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升龍城亂了(下)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1      字數:2188
  隔離小營裏,楊懷仁和圓法大師也沒啥事可做,隻能瞎聊天。

  傳單的事情圓法大師已經知道了,他笑道,“王爺這法子是如何想出來的?誰能料到天朝大軍出征,還帶了那麽多紙張?”

  楊懷仁答道,“這點主意嘛,其實算不得什麽。”

  楊懷仁心裏說,這點子其實一點兒也不新鮮,古代不是沒人用過,後世的人是天天用,大街上發小廣告的有的是。

  他接著道,“至於紙張嘛,大軍出征,也需要有錄事參軍記錄軍中事務,我這個主帥的一言一行,可是都要記錄在案,將來要送到朝廷裏讓那些相公們知道的。

  這些都不算,平時軍中消息傳遞,也不可能隻是傳令兵帶個話那麽簡單,很多正式的命令,也是需要有書麵的文書來下達的。

  不過這一次抄錄傳單,大營裏的紙張估計也用的差不多了,能抄出四萬多近五萬份傳單來,已經是極限了。

  當然還有一點,那個……我出恭的時候,紙張也是大有用處的,嗬嗬……”

  圓法大師笑著搖搖頭,“王爺自然要講究一些。隻是貧僧沒想到宋軍中能識文弄字的軍士還真是不少。”

  楊懷仁道,“沒大師想的那麽多,但能當上校尉以上的軍官,不識字的話也不像話啊。但他們識字歸識字,寫一篇征討李乾德的檄文,自然也沒那本事。

  就連本帥算上,肚子裏也沒有那麽多墨水,這種事自然是交給吳監軍來做,老倌兒以前雖然在兵部任職,卻是個能寫出華麗文章的文采風流之人。”

  老和尚點頭,不過隨即疑惑道,“但王爺這麽做,還有個弊端。”

  “哦?”楊懷仁問道,“大師請指教。”

  老和尚道,“雖然說交趾也在使用天朝的漢字,但交趾人中識字的人並不多,且還大都是李乾德朝中的大臣和幕僚,王爺發的傳單雖是不少,可百姓不識字,如何知道傳單裏的內容?”

  楊懷仁笑了,“大師多慮了,嗬嗬。其實這種事,不需要升龍城中的交趾尋常百姓裏有多少識字的。”

  老和尚更疑惑了,“王爺這麽說,又是為何?”

  楊害人解釋道,“傳單隻不過是一個開端,並不具備太大的擴散的作用,想要傳單上的內容擴散到全城,靠的自然是悠悠眾口。

  隻要有幾個識的漢字的百姓撿了去,傳單上所說的事情自然會通過老百姓的嘴巴迅速在城中傳播。

  我相信用不了三天,不!兩天就足夠了,升龍城內的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會知道李乾德做了什麽事。”

  ……

  天霸弟弟的主意不錯,軍中的工匠手藝也不錯,設計打造出來的傳單炮彈如預想的一樣,能炸開,卻又不會損壞了傳單。

  武德軍炮營的將士們現在都有點技術控的意思,他們計算好了引線的長度和燃燒速度,再計算傳單炮彈打到升龍城內的時間,幾乎沒有什麽差錯。

  傳單炮彈打入升龍城的空中開始下落的時候,小型的爆炸把炮彈外的機關炸爛,皮袋中的傳單便爆發出來,隨著風飛揚著飄落在城中的各處。

  因為紙張有限,加上封裝進炮彈內的需要,傳單的大小也控製的很好,大一點的差不多三十二開,小一點的隻有六十四開。

  這麽大小的傳單紛紛揚揚落下,遠遠看過去,倒真的像是升龍城內飄起了雪花一般。

  守城的交趾禁軍沒搞懂宋軍這是在搞什麽,出動了大概三千人佯攻,但連升龍城東門外一裏地的距離都沒到,站了一會兒便又轉身回去了。

  而之後城內便飄起了雪花。

  城中的百姓看著天上炸開了花,就更是好奇了,有的說這是宋軍的秘密武器,也搞不清會對他們造成什麽樣的傷害,嚇得隻得躲入了家中不敢出來。

  但大多數百姓還是看清楚了從空中落下來的是一些紙片片,抓住一塊,發現這些紙片片上還有漢字,但卻搞不清上邊究竟寫了什麽東西。

  從李日尊在位時交趾李朝就開始興建府學大力教育國中交趾人讀書識字,這會兒倒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一些在學堂裏讀書的孩子撿起了那些傳單,然後念給自己的父母或者鄰裏聽。

  傳單的內容主要便是細數李乾德的罪行了,也不知道吳監軍是寫的如何激憤,竟寫出了三十多條李乾德的罪行。

  爛七八糟的罪行,比如什麽不尊重天朝皇帝啊,欺負周邊小國和部族啊之類的,其實交趾百姓也不在乎。

  但是當他們聽到李乾德在升龍城中圈養疫病,並已經放出來打算和宋軍玉石俱焚的時候,一個個的都急眼了。

  疫病這倆字在這個年代聽到誰的耳朵裏都感覺很可怕,不少百姓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竟嚇得腿都軟了。

  繼續聽下去,才稍稍安心,李乾德的疫病並沒有立即擴散出來,而是被宋朝來的將軍給消滅掉了,他們也弄明白了普度寺裏的和尚們為何出了城。

  隻是越是細想這種事,越是不能讓他們安心,也越是覺得心中煩悶和氣憤。

  李乾德讓百十個自己人去送死,這太不人道了,盡管那些人是烏蠻人,曾經是奴隸,但李乾德這麽做,明顯也沒把城內的百姓的死活放在心裏。

  聯想起最近李乾德的一些舉措來,百姓們便越來越感到心寒,漸漸對他們的皇帝失去了信任。

  而在城外,聽說已經有些村莊有爆發疫病的兆頭,和尚們和宋軍中的郎中正在積極幫助交趾百姓防疫。

  這就讓百姓們更難以接受了,李乾德把自己的子民不當回事,反倒是和尚們和宋人在積極的防止疫病傳播,在拯救老百姓。

  這麽一想,本來對來進攻的宋軍非常痛恨的感覺反倒消弭了大半,轉而對李乾德有了極大的不滿。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義憤填膺的升龍城內百姓很快走上街頭,和鄰裏街坊的交流他們知道的信息,連楊懷仁說的兩天的時間都沒用,隻是半天的時間,傳單上的內容就傳遍了升龍城的大街小巷。

  而升龍城,也立即亂了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