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黃雀捕螳螂,老鷹在背後(中)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8      字數:2162
  身懷技藝的工匠,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地位不高,老孫頭作為過來人,是深有體會的。

  像他一樣的各行各業裏的工匠們,他們技藝的傳承,也都是師傅弟子之間的口耳相授,像聖人之學那樣開學立院的,不是不多見,而是從來都沒有過。

  教授聖人文章,可以開書院,在這個時代所有人聽起來都是理所當然之事,朝廷會撥款,商賈也會捐贈。

  但是你要開個學校,不教這些而是去教授廚藝啊之類的工匠技藝,一定是不被人認可的,甚至會被人認為是不務正業。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叫“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可這樣的話在楊懷仁和老孫頭這樣的人耳朵裏,聽起來就不服氣。

  難道傳授聖人文章就是教育,教授工藝技藝就不是教育了?職業教育,也是教育。

  而且在楊懷仁看來,在大宋這種曆史環境下,職業教育比起所謂的正統教育,更能培養對如今這個社會更加有用的人才。

  這樣的理念是美好的,可走出第一步,確實也很難。要不是他有現今這樣的地位和財力,恐怕建設一所綜合性的學府的夢想,也不過是鏡花水月。

  這一點老孫頭是不知道的,他不相信有人願意拿出數萬貫的家財來幹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

  但是老先生說的占地三百畝,要建設的比國子監和太學這兩所大宋最高最大的學府還要大,讓他覺得老先生是在跟他開玩笑。

  “老哥哥可是城西南通遠郡公莊子上的人?”

  楊懷仁點了點頭。

  “老哥哥確定通遠郡公要蓋一座占地三百畝的教授廚子的學院?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楊懷仁又點了點頭,笑著開口道,“這隻是一個初步的規模,在楊郡公的計劃裏,先期肯定是拿教授廚子廚藝為基礎,以後嘛,各行各業的工藝和技能,可能都會專門設置學科,也都會教授的。”

  老孫頭又是一驚,看樣子那個姓楊的郡公胃口還挺大的,他是個廚子出身,建個教授廚藝的學院已經有些離經叛道了,如果他的夢想真的有那麽大的話,還真是一件大好事,或許將來可能會改變工匠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

  楊懷仁見他發愣不說話,接著說道,“如果將來學院開設了建設這一門學科,像孫老哥這樣的經驗嫻熟的泥瓦匠,也許會被請來去當先生也說不定呢。”

  我也能當先生?老孫頭又驚又喜,想不到他這一輩子還有當教書先生的機會。

  建築這一行,技藝並不像各門派的武功一樣是本家的不傳之秘,對於老孫頭來說,他的本事還恐怕子孫們不樂意繼承呢。

  他手下的一支工匠隊伍,除了他的子孫和親戚之外,絕大數人都是為了謀生,才拜他為師加入這一行的,但凡是有點別的本事的人,也不會做社會地位低下的工匠。

  他當然是願意多教一些人來傳承他的手藝的。

  楊懷仁也知道,也許老孫頭文化水平不高,他有些知識和理論,可能不太會用書麵的方式表達出來。

  但是憑借他多年的經驗,教授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泥瓦匠,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他才那麽說。

  老孫頭還是有點半信半疑,畢竟這件事聽起來,是有點匪夷所思。楊懷仁見他仍然心存疑慮,便直接拋出了更大的魚餌。

  “你若是能帶更多的熟練工匠加入到這座學院的建設中來,我這裏可以打保票,工錢翻倍,而且絕對不拖延。”

  這話他是相信的,楊懷仁敗家子和大愣子的名頭城內人盡皆知。

  楊家莊子如今在城內也是相當出名,郡公蓋了一水的新房子,莊子裏好幾種作坊做的風生水起。

  而莊子裏的莊戶們除了種地那點微薄收入之外,還能去這些作坊裏做工,給郡公蓋房子,都有不錯的報酬,也沒聽說過楊大官人拖欠過任何人的工錢。

  “隻是……”

  老孫頭本想說要召集自己的工匠隊伍,可能要三五天的時間,因為他們都在東京城內外的各個地方接了些散活,總得給人家幹完了,才能去楊家莊子上去幫郡公蓋學院。

  楊懷仁卻不管這一些,以為是老孫頭還有其他的條件。他想的是,像這樣的身懷技藝的老工匠,一定是有自己的個性的,若是提一些特殊的條件,盡量滿足他就是。

  而且與其等著人家開口提,不如自己主動一點,也顯得比較有誠意。

  “不用隻是了,孫老哥喜歡喝茶對吧?”

  說罷他招呼了茶博士過來問道,“請問貴店最貴最好的茶葉,是哪種?”

  茶博士被他這麽沒頭沒腦的問題搞得稍微有點愣神,不過他想了想,還是盤算出了幾樣他們店裏現有的最好的茶葉的名字出來。

  “要說最好嘛,茶這東西,自然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品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的……”

  “那最貴呢?”

  楊懷仁嫌他囉嗦了,誰跟你談論茶葉呢?

  “最貴的話,本店現有的,一是黃隆的雙井白芽,一是袁州金觀音,都是價格昂貴的茶葉。”

  “怎麽個價錢?”

  “一壺的話……”

  “我不論壺買,我論餅買,一餅多少錢?”

  “呃……”

  茶博士總被他打斷了話,也打斷了思緒,慢慢地便跟不上楊懷仁的節奏了,隻有慢慢嘟噥著計算了起來。

  “黃隆的雙井白芽,一壺四百文錢,一餅可以烹五十壺,那就是二十貫錢……袁州的金觀音茶,一壺五百文,一餅可以烹四十來壺,同樣是二十貫錢一餅。”

  當時不同產茶地方的茶焙製作的茶餅,大小和重量並不是統一的。

  楊懷仁也不在意這些,直接吩咐道,“把你家店裏的這個雙井白芽和袁州鐵觀音都給我包起來,送到孫先生府上去。”

  茶博士懵了,從來沒見哪個茶客這麽買茶,怔怔地說道,“這種貴價的茶葉,店裏存貨不多,好像兩種加一起也隻有五餅。”

  “我不管你有幾餅,全包上就是。”

  說罷從懷裏摸出一塊金瓜輕輕放在了桌子上。楊懷仁心裏笑道,哥們也是有本事的人,也是有性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