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猛虎與惡狼(下)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2      字數:2176
  老道士哼了一下鼻子,“如果蒙古人或者女真人將來真的有那麽大的力量,那王爺如今削弱契丹人的計策,是不是也有潛在的隱患?

  將來若是降服了猛虎,卻又來了群狼,對大宋不是同樣沒有任何好處?”

  楊懷仁道,“這一點我也不是沒考慮過,不過目前來看,群狼還不夠強大,而猛虎卻依然強悍。

  隻有削弱了猛虎,然後暗中資助群狼,我們大宋有了喘息發展不斷壯大的時間,同樣群狼也有了積聚力量的時間。

  用不了幾年時間,猛虎越來越孱弱了,群狼卻越來越強大,到時候不用我們做什麽,群狼自然不會甘願繼續被猛虎壓在身下,他們會主動找機會跳出來反抗。

  到時候,我們可以坐山觀虎鬥,虎狼相爭,不僅僅是兩敗俱傷了,那時候我們大宋可以先收複燕雲,斷猛虎一臂。

  然後停止資助群狼,讓殘缺的猛虎和饑餓的群狼去鬥到兩敗俱傷,我們便可以那北方大片土地劃歸大宋治下。”

  老道說道,“驅虎吞狼,驅狼傷虎,這計謀著實不錯,隻是看著不錯的計劃,實施起來應該沒有那麽容易吧?

  就算到了時候真的出現他們兩敗俱傷的情況,要把北方數不盡的遊牧民族化為宋人,這一點也不現實啊。

  王爺還是太理想化了,塞外番夷,不可以宋人度之。就說交趾,交趾多年來行宋禮,學大宋的文化。

  這樣的民族教化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隻用二三十年,他們便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宋人。

  但塞外的野人便不同了,他們千百年來養成的野性,並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化能輕易改變的。

  千萬不要到了時候教化不行,反倒被其反噬。貧道看來,大宋隻要能收複燕雲之地,然後重新修葺長城,有了天塹的保護,中原百姓可報數百年無虞。”

  這一點楊懷仁也不得不感歎,不論老和尚還是老道士,對於“中國”的理解,還是太有局限性了。

  在他們心中,隻有中原的土地才是漢人的地方,塞外也好,吐蕃、西域或者難免的中南半島,都是蠻夷化外之地。

  這種地方在他們內心裏是充滿了嫌棄的情緒的,從來都沒有把他當做漢人的地方。

  直到後來元朝不斷開疆拓土到誇張的程度,他們才有了新的觀念,當然,元朝時候不斷的征伐,蒙古王朝實際具有控製權的土地也並沒有那麽誇張。

  老和尚的理解似乎有些不同,他說道,“王爺的意思,應該是想讓中原王朝得到北方草原的控製權,從此一勞永逸,再也不用擔心來自北方遊牧的威脅。”

  楊懷仁道,“大師說出了我心中的第一個層次的想法。總管漢人的曆史,從炎黃時代,中原的炎黃子孫就要麵對來自北方野人的侵擾了。

  後來的漢唐雖然強大,也從來沒有真正杜絕過來自北方的侵襲,從春秋時代開始,漢人就在北方不斷的修築長城。

  可長城隻是一道牆而已,能阻擋了一時,卻阻擋不了一世,當北方遊牧強大的時候,長城也從來沒起到應有的作用。”

  老和尚和老道士同時點頭,老和尚問道,“那王爺更深層次的意思,又是想如何?”

  楊懷仁認真道,“難道二位大師就沒想過,我們漢人也好,北方的遊牧也好,其實追根溯源,都是來自一支。

  我們同樣是黃皮膚黑頭發的,雖然有民族之分,但在血緣上卻沒有根本的區別。

  如果將來大宋可以平定北方,通過先占領土地的方法,然後不斷同化那些北方的遊牧蠻夷。

  或許這個過程是艱難曲折的,但隻要有人去做,不斷的去做,誰又敢說不會出現民族的融合呢?

  回顧曆史,漢人的血統真的那麽重要嗎?漢族也並不是單一血脈傳承的民族,在曆史的發展中,漢族同樣在不斷的同化融合其他的民族。

  看看西夏的例子,西夏的漢人並沒有很強的血脈概念,他們和黨項,以及其他西北的少數民族通婚,逐漸壯大了種群。

  現在這些漢人重新納入大宋的管轄之下,不論宋朝的百姓還是朝廷,就是把他們當做和我們一樣的漢人來看待的,誰敢說他們就是純正的漢人血脈了?

  隋朝的皇族,還有唐朝的皇族,不同樣是具有異族血統的嗎?包括咱們大宋的皇帝,祖上也同樣融入了異族的血液。

  連皇帝都是這樣,百姓又有什麽不能接受的呢?

  契丹人有千萬之眾,加上其他遊牧民族,人數加在一起有更多,難道為了大宋北方邊地安寧,要把這些人全部殺光嗎?

  這才是不現實的,我們民族的道德觀念也絕不允許這種滅絕人性的大屠殺的出現。

  回過頭來再去想象原來的匈奴和突厥,他們早已經不見了,是真的被中原王朝征服屠殺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為了躲避戰爭,向西遠逃了。

  但更大的一部分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強大起來的遊牧民族,同樣也有不少人融進了我們漢族。

  曆史的發展也證明,這就是曆史發展的規律,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

  紛爭和融合,其實就是民族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漢人為什麽傳承到現在依然種群強大?

  除了自身的智慧和勤勞性格之外,包容,才是我們最強大的地方,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都在曆史長河中漸漸融入到了我們當中。

  我們也成為了同樣的人,不再分彼此,也便沒有了猛虎和惡狼,更沒有了戰爭。”

  這是楊懷仁第一次把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老和尚和老道士聽呆了,好像被雷劈了一般,從兩人的眼神看,他們都不知聽著楊懷仁的一番長篇大論,已經神遊到哪裏去了。

  不管他們神遊到遠古還是未來,或許他們已經漸漸明白了楊懷仁所說的大道理,似乎以前一切的想法都不再那麽重要了。

  他們的心中隻有震撼,也瞬間感覺對楊懷仁這年輕人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