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隱隱的威脅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8      字數:2136
  楊懷仁歡快地點點頭,“一定常來。”

  趙佶的內心是崩潰的,楊懷仁進珍寶軒逛了一趟,珍寶軒一年的利潤就打了水漂。

  可是為了自己的麵子,趙佶無論如何也無法拒絕,不過他今天學會了一個道理,端王府還有什麽其他的產業,絕對要對楊懷仁保密,可不能再讓他知道了。

  人家趙佶也不虧是皇家龍族,掉了幾萬貫錢,眼睛都不帶眨的,上了車之後的趙佶,仍舊一臉的笑意,就是肚子裏苦澀得快要腸穿肚爛了而已。

  楊懷仁雖然非常無敵,當然也不是個不要臉的人,他相信他報答給趙佶的東西,是多少金銀財寶也買不來的,這種東西叫做藝術。

  趙家這些子孫,不知道應該說他們數典忘祖還是標新立異,太祖太宗的文治武功沒遺傳下多少來,卻不知從哪一代開始,都迷戀上了書法和繪畫。

  遠了楊懷仁也不知道,但起碼從趙煦開始往前數三代,都是這樣的貨色。

  趙頵這趙佶就是這些不肖子孫中的典型代表。不過這麽說多少有些有失公允,趙頵的飛白書法雖然也有一定的造詣,但終究無法超越蔡邕那樣的大家。

  但趙佶後來自創的瘦金體楷書,可謂開創了一種書法藝術的先河,而他在這方麵的造詣,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楊懷仁這個對書法藝術一竅不通的人,倒來了興致當場點撥他一下,不知道他這一點撥,在趙佶心中值不值那幾萬貫的珍珠寶石。

  “聽聞王爺書法造詣年少大成啊。”

  “楊侯見笑了,隨意塗鴉打發些時光而已。不過小王倒是聽坊間傳聞楊侯書法繪畫都是一絕,小王的四叔對楊侯那可是十分推崇的,隻可惜無緣得見芳墨,實在是可惜。”

  提起書法來,趙佶來了興趣。宋代皇親在待遇方麵優渥是優渥,但是祖訓也決定了他們這些王爺郡王之類的皇族是不得幹政的,大都是掛著個高大上的虛職散養。

  所以像趙頵和趙佶這樣的王爺,大都是吃著閑飯無事可幹的,他們寄情書法和繪畫藝術也就成了一種集體性質的愛好。

  趙佶雖然年紀不大,但在書法藝術方麵的天賦,在這些王爺之中算是翹楚,十一歲的他,已經能完美的臨摹黃庭堅的黃楷了。

  這也正是趙佶驕傲的資本,他以前也聽說過楊懷仁在書法藝術方麵頗有見地,他的四叔嘉王就在宗族裏吹噓過多次,隻是卻從未見過楊懷仁有任何的墨寶流傳出來。

  楊懷仁聽他這麽說,心中忍不住偷笑,我哪裏懂什麽書法,小時候上美術班在廢舊報紙上胡圖亂畫的東西不知道算不算趙佶口中的芳墨。

  不過他的優勢在於他起碼見過許多不同風格的書法形式,有一些很多都是當今大宋還沒有的,這方麵倒是有逼可以裝一裝。

  “哦,若是此時有筆墨紙硯,在下倒是可以送王爺幾個字賞析品鑒一下。”

  其實楊懷仁早看到了馬車裏趙佶時刻備好的文房四寶和一張寫字用的小方案幾,人家乘車都不忘練字,可見這小子對藝術的喜愛程度有多麽深。

  趙佶急忙親自擺下幾案,鋪開了散發著紙香的軟片,親自為楊懷仁研墨。

  楊懷仁也不客氣,挪了挪屁股坐正,擼起袖子選了一支湖穎,閉起眼睛裝作在醞釀著寫點什麽好。

  這些舉動實際上就是楊懷仁擺譜裝逼,可在趙佶眼裏,卻是真像是那麽回事,心中還暗忖以前聽聞之事他並沒有當真,如今看楊懷仁如此架勢,仿佛之前的傳言不虛。

  楊懷仁凝思了一下,北宋時期書法方麵最牛的要屬“宋四家”了,像趙佶最喜歡臨摹的黃庭堅就是這其中之一。

  楊懷仁後世學習書法的時候臨摹用的字帖裏,倒是有這四人的書法作品,雖然大師的書法意境他根本不懂,但筆法特點倒是還記得一些,於是決定用這四個人的筆法風格寫一首詩出來。

  他抬頭望了望窗外,馬車正駛出馬行街,轉入汴水大街,汴水南岸一叢粉白相映的梅花正灼灼盛開,恰和梅林後的一片風月之地的亭台樓閣,交織成一幅剩冬的美景,讓楊懷仁想起一首明代詩人高啟的詠梅來。

  他心中默默詠唱了一遍,覺得此時此景正合此詩,於是自信的睜開雙眼,書寫了起來。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裏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隻憂雲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趙佶認真的隨著楊懷仁筆尖的遊走也跟著默念著這首詩,讀完了整篇之後,再看看窗外不遠處的梅花,趙佶竟難以自已的激動起來。

  古代文人隨便作一首詩並不難,難在三步成行七步成詩這種才華,有的人並不常見,楊懷仁和趙佶所乘坐的馬車路過那片梅林不過轉眼的工夫,楊懷仁就作出如此精彩的一首詠梅之詩來,讓趙佶欽佩不已。

  而讓他更激動的事,是一首詩,他竟然用了當代四大名家的書法風格寫了出來。

  首聯模仿蘇軾的飄逸,頸聯模仿了黃庭堅的蒼勁,腹聯模仿了米芾的險奇,尾聯則模仿了蔡京的端正。

  盡管當時“北宋四家”的名聲還沒有叫起來,但是在喜好書法的人心中,對這四人的書法也早有所耳聞,他們的筆法和文字中的意境也廣被讀書人推崇。

  趙佶自然是知道楊懷仁所書這四種風格來自何人,心中對楊懷仁的崇拜之情更上升了一個層次。

  雖然在他眼裏,楊懷仁模仿的這幾種筆法都算不上熟稔,但是在行駛的馬車之上,車廂搖拜晃動之下,能一個人把四位名家的書法寫出這種水平來,足以讓趙佶歎為天人了。

  楊懷仁看著趙佶臉上對他無比崇拜般的光彩,內心似乎也幻想著自己成了一位藝術大師一般。

  他心中偷笑,哥們寫字純屬業餘愛好,這還算不上藝術,哥們最擅長的是廚藝,能把一條魚,幾片肉,或者幾樣蔬菜,通過哥們的技藝搖身一變成一道美食,這才是藝術,所以說哥們是藝術大師,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