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蟹黃湯包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1      字數:2201
  楊懷仁忍不住對這道鹽水鵝大家讚賞,若不是因為趙獻球和揚州知府等人在場,他都想跟製作了鹽水鵝的大廚好好交流交流,然後親自去體驗一次製作鹽水鵝的整個過程。

  他也越來越覺得這次在揚州下船停靠,去漕運衙門視察是不虛此行。

  江南富庶,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富足了,便開始越來越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吃,便是美好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淮揚菜在大宋的崛起,除了大運河的高效利用,帶來了北方的魯菜和中原菜的一些技藝之外,江南人那種細致和對技法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成就了淮揚菜的巨大飛躍。

  另一方麵,江南的富庶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匯聚到這裏,這些人才帶來了各種技藝,又推動了江南經濟和科技的進步,江南一片繁榮景象,也便順理成章了。

  趙獻球又給楊懷仁敬了一杯酒,把最後一道蟹黃湯包呈在了楊懷仁麵前。

  江南的產螯,也就是螃蟹。螯蟹在當時泛指各類螃蟹,後來螯成為螃蟹一對大爪子的專屬稱號。

  螃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國外曆史上倒是少見對食用螃蟹的記載。

  那句第一個吃螃蟹的典故,其實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外國人見螃蟹形狀怪異,而中國人又特別愛吃,才引發了這樣感歎和疑問。

  螃蟹的味美,甚至惹了很多文人吃貨們忍不住作詩大家讚賞,當時楊懷仁有位熟人,蘇軾的學生張耒正好知潤州,試過了螃蟹的美味之後,便詩興大發,做出了一首《求蟹》。

  “遙知漣水蟹,九月已經霜。巨實黃金重,蟹肥白玉香。”

  雖然這首詩是表達他被外放潤州時想念京中友人的情懷,但前邊這四句可是暴露了他大吃貨的本質,跟他老師蘇軾一個德行的。

  其實不難理解,既然仕途失意,那就盡情釋放內心裏的食欲吧,這也是當時很多文官僅有的排解胸中鬱悶的選擇。

  蟹黃包的吃法,把螃蟹融入到主食當中,吃起來簡單方便,又能盡享蟹黃的最鮮美味道,可謂一舉兩得。

  江南一帶的蟹黃包種類繁多,因為江南流行吃蟹,所以幾乎江南各地都有蟹黃包的製作,各個地方在製作上也有各自的特色。

  有的蟹黃包是幹的,選用蟹肉和蟹黃為主料,搭配豬肉魚肉或蝦肉等做餡兒,蒸製出來後,外觀上和普通的整包無異,隻是蟹肉餡兒讓它味道獨特而已。

  而蟹黃湯包,便是獨樹一格的存在了。蟹黃湯包同樣也有很多種,一般分水餡和皮凍陷,揚州的蟹黃湯包,便是皮凍餡兒蟹黃湯包的代表了。

  揚州蟹黃湯包的製作同樣程序繁瑣,皮凍一般是事先準備好的,這裏先說下製作過程。

  先把重量比例大約是3:2的白條雞和豬肉皮分別放入加入了蔥薑的滾水中汆水,把雞肉和豬肉皮中的血水血沫和其他雜質煮出來,然後取出雞肉和豬肉。

  然後用溫熱的淡堿水來清洗豬肉皮,挑揀出豬毛和殘餘的脂肪,然後用清水洗滌豬肉皮,洗去殘留雜質和豬肉皮上的堿水味。

  然後起鍋加清水,大火燒開,加入蔥薑的等去腥味料,再把雞和豬肉皮放進鍋中,改文化加熱,小火燜一個時辰左右。

  豬肉皮取出後上砧板剁碎成豬皮肉蓉,而鍋中的湯汁則取出過濾去脂肪、浮沫和雜質後,剩餘的清湯回鍋,下豬肉茸,大火燒開,燒至成濃湯為止。

  根據需要的量取適量濃湯,燒開後加入黃酒、醬油、鹽和白糖,也可加入少許蝦膠或魚膠等食材繼續増味,根據口味加入適量蔥薑或胡椒調味,燒製濃稠後過濾料渣。

  把濃湯汁單獨倒入大盤或碗中,並不斷攪拌,直到湯汁冷卻,便凝固起凍,而這便是製作蟹黃湯包所用的皮凍了。

  接下來是和麵。

  和麵的水需要特別製作,這也是蟹黃湯包的製作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做好的蟹黃湯包麵皮晶瑩剔透,吹彈可破的效果全靠它。

  清水中按250:1加入鹽和堿水,攪動均勻後,便是和麵水了,麵粉使用的則是高筋小麥粉。

  把和麵水一點一點倒入麵粉中,不要一次性加入,而是便和麵邊隨手加和麵水,保證麵團一次性揉成,而不會因為和麵水加多了而再此補粉,對後邊麵皮的韌性有影響。

  和好的麵團手感緊致有韌性,這時吧麵團用幹淨的濕布蓋好,放到一邊餳一會兒備用。

  這時候可以熬蟹油。做餡兒用的螃蟹一般是本地的淡水蟹,比如大閘蟹,把大閘蟹洗淨後上鍋蒸熟,取出後拆出蟹肉和蟹黃備用。

  開火起鍋,鍋中加少量熟豬油,中火燒製三成熱,加入蔥薑碎末炒香後,加入蟹肉和蟹黃翻炒。

  當蟹肉和蟹黃中的蟹油被炒出來的時候,能通過肉眼看到,也有一股濃濃的蟹油香氣,這時候便可以加入黃酒、鹽,少量白胡椒粉調味。

  繼續翻炒,會有浮沫被炒出來,撇去浮沫後滴入少許香醋,把蟹肉和豬油中的腥氣全部炒出來之後,便可以起鍋了。

  然後是和餡兒。把皮凍和炒好的蟹黃按照三到四比一的比例混合,攪打均勻備用。

  這會兒麵團也差不多餳好了,把麵團搓成搓成長條,然後揪成每個大約半兩重的麵劑。

  麵劑擀成中間稍厚,邊緣薄的圓形麵皮,便可以包蟹黃湯包的包坯了,包的方式各個廚子都有個各自的習慣,保證收口的時候密封良好,沒有特備大的麵疙瘩就好。

  最後是上火蒸製,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蟹黃湯包的形狀不會在蒸製的過程中被破壞,會有專門的小蒸籠,每個小蒸籠放置一個湯包,能保證湯包蒸熟出鍋後的形狀保持原狀。

  出鍋的時候還有一個應該注意的事情,用來盛湯包的盤子或者碗要實現用開水燙一下,讓容器有一定的溫度。

  把蒸好的蟹黃湯包從籠屜中取出來的時候,要注意五指分開,讓守受力均勻地被提出來,而不至於破壞了外皮。

  最後配上一小碟加入了醬汁的香醋,蟹黃湯包便可以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