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熟悉的身影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9      字數:2180
  即便如此,蘭若心還是覺得萬事應該小心為上,一個勁的給楊懷仁使眼色。

  而鐵香玉則裝作沒瞧見一樣,繼續喝她的茶水,但楊懷仁還是發覺她的眼皮似是有些顫抖了,畢竟被人家這樣提防著,是一件極其不爽的事情。

  他站出來打圓場,故意岔開了話題,“哎呀,你看我,大手大腳的慣了,剛才問了那小二哥幾個問題,前前後後塞了三回銀子,這不一兩銀子不見了,可心疼死我了。”

  楊懷仁的演技還是非常專業的,當得了偶像派,自然也演得了諧星,那一臉摳門的地主老財聲淚俱下的樣子,還真是非常到位,讓蘭若心和鐵香玉見了也忍不住會心一笑。

  晚一些的時候,小七和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也大都回來了,回報的消息和楊懷仁從小二哪裏問出來的話一比對,大致都差不多。

  楊懷仁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於高升泰的消息。高升泰果然不是一般人,即便如今他已經掌握了大理的軍政大權,但也沒有冒冒然自立。

  反倒是丟掉了權力和王位的段正明有點讓人難以理解,竟然主動要讓出皇位,出家侍佛,連他的弟弟段正淳好像也沒說什麽,就這麽聽從了長兄的話,甚至還擁立高氏一族成為新的大理皇族。

  高升泰這邊也做出了姿態,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了段正明讓位的請求,隻推說他是暫時攝政,等平息了民怨,便還政大理段氏。

  事情的發展似乎已經向著曆史原本的軌跡走下去了,高升泰後來也真的自立為王,但兩年後過世之前還是守信的把大理王位重新交還給了大理段氏。

  但楊懷仁總是隱隱覺得事情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即便高升泰如今大權在握,他謀得大理國皇位,也並沒有進行一番激烈的殺戮,而是通過一種和平的方式來獲得的。

  可不論怎麽講,他替代大理段氏成為大理新王,還是篡位,跟十幾年前的權臣楊義貞發動政變並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總是會讓人覺得名不正言不順的。

  他不斷的推辭端正明的好意,也許隻不過是一種籠絡人心,建立自己高大形象的一種方式,是在故意擺姿態而已。

  而段正明兄弟呢,也或許是因為小命被拿捏在人家手裏,不得不那麽做。段正明不斷的要退位讓賢,也隻是為了他和他的一家老小能活下去,若不這麽做,也許連出家侍佛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楊懷仁覺得權力的鬥爭之中,是不能用表麵看到和聽到的東西來妄下論斷的。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為了爭權奪利而枉送了性命,又有多少人就這麽湮滅在了曆史的滾滾洪流之中。

  從現有的消息來看,高升泰如今還沒有過公然坐上大理國的王位,他也沒有住進了大理皇宮,而是每日都好以前一樣,依舊住在他的相國府上。

  楊懷仁盤算了一下,進宮見段正明是很難了,但想從高升泰府上探聽點什麽消息,還是不難做到的,便又指派了幾個輕功比較好又機靈的手下,等夜深了去刺探高升泰的消息。

  夜色降臨,一輪彎月升起。大理城的百姓還保留著比較淳樸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像東京城裏,到了夜晚,很多街市上也依然燈火通明。

  從二樓往城內望去,似乎用眼睛都能看到整個城市隨著夜色漸漸寂靜了下來,點點燈火也不斷的消失在黑暗裏,而遠處的三座白塔在月光的照射下卻顯得格外清晰明亮了。

  人已經派出去了,不過楊懷仁還是覺得他應該去認認路,起碼看看高升泰的府邸,到底在哪裏,又是個什麽樣子。

  依舊是五人同行,不過都換上了夜行衣。白天還相互看不順眼似的蘭若心和鐵香玉,似乎和平了不少,雖然話不多,不過言語裏也比較和諧。

  楊懷仁心裏暗笑,蘭若心準是不小心打翻了醋壇子了,鐵香玉一路跟著他們同行,幾乎和她一樣,是跟楊懷仁形影不離的。

  這種擔心對楊懷仁來說有點多餘,但蘭若心並不這麽想,鐵香玉畢竟也是個大美女,因為比她還年長了幾歲的緣故,無論樣貌和身段都顯得更有女人味一點。

  倒是楊懷仁覺得有兩個貌若天仙似的女人為他爭風吃醋,作為一個男人,而且是一個曾經的小迪奧斯,還是免不了心裏有一些暗爽。

  高升泰的相國府距離大理皇宮不遠,大概隻有二裏地的距離,從正門前看上去,這座府邸的氣派程度連楊懷仁的新府邸的一半都沒有,大門也跟大宋一般的官員府邸相仿,院牆也並不太高。

  這個點,大理城的街麵上幾乎很少有人走動了,也沒有什麽勾欄酒樓在夜間營業,所以街上的商家連燈籠也沒掛了幾隻,一切都黑乎乎的,隻剩下孤零零的月光灑下來,勾勒出建築無的一個模糊的輪廓。

  不過高升泰的相國府門前還是十分明亮的,大門前四支偌大的宮燈高高掛起,映照出了門楣上兩隻貔貅威嚴的臉色。

  楊懷仁他們幾個躲在幾十步外的一個黑暗的巷子裏觀察,相國府的大門此時仍舊是打開著的,而且不斷的有人進進出出,其中不少人都是穿著大理官員的服飾。

  從大理城的百姓口裏聽回來的消息,大都是誇讚高升泰的,其中有一條便是高相國日理萬機,不辭勞苦為大理百姓處理國事,經常忙碌到深夜才能休息。

  這樣的夜裏,高升泰府邸門前還絡繹不絕進進出出的人,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不過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解讀,大理變天了,朝堂上的官員們為了自己的前途,或者僅僅是為了自保,也要找機會向將來的大理國王表忠心的。

  事情總是有兩個不同的麵,通過看到的東西的出來的結果,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楊懷仁看了一會兒,覺得起碼從表麵上,並沒有什麽出乎他預料的事情,就在他正要準備回客棧的時候,他忽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從一頂小轎裏走出來,四下看了一眼周圍,便走進了高相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