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黃芪人參雞湯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8      字數:2159
  人醒過來了,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柯小巧最是欣慰,這些天她衣不解帶在弟弟身邊照顧著他,不知流了多少眼淚,恐怕他再也醒不過來。

  楊懷仁聽了玄參的醫囑,在柯小川昏迷不醒的日子裏也沒法給他正常喂飯,隻能熬了一些米粥勉強維持他的生理機能。

  如今他醒過來了,那就是可以正常進食了,楊懷仁便在自己腦袋裏扒拉前世學過的一些藥膳,看看那一種在眼下的條件下材料齊全,又能幫助陽虛體弱的柯小川盡快恢複體力。

  按照玄參的診斷,柯小川屬於受到外傷而導致的缺血體虛,楊懷仁便由此入手,想出了一道比較常見的藥膳菜譜,黃芪人參雞湯。

  這道藥膳所用的材料在環州相對比較好找,百姓家自家養的土雞是現成的,幾種主要所用的中草藥,黃芪,當歸,枸杞,藥房裏都有。

  人參原來找不到很大個的上等人參,好在楊懷仁在和玄參商量著找人參的時候,玄參說柯小川現在的情況還不適合用上好的人參大補,因為他虛不受補,用少量參須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就可以了。

  宰殺之後的土雞去毛去內髒,洗淨了剁成大塊,先在煮沸的清水鍋裏汆水去血和其他沫漬,等汆煮的雞肉塊不再出現油沫之後,撈出來放到冷水中待用。

  找一個大砂煲,其中加滿清水,以加入雞肉塊後的砂煲中湯不溢出為準,加入切成片的老薑後把水煮熱,然後往砂煲中點一些白酒,點一些醋。

  有些人認為煲湯味道越是純淨越好,切忌加白酒和醋這樣的調味品。

  實際上煲湯和煲藥膳的不同在於,藥膳的目的是讓食物起到藥物的作用,或者說把藥物融合到食物中,更利於人們食用和消化。

  所以少許的白酒和醋,就能促進藥物的成分和食物的精華融合在一起,味道上影響其實很小,但卻能讓人對藥物的吸收更好一些。

  之後加入汆煮後的雞塊,然後大火把湯煮開。在煮沸的水中下入當歸,黃芪和參須等其他幾味中草藥。

  這其中,黃芪和人參補中益氣,當歸補血活血,這三味是主藥,另外加入少許的麥冬、地黃、陳皮、地骨皮等中藥,起到滋陰、散瘀、清熱以及補肝腎等髒器的作用。

  加入了藥物之後的雞湯先大火猛煮一小會,等藥物均勻分布在砂煲內之後,在改文火慢燉約小半個時辰。

  慢燉之後的雞湯會把藥物的精華都吸收在湯汁中,但是湯中的藥物殘渣卻非常影響雞湯的食用。

  所以此時換另一個先預熱過的砂煲,把肌肉塊撈出來轉移到新的砂煲中,然後用白絹過濾湯汁到新的砂煲中,剩下的調味料和藥渣都可以舍棄了。

  新砂煲中這時應該有差不多半個砂煲的湯汁,此時依舊文火慢慢煮,加入幾顆大棗,一小把枸杞子,再煮個小半個時辰,以半砂煲的湯汁再收縮一半為準。

  最後隻需要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出鍋了。大砂煲實在是太大,即便四分之一砂煲的雞湯依然非常多。

  楊懷仁也是早有打算的,這麽一大份藥膳一個病人也吃不了,所以他把雞湯和雞塊都分成了兩份,一份送去給柯小川,一份給同樣失血不少的黑牛哥哥。

  人在生病或者受傷的時候,總是很難有胃口的,不過楊懷仁的廚藝解決了這個難題。

  柯小川聞到雞湯的味道,似乎比剛剛醒來的時候精神了許多,柯小巧謝過了楊懷仁,這才給弟弟喂飯。

  淡黃色卻相對比較清澈的雞湯不僅聞上去惹人食欲,喝起來更是醇厚香甜。

  柯小巧一勺一勺地喂柯小川喝完了雞湯,才又仔細的把肌肉塊上的雞肉用手撕成小塊,然後扮著稠一點的稀飯,喂他吃了個幹淨。

  黑牛哥哥一直看著,也沒喝了他那一份,等著柯小川吃完,便問他夠不夠,不夠他這裏還有一份。

  柯小川躺在床上,微微欠起身來,臉上露出了笑臉說道,“哥哥快吃吧,我已經吃飽了。”

  說著他還打了個飽嗝,“仁哥兒做的雞湯實在是人間的美味,即使加了不少藥材,可還是香甜如飴。”

  黑牛哥哥憨憨地笑了笑,這才吃他那一份。

  天霸弟弟在一邊看得直流口水,喉嚨已經幹咽了好幾回。

  楊懷仁看著就想笑,於是在他背上使勁拍了一把說道,“就知道你看見好吃的就走不動道,你去廚房裏看看,我其實還順便做了好幾份煲雞湯,不過是沒加藥材的,就是專門給你做的,可別說哥哥偏心,沒做你那一份。”

  天霸弟弟聽了眼睛都亮了,臉上卻是一副不好意思的怪樣子,他拍著自己腦袋笑道,“哥哥說的哪裏的話,灑家怎麽會怪哥哥偏心呢?哥哥向來都是有啥好吃的都記得小弟的,哈哈……”

  話一說完,沒等楊懷仁答話,他便邁著大步子跑出了好幾丈遠,眾人笑著歎氣的工夫,估計這小子早吃上了。

  柯小川生命無虞,可畢竟是受了重傷,特別是內髒受到了些損害,玄參說幸虧不算太重,不過也需要幾個月的調養,才能恢複到原來的強健體魄。

  夏軍是打退了,可通遠城內長時間內都無法恢複往日的平靜,向西的商路暫時也停了下來。

  將士們因為打了勝仗而感到非常鼓舞,可同時也為逝去的幾百名將士感到惋惜。

  日落時分,楊懷仁獨自走上城頭,望著城外日暮下的戰場,一時說不出話來。

  記不起哪位哲人曾經說過,戰爭,永遠沒有勝利者。

  楊懷仁這一刻漸漸理解了這句話。

  春天終於來了,城外的土地上,漸漸冒出了些絨絨地嫩綠。偶爾有一小片淡黃色,仿佛剛剛才盛開的小黃花。

  小黃花的不遠處,是一片新墳,那裏邊埋葬的,是那幾百名戰死的邊軍將士們。

  楊懷仁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可腦海裏仿佛有著揮散不去的他們的麵孔,他隻願意,那些墳塚裏埋葬的不隻是逝去的生命,還有無盡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