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商道與王道(上)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9      字數:2143
  “有變化?”

  遊師雄捋著胡子琢磨了一下楊懷仁這句話,也許想到了一些,但不太敢確定那個大膽的想法。

  楊懷仁看著遊師雄疑惑的樣子,淡然一笑,“你也別瞎猜了,一開始第一個出現在你腦袋裏的念頭,其實就是正確答案。”

  “楊懷仁,你此話當真?可不要讓我空歡喜了一場。”

  遊師雄這句話說得極其認真,楊懷仁也嚴肅了起來,正兒八經地點了點頭,“騙人的是小狗。”

  “那你是怎麽知道的?官家跟你漏過口風?”

  “不用官家漏口風,你想想,這史上哪一個當了皇帝的,哪一個不想開疆拓土,留下一個聖君的名號?

  開疆拓土咱們先不去說,就說收複失地,這一點還是可以做到的。”

  遊師雄一開始覺得楊懷仁可能太年輕,聽到風就是雨,一些事可能道聽途說了個大概,便添油加醋的理解了一番。

  但是聽到楊懷仁後邊這句的時候,遊師雄才開始覺得楊懷仁的話似乎並不是誇誇其談,而是說到了實處的,態度也足夠誠懇,完全不像是自己的想象。

  對於遊師雄這樣的老邊軍將領來說,開疆拓土這種事,他是隻能夢想一下,而不敢真的去幻想的,而收複失地,才是他們這一批人最想見到的,最願意親自去做的,也覺得如果付之行動,是完全可行之事。

  “朝廷可是有了這樣的打算?那些文官們會同意聖上這麽做?雖然我聽說朝堂上換了一批聖上信得過的人,可是不論朝堂上的文臣們怎麽換,他們骨子裏,可是不願意見到大宋打仗的。”

  遊師雄還是不敢篤定什麽事,隻是因為他以前經曆過太多,大宋的朝堂上太多懦弱的文人們了,他們也總是拿著忍辱負重和愛好和平來包裝他們的膽小怕事,像遊師雄這樣的軍人們,已經不敢幻想他們會改頭換麵。

  楊懷仁是完全理解遊師雄的擔憂的,他也不想對他做出什麽承諾,或者進行過多的解釋,該發生的事情,總是會發生的,不在於是誰說的,也不在於聽到這話的人相不相信。

  “我就說這麽多,你自己看著辦。”

  遊師雄也明白這裏邊的道理,既然楊懷仁不願意多說,他也就不便於多問,問多了反而鬧得雙方都尷尬。

  不過既然這件事有可能發生,那麽他就會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始讓自己手底下的人去準備,未雨綢繆總是沒有錯的。

  想通的遊師雄開始主動岔開話題,“楊懷仁,你小子麵對別的商人也開始販售犛牛,竟然還這麽坦然,讓我覺得很奇怪,完全不像你以往的風格,難道你就不怕別人搶了你家的買賣?”

  “怕?”

  楊懷仁笑道,“哥們的字典裏就沒有怕這個字!老遊啊,軍伍上的事情,你自然是行家,而要說起做生意來,你就是門外漢了。

  這天下間的買賣,絕沒有一家包辦的道理。別人可以開飯館,那我也可以開飯館,隻要我菜做得好吃,我開的飯館生意就比別人開的飯館生意好。

  同樣的道理,我可以從吐蕃人哪裏買犛牛獲利,其他的商人一樣也可以,沒有說抱著人家的小腿肚子不讓人家經商賺錢的道理。

  都說同行如敵國,是有這樣的情況,但商人和商人之間,也不是完全無情無義的,各行各業都一樣,行業裏都有自己的規矩,不用寫下來成書成典,但是大家卻都是默認的,然後必須去遵守的原則。

  在犛牛販售這行買賣裏,盡管在咱們大宋,是由我這裏開始的,但絕對沒有可能隻有我一家包辦了這行買賣。

  隻要這買賣賺錢,就會有其他的人眼紅,然後參與進來,這一批人也隻不過是開始,當他們賺了錢,便會有更多的人投身這一行買賣,也就是說,將來的日子裏,找你幫忙的商人,隻能是越來越多。”

  遊師雄歎了口氣,“看來還真是像你說的,這件事我想逃是逃不掉了,隻有選擇聽之任之,而且要把這事交給其他人去做,我也隻能抽身,在一邊躲個清靜了。

  我就是搞不明白,這些人好好的在家種地不是很好嘛,跑這麽遠的路,又頂著個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名頭是為了什麽呢?”

  遊師雄的話,雖然沒點名了他不喜歡商人這樣的行事準則,也不認可這種追逐名利的做法,但是那心裏想的卻不當著楊懷仁說出口的,便是他看不慣這些商人。

  楊懷仁內心裏,其實從來都不曾當自己是個什麽大官,或者一個郡公大官人來看待,一直以來他就是當自己是個小廚子,小商人。

  所以他很想給每一個人看不起商人的人解釋,商業的發展,是促進社會發展,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進步的巨大助推力。

  隻可惜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是受到整個社會思想意識形態的無形影響的,商人在尋常人眼裏就是下三流的代表,商人逐利,也是一句怎麽說都正確的話。

  楊懷仁抬眼看著門外的光亮,淡淡地說道,“遊老將軍,你這話不假,不過也不能說對。這世上既然有各行各業,那每一個行當的存在,也都是合理的。

  農民種地,我們才有糧食可吃,可以生存;而有了匠人做工,我們才有房子住,有家具用,有這些杯壺碟碗可以用;有像你一樣的軍人守衛邊疆,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當然也因為有了商人,才把各行各業的產出給流動了起來,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賺錢,也是合法合理的事情。”

  楊懷仁回過頭來舉起眼前桌上的茶盞,“就說這盞茶,也是從江南產的,由商人販賣到西北來,你才能買到的,對不對?

  還有你穿的,用的,很多都不是你自己生產的,也是買的來的,對不對?假如沒有商人讓這些物品流通起來,那我們的生活,和茹毛飲血時代的野人,又有什麽區別的?

  而且我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就當下這個局麵,商道,比王道還要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