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試酒(上)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1      字數:2202
  大和尚雖然吃肉喝酒,但還是誠心禮佛的,楊母也禮佛,於是在家裏專門劃出一個院子,從靈隱寺請了尊佛爺回來,然後香火不斷的供奉著。

  連楊懷仁都沒想到悟能大師念經禮佛的時候竟然似模似樣的,想當年跟著他師兄在少林寺雖然隻是掃地的和尚,但佛法的高低,卻不是看他人家在廟裏幹了什麽活計的。

  道理是淺顯的,方丈不一定比得上挑糞簍子澆菜地的莽和尚有悟性,賣臭豆腐的不一定就比五星大酒樓裏的廚子手藝差。

  大和尚念完了經,走出佛堂便去了楊家的廚房,有什麽拿什麽,是絕對不會挑挑揀揀的。

  當然,那也是因為楊家廚房裏的東西,絕對的豐盛和美味,再用胳膊和胖肚皮夾著一壇子酒,便來了楊懷仁的毯子上隨意地吃喝。

  大和尚因為沒有頭發,又因為胖而弄得自己皮膚不錯,所以一點兒都不顯老,以楊懷仁的眼光,都不能判斷大和尚究竟多大歲數了。

  不過以周同都得喊他一句師叔的角度講,他最少也有五十歲了,隻是再想細分,至於他是五十多六十多還是已經七十多了,那就不好判斷了。

  和尚的眉毛是依舊是黑的,偶爾有一兩根白色的刺毛竄出來,像是龍須兒般的掛著眼前,倒是越來越讓人覺得他長得像彌勒佛了。

  楊家的孩子們是不怕這位肥壯的大和尚的,在他們心裏,大和尚很疼愛他們,所以也和他親近。

  就是喊起來的稱呼讓楊懷仁這個當爹的很尷尬,按說楊懷仁才二十多歲,自己的孩子喊大和尚大師似乎沒必要,喊一聲爺爺總是比較合適的。

  可孩子們卻偏不這麽喊,總是圍著大和尚喊公公,搞得每次管秋漓在旁邊,就很是尷尬。

  楊懷仁也不知道是誰教的,不管有心無心,公公二字喊出來,難免容易出現歧義。

  大和尚看破了紅塵,自然不在意,依舊嗬嗬笑著吃肉喝酒,不光管秋漓尷尬,楊母有時候也隻能躲起來。

  孩子們肯定是無心的,至於怎麽稱呼長輩,隻要正確就行,楊懷仁也不想刻意去糾正什麽,不然容易更加尷尬。

  大和尚見大官撲蟋蟀撲的累了,便把一隻雞撕碎了垛到一個盤子裏,大官便被吸引過來坐在老爸身邊伸手去抓著吃。

  小魚兒很斯文乖巧,是不肯下手的,楊懷仁便幫她抓著往嘴巴裏塞,大壯大牛還小,牙還沒長齊,是吃不了雞肉的,於是隻能眼巴巴看著。

  楊懷仁自然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光看著,給站在旁邊伺候這的丫鬟仆子使個眼色,自然有人小跑著去溫了熱牛奶撞在奶瓶裏送過來。

  大官是個膽子大的,吃的滿嘴流油也不閑著,忽然抬著胖胖的小手指著大和尚的酒壇子奶聲奶氣地呀呀著,“爹爹,我,也要喝。”

  楊懷仁訝異了一下便笑了起來,兩歲正是孩子好奇心最盛的時候,看見什麽都想嚐試一下。

  剛要給他解釋那是酒,他這麽小還不能喝的時候,大和尚已經取了一條細長的雞絲,在酒壇裏沾了沾,掛著些美酒露珠兒便要喂給大官吃。

  楊懷仁趕緊苦著臉攔了下來,“大師,你是要把我兒子這麽早就變成酒鬼嗎?”

  大和尚自然是在逗孩子玩,把那條沾了酒的雞絲塞進了自己嘴巴裏才笑道,“這孩子有靈性,等明年這時候,就該跟著小僧習武了。”

  大官沒嚐到酒,也不生氣,撇了撇嘴便又要去玩,楊懷仁趕緊攔著他抄起一塊手絹兒幫他擦了擦嘴巴和兩隻小手,這才拍拍他的屁股囑咐著“小心點兒”。

  小魚兒很疼愛兩個弟弟,等他們喝完了牛奶,便一手一個牽著他們晃晃悠悠踩著草地去追大哥,毯子上隻剩下了楊懷仁和大和尚兩人。

  不斷地有遼國和大宋皇宮裏派來的宮女從旁邊走過,他們自然不敢對楊懷仁這位草頭王爺不敬,隻是看到楊懷仁如此帶孩子,還是麵露不屑之色。

  她們也都會見過世麵的,伺候過很多富貴人,自然知道富貴人家的孩子是該如何帶的,就算是最不講究的契丹人貴族老爺,也不至於這麽放縱孩子們。

  等她們走過去,大和尚逗趣道,“你這個王爺當的,連宮裏的丫頭們都看不上你,而且還是兩國的宮女同時看不上你,哈哈……”

  楊懷仁也不會在意大和尚口無遮攔,他們這種忘年交,從來都是想到什麽便隨口說出來,從來沒有什麽忌諱。

  他甚至順著大和尚的話自嘲道,“這有什麽?孩子這麽大就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何必加以束縛呢?

  再說我這種人,自然不受她們待見,她們以前伺候的人,要麽是文采風流,要麽是威武雄壯,我不上不下的,正好兩邊不討喜。”

  大和尚笑眯眯的,“你倒是看得開,難得,難得……”

  楊懷仁邊搖頭邊歎氣,“想不開?很難啊,天底下占著地方最大的兩個國家的皇帝都想從我這裏得到些什麽,都對我不放心,我又能做什麽呢?”

  大和尚稍稍收了些笑意,“王爺,你能明白就好。畢竟你身處高位,自然容易被人惦記。”

  楊懷仁點點頭表示認可,“其實這都不算什麽,我本來就是個山野村夫之類的人,並沒有多麽高深的地方。

  他們要監視我,想知道我的一舉一動,那就讓他們看好了,他們看見我這麽慵懶,或許反倒放了心。

  有些事瞞不住的,我在江南打造戰船,遼國那邊自然想搞明白我想幹什麽,如果將來戰船出海不是南下而是北上,恐怕我的結果會很糟糕。

  這事我去年大張旗鼓的跟咱們官家要錢,就是怕朝堂上的那般高高在上的大佬們有想法。

  說不清楚用途和目的,恐怕我在江南也住不安穩了,所以我越是交代的越是清楚,他們才能越是容忍我。

  或者說,隻要我不給他們惹麻煩就好,我離開了京城,他們樂於看到,我帶著兵去交趾,他們更是喜歡,總之,離的朝堂越遠,他們越是放心。

  當然他們也沒指望我會弄出開疆拓土的事情來,想來等著看我笑話的人應該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