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血緣關係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9      字數:2140
  生理上的血緣關係和精神上的血緣關係,有時候很難界定的清楚。

  生理上的血緣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親近關係的紐帶,而精神上的血緣關係,是後天經過一些事情之後,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任的親密關係。

  最簡單的兩個例子,男人和女人結合之後,就會產生一種精神上的血緣關係,同時這種精神上的血緣關係也是有生理上的血緣關係作為紐帶的,比如他們愛情的結晶——孩子。

  另一個例子就是兄弟之間的情誼了,好比楊懷仁和他的那些好兄弟們。

  他們之間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但是通過共同患難,共同經曆了生死,在一件件事情中建立起來一種跟親生兄弟並沒有什麽區別的親密關係。

  而且某些時候,或者某一個特別的時刻,這種精神層次上的兄弟情義,甚至比有血緣關係的兄弟情義更近了一些,用後世的玩笑話說,就是異父異母的親生兄弟。

  楊懷仁的家庭關係,其實就是這兩種不同層次的血緣關係的結合。他和他現在的母親和妹妹,身體上是血緣關係,而在精神層麵上,楊懷仁也覺得這又是另一種精神上的學院關係。

  不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血緣關係並沒有影響楊懷仁對家人的認可,反而用一種自然而然的方式相互融合,讓楊懷仁更加珍惜現在的親情。

  母親雖然平時不太管他在外邊幹什麽,但是如果楊懷仁萬一有什麽事情,最擔心的還是那個當娘的人,兒行千裏母擔憂,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二丫這個妹妹,也許她還小,可是她對哥哥的感情,那可不是作假的,盡管大多數時候是楊懷仁這個做哥哥的疼愛妹妹,不過某些時候,他這個小妹妹也是十分替哥哥著想的。

  臭蛋和毛球,在家裏最親的兩個人就是他們兄妹倆了,兩隻老虎對楊懷仁的親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感情成分在裏邊。

  對它們來說,楊懷仁是它們的救命恩人,也是主人。

  而二丫呢,是另一個主人,因為大多數時候,楊懷仁都在忙他的事情,和兩隻老虎相處的時候還是少了些。

  二丫就不同了,他在家裏是主子,就算在莊子裏和其他莊戶家裏的小孩子們一起玩耍,他們對二丫也是當做東家一樣的看待的。

  二丫唯一一個能說知心話的隻有李清照妹子了,不過人家可沒二丫頭那麽閑,人家對文學的興趣占據了更多的時間,剩下的,她也實在沒有別的玩伴了。

  所以臭蛋和毛球,就是二丫最喜歡的小夥伴了,兩隻老虎平時的飲食起居,可以說基本上都是二丫的事情,更不用說她整天帶著兩隻大老虎滿院子裏瞎轉悠了。

  這次知道哥哥要給皇帝辦差,還要去一個她都沒聽說過的很遠的地方,二丫便找兩隻老虎談了心,讓它們一路保護哥哥。

  兩隻老虎也沒法回應她,二丫見它們不說話隻是伸出大舌頭去舔她的小臉蛋兒,就當它們聽懂了,答應了。

  其實不用她囑咐,隻要它們能跟著楊懷仁出門,保護主人的義務它們還是懂的,動物的忠誠和靈性,有時候比人還堅定。

  楊懷仁一開始是不太同意的,他這趟出巡,身份是欽差,身邊還帶著兩隻老虎,總是怕有些人在背後議論些什麽的。

  比如背地裏指著他罵他衣冠禽獸?在普通人的心裏,能跟老虎這樣的猛獸相處的人,要麽是神人,要麽就是和猛獸是同類了。

  楊懷仁是個很開通的人,他現在的地位,必然是有人羨慕他,有人嫉妒他,有人喜歡他,有人厭惡他的。

  盡管有人言可畏這一說,不過人嘛,總不能活在別人的言論和看法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好了。

  臭蛋和毛球其實很老實的,在它們眼裏,楊懷仁和它們之間盡管不是同類,實際上也是一種精神層麵的血緣關係。

  欽差的隊伍裏人很多,包括楊懷仁的府衛和龍武衛禁軍的將士們,其實早就見識過楊懷仁養的兩隻大老虎,知道它們並不會無緣無故的傷害人,所以倒沒有什麽奇怪的。

  那些跟著欽差隊伍出巡的少數朝廷派來的小官員們,一開始見到老虎是差點嚇尿了的,後來發現老虎並沒有吃了他們的意思,也就逐漸放下心來。

  楊懷仁呢,覺得這趟出公差當做是旅遊的,可惜大宋的名山大川他也沒看到多少,因為每到一個州縣,當地的官員們一定是會用最隆重的儀式來迎接欽差的。

  形式其實很簡單,中國人自古以來建立關係,都是在酒席上,交杯換盞之間,糊塗話稀裏嘩啦一說,即便之前素未謀麵,但是一起吃過了酒,那關係肯定就不再一般了。

  楊懷仁是不太喜歡這種應酬,不過對各地的特色食物,還是非常有興趣的,那些各地的官員和士紳們,也是聽過楊懷仁的大名的,總不會不懂的投其所好,所以美食的供應,是好不吝嗇的。

  最近在大宋最流行的高級食物,無非就是楊懷仁推廣的番茄土豆地瓜了,各地的廚子們,也會根據自己對這些新鮮的食材的理解,結合本地食物的特殊口味,做出各式各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來。

  雞鴨牛羊這樣的肉食,自然是每個宴席不可或缺的硬菜,而北方的主食,就必然是麵食了。

  麵,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食物,同樣是用麵作為原料的麵條,在不同的地方,都能被當地的廚子同行們做出不同的口味和吃法來。

  大宋的疆域也許沒有後來漢人的領土那麽大,不過上千的州縣或市鎮還是有的,想象一下每個不同的地方都要各地本土化的一碗湯餅,是一種多麽神奇的事情。

  楊懷仁作為大廚,同樣也是一位美食家,對於不同的麵食,他都有特別的理解和偏愛,盡管大多數在他嚐起來是沒有他家隨園的牛肉麵好吃的,不過那種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還是讓他得到了舌尖上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