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秀美食(一)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50      字數:2173
  中國人的美味,講究色香味俱全。而食物發展到後世的直播時代,便又給美食多加了一樣考究的標準,秀。

  年輕人都愛秀,也喜歡看別人秀,像把美食的整個製作過程秀出來給食客們看,其實在宋代就已經有了。

  夏日夜市上的小食攤,就是秀美食的最早雛形。

  隨園牛肉麵誕生已經有些日子了,拉麵的技藝早已經不是秘密,東京城裏最大的舟橋夜市裏,便有專門展示拉麵技藝的麵攤。

  一團麵,在拉麵師傅的手裏輾轉騰挪,然後飛舞著變成拉麵,這個過程本身就具備了吸引食客的效果。

  即便表演拉麵的麵攤小販沒有味道絕佳的鹵湯,食客們也是明白,夜市上的拉麵,味道是沒法跟隨園的牛肉麵相比的。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光顧這樣的小食攤,因為逛夜市本身也不是單純為了吃,走走看看,吃吃喝喝,是帶有休閑娛樂的目的的。

  食客們一邊吃麵,一邊欣賞拉麵師傅的表演,不僅僅是增加了食欲,也增加了不少的樂趣,而且這種小食攤的經營形式,也讓夏日裏每到了夜晚便無聊的大宋百姓們的夜生活變的更加豐富多彩。

  如果這年代有了直播,那麽這個小攤販一定會獲得不少的粉絲們刷起來666。

  王明遠來莊子上看望女兒,就跟楊懷仁提了這件事,說的雖然很平淡,但那意思,是有些氣不過的。

  楊懷仁其實很理解這位老丈人的心情,不過也沒法改變他這個小買賣人的思想局限性。

  拉麵雖然是楊懷仁發明的,但他一開始也沒打算當做自家的傳家手藝一般藏起來,從他和十三家城內大酒樓開始了合作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拉麵的技藝早晚會傳出去的。

  何況楊懷仁本來的目的,也不是單純用自己的手藝賺錢,因為他的廚藝比起當下的廚師們來說,範圍和廣度都是超前的,技藝太多,不需要都攬在自己懷裏當寶貝。

  適當的把這些技藝傳出去,傳到民間,讓更多的大宋百姓享受到更多種類型的美食,才是他願意看到的,要不然,他也不用費勁又費錢的去開設了庖廚學院了。

  不過老丈人既然提醒了他,他還是要做出些表示的,耐心地解釋了半天,王明遠好像還是不明白。

  楊懷仁有點為難了,總不能因為拉麵的手法和技藝是從他這裏傳出去的,就不讓別人也去用這門手藝吃飯,何況一個夜市裏擺攤賣拉麵的小販,也完全不可能對他在廚藝界的地位造成任何的威脅。

  “嶽丈,難道你覺得你說的那個夜市小販的拉麵技藝已經超過了小婿了?”

  王明遠搖搖頭,“其實我不懂分辨這個,不過聽羊樂天說,小販的拉麵手藝雖好,但跟他比是比不過的,如果是這樣,那應該就更沒法跟你比了。”

  楊懷仁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那你擔心什麽呢?咱們的買賣早就不指望拉麵賺錢了啊,何必計較人家一個擺夜市討生活的小販呢?”

  王明遠如今早已不是以前病懨懨的樣子,中氣十足的答道,“我就是不爽嘛。”

  這就讓楊懷仁沒辦法了,老丈人不開心,總不能就這麽打發了他。

  “要不我有時間進城去看看?”

  王明遠欣喜的點點頭。

  楊懷仁卻無奈地心中搖頭,他真是多此一句,大熱天的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和人家一個夜市小販較的什麽勁。

  不過為了讓老丈人滿意,既然答應了下來,就抽時間進城一趟,就當去夜市裏休閑遊玩好了。

  送走了王明遠,楊懷仁回來就見院子裏在冒煙了,可感覺上又不像是家裏走了水,緊趕了幾步,繞過前院來才知道,是母親又想念老家的煎餅了。

  山-東煎餅,簡單實惠,主要是管飽。用大蔥和其他青菜沾了大醬一卷,一大口咬下去,然後大口大口的嚼,香甜可口,又不失甜辣的脆爽。

  也可以卷醬肉或者鹹菜,亦或者是雞蛋和香腸,但凡是能卷的東西,卷起來吃,又是主食又是菜,倒是快餐的百搭形式的美味。

  楊母隻用了幾塊大小相同又形狀整齊的石塊壘了一個簡易的地灶,上邊架上攤煎餅的鏊子,灶裏用秸稈生了火,已經開始攤煎餅了。

  一個小丫鬟在旁邊,生怕秸稈燃燒後的濃煙嗆了楊母,便一隻手捂著鼻子,另一隻手抓了大蒲扇給楊母扇風。

  其他的丫鬟仆子們則站的遠遠的,看樣子是想勸的,可楊母抬眼瞪過去,便沒有人敢上前一步了。

  楊母也是純粹嚇唬人,回過頭來,又一臉笑眯眯地看著身邊的丫鬟,佯嗔道,“別扇我,我不熱,扇爐灶,火不夠旺了。”

  “哦,哦哦。”小丫鬟又去扇灶膛,看著秸稈燃燒的速度又去抓了一把秸稈塞了進去。

  楊懷仁搖搖頭,今天老人家排著隊的給他添亂。

  楊母的貼身丫鬟見楊懷仁走過來,忙上前行禮道,“老夫人又想念煎餅的味道了,所以……”

  楊懷仁也沒有責怪她們的意思,娘親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想吃什麽了,就自己動手,也不會刻意地去使喚丫鬟仆子們。

  隻是這樣一來,像春兒一樣的丫鬟們,心裏就很愧疚了,讓老夫人幹這樣的粗活,似乎總是說不過去。

  可惜她們也不是沒想過要替楊母去烙煎餅,可惜烙了一次,楊母說味道完全不對,才再也沒有讓她們代勞,之後便恪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家訓了。

  也別說,楊母出身農家,烙煎餅的手藝那還真是一絕,雜糧糊糊往鏊子上一倒,另一隻手上的刮尺便靈巧地搖動了起來,糊糊很快均勻地被塗抹在燒熱的鏊子上。

  糊糊受熱很快固化成煎餅,楊母又用竹片子當做了鏟子沿著煎餅的邊緣鏟起來,最後折疊成固定的形狀鏟到旁邊的簸箕裏,一張金黃色的煎餅便算是烙好了。

  整套動作熟練流暢,又帶著一種樸實和重複的美感。

  楊懷仁看著母親的手藝,無法不讚歎,這不就是“秀美食”在生活中的典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