

  三是告誡大家,今時不同往日,京城也不比江南,起碼在京城,規矩上就有很多,也很繁雜。

  所以幾位將軍回去後也一定要好好約束手下將士,絕不能在這種特殊時刻違反軍中紀律,而且強調了多次,目前情勢不明朗,違紀者要罪加一等加以處置。

  後續的幾萬武德軍將士,以及楊懷仁的家眷,要來到京城起碼還需要四五天的時間。

  楊懷仁也安排了風神衛暗中保護家眷,確保大壯能安然無恙來到京城。

  而這四五天裏城內和朝中會發生什麽變故,楊懷仁也隻能靜觀其變了。

  第二天一早,宮中便來了傳旨的太監,楊懷仁正式開始履行左衛大將軍的職責,統領禁軍兵馬。

  稍後,樞密院的文書也到了,武德軍再次改編成龍武衛和虎賁衛,兩衛中將領職事也全部由楊懷仁全權負責指派。

  本來這事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完成,但在武德軍出發之前,楊懷仁早就做好了預案,眼下也不用特別的改變,按照當初的預案進行就是了。

  其中,李黑牛出任龍武衛大將軍,黃大銀出任虎賁衛大將軍,其餘副將偏將等,也大都是原來武德軍中的將領平移過來。

  雖然職事是平移,但從藩軍改編成禁軍,官職和品秩確實都有所提升,少則半級,多則一級,楊懷仁的手下將校基本都得到了實打實的提拔。

  趙煦對楊懷仁表現出充足的信任,龍武衛和虎賁衛的駐紮地也是最靠近外城的區域。

  龍武衛直接進駐城西瓊林苑北金明池西的禁軍西大營金明池駐地,距離東京城西門隻有十裏。

  而虎賁衛則進駐城東的朱家橋,距離東門隻有六七裏的地方,可以說一旦城內出事,龍武衛和虎賁衛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殺入城內。

  大軍遷營也非常迅速,幾乎隻用了半天多時間,兩衛的先鋒便抵達目標地域。

  與此同時,左衛大將軍的白虎節堂也也在西大營金明池營地建立起來,楊懷仁開始持大將軍虎符,實行他的權力。

  楊懷仁最開始做的,便是分批傳喚其餘禁軍衛所主將及主要將領來會麵。

  這種方式引起了禁軍中的一些談論,按道理,楊懷仁要升帳點兵,大可以把所有將領到傳喚來。

  但他沒有照常理出牌,而是分批召集人來和他見麵,每一批的人來見了他,他說了什麽,吩咐了什麽,其他人便無從得知了。

  最奇怪的是,即便事後有些相熟的禁軍將領相互之間交談起來,都對楊懷仁召見他們之時說了什麽話絕口不提。

  但他們回到各自軍營之後,便開始了更嚴苛的練兵。

  楊懷仁的練兵方法,很多年前就普及到大宋所有的軍隊了,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新的練兵法說起來確實有點嚴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武德軍中一般執行的那麽嚴謹。

  邊軍或許能執行個七成,禁軍頂多也就能執行個五成,到了地方廂軍,估計能執行三成就頂天了。

  軍隊和軍隊之間素質上的差別,這是無法避免的,但要論練兵法的執行情況,更多的並不是素質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禁軍習慣了做樣子給朝廷看了,所以他們的執行情況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但實際效果是真的夠嗆,楊懷仁判斷他們執行了五成,已經是往好處想了。

  雖然說禁軍是從全國軍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但這種精英並不是完全意義上軍事能力上的精英。

  就比如說如之前呂濟遠這樣的將門子侄,禁軍中就有很多,他們的能力和思想態度也是參差不齊。

  像當年曾經短暫加入武德軍,並參加了整套交趾戰爭的一些皇族子弟,如今不少就在禁軍中任職。

  有些人確實極力推崇武德軍的練兵法,或許他們所在的軍營裏還能好一些。

  但人總是會變的,有些人經曆了戰爭有了成長,但回到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便又倒退回了原來的狀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