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蕭老倌兒說遼(下)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9      字數:2188
  宋遼之間貿易頻繁,交流的物資和貨款數目巨大,大宋雖然針對性的對遼過實施了部分商品,如鹽、鐵、糧食的限製措施,但其實這種做法隻在幾十年前一定效果,現在的效果,聊勝於無。

  遼國如今的糧食種植也已經很普遍,根本那就不算缺口糧,而經過了幾十年的不斷學習,他們也早就從大宋學到了鐵礦的開采也冶煉技術,鐵器和糧食的禁運已經失去了原本對契丹人的限製效果。

  而鹽,遼國也在遼河口開發了鹽田,加上原本就有的鹽井礦鹽,他們也不再缺鹽,隻是因為他們的提煉技術稍差一些,所以鹽巴的純度差一些而已。

  實際上,鹽鐵和糧食,遼國每年從大宋因為實際需求而購入的數量也連年減少了,從大宋進口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商品,也逐漸變成了茶葉、瓷器、工藝品、紙張、絲綢和布帛等中高檔商品。

  他們賣給大宋的,則多是毛皮,木材,以及牛羊。細說的話,契丹人從這些貿易裏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因為像毛皮和牛羊牲畜等貨物,他們自己也並不是不缺,但是他們利用他們的統治,用了一種轉手貿易的方法,來從中謀取巨額利潤。

  契丹人把自己的牛羊賣到大宋,雖然宋人覺得比在大宋購買這些肉製品還要便宜,但在契丹人眼裏,賣的價錢就是高價了。

  因為他們賣了牛羊,又用威逼的手段從其他諸如蒙古人手裏低價購入新的牛羊,這麽一進一出,他們的牛羊數量不但不見少,反而從中賺取了大量的錢財。

  不過比起大宋來,契丹人還算不上有錢,草原上有錢的契丹人還是少數,那些部族首領和貴族們發財的同時,普通的契丹人也還過著普通的生活。

  而且契丹人的錢,也不是體現在金銀上的,而是體現在牛羊馬等牲畜的數量上,富人可能擁有成千上萬頭牛羊,窮人甚至沒有牛羊,隻能靠給富人放牧為生。

  楊懷仁又問,“那契丹人有什麽特殊的風俗,和咱們宋人不一樣的?”

  蕭老倌兒答道,“有的,還很多。不過大多數都不相幹,隻有一件比較重要,也和咱們宋人關係很大,就是捺缽。”

  “那……波?什麽意思?”

  “捺缽,是北方遊牧幾乎都有的一種風俗習慣,說白了就是每年四季都會遷徙狩獵的一種習慣。

  契丹人也是一樣的,他們逐水草而居,春夏秋季,都會有不同的牧場,哪裏春天草發的早,哪裏夏天草肥,哪裏秋天草枯的晚,他們都知道,所以養成了根據牧場隨著季節遷徙的習慣。

  而到了冬季,草場枯黃並且被大雪覆蓋之後,他們會狩獵因為冬季食物不足而行動遲緩的野獸,作為冬季食物的補充。

  其實那是以前,到後來,契丹人直接南下到宋遼邊境,劫掠咱們邊地宋人的糧食,逐漸取代了相對艱苦的狩獵的行為。

  現在生活環境好了,捺缽便從一種遊牧的生存習慣逐漸變成了一種風俗,特別是已經從牧民轉變成了農民的契丹人,把捺缽演變成了每年四季值得慶祝的節日。

  比如生活中有什麽可以慶祝的事情,便放在捺缽節前後舉行,像結婚啊之類的,都是在捺缽節舉行的。

  契丹皇室成員現在還保持著捺缽的習慣,每年夏季還是會回到上京附近的草場遊牧狩獵的,也許是遼國皇帝為了防止那些高管貴族們生活太過安逸,忘記了契丹人的本分吧。”

  楊懷仁點著頭想了一下,這些關於契丹人的信息好似有用,可又不知道該如何利用,以達到他要拖延契丹人,保證他們不出兵西夏的目的。

  “那,契丹人可有什麽比較特殊的弱點?”

  蕭老倌兒臉色有點尷尬,“至於契丹人的弱點,老倌兒也說不好,他們體型比咱們宋人強壯,打仗也更加勇猛,而且生性就這樣,他們崇尚武力,崇拜強者,對弱者沒有同情心。

  以前咱們宋人都覺得契丹人隻是威猛有餘,智慧不足,其實這種看法也不正確,老倌兒多年來接觸過的契丹人不計其數,但這些契丹人真沒有咱們想象的那麽蠢。

  隻不過因為他們很多時候很自大狂妄,所以顯得沒有心機一般,其實很多契丹人,特別是那些契丹貴族們,他們都很有心眼,咱們可萬萬不能小瞧了他們。”

  蕭老倌兒說的這些話,楊懷仁是認可的,他接觸的契丹人雖然不多,不過也印證了老倌兒的話,契丹人不蠢,還很有心機。

  像耶律迪迪父子就是這樣,心機很重,去年開了家聚園跟自己對著幹,若不是因為楊懷仁早就有了牛肉來源,可能真就那場競爭中敗下陣來了。

  反過來想,契丹人的自大,也許正是他們最大的缺點,眼下他們並沒有把蒙古人和女真人放在眼裏,也許就是他們因為自大而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未來正是這兩個部族發展壯大起來之後,相繼取代了契丹人,成為了霸主。

  楊懷仁覺得,契丹人另一個缺點同樣來自於他們的內部,遼國雖然是契丹人為主的國家,可不論是外部還是他們契丹人內部,部族和勢力都非常多。

  現在看上去是契丹人一家獨大,其實很多勢力都已經蠢蠢欲動了,外部暫且不說,隻是他們內部,也沒有那麽團結。

  各個部族或者家族之間的關係糾葛非常複雜,隻是因為耶律洪基太過強勢,才沒有讓內部問題顯現出來罷了,但這位老皇帝因為逐年變的老邁,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和強勢。

  遼國的朝堂之上,平靜也隻是表麵現象,隻要耶律洪基離世,哪怕隻是身體有恙淡出權力核心,那必然會引發遼國朝堂上一場腥風血雨的爭鬥。

  楊懷仁好像看到了一絲曙光,現在指望蒙古人和女真人這些外部勢力立即強勢起來,並且給契丹人製造有一定規模的麻煩也還不太現實。

  那麽楊懷仁此行要想達到目的,就隻能從他們內部的複雜關係上尋找突破口,讓他們自己內部先亂起來,讓他們自相傷害,從而無暇顧及西麵的宋夏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