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夜審陶勇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20-03-17 11:47      字數:2210
  楊懷仁見陶勇如此說辭,也早想到他不可能一問之下立即就承認他殺了人。

  隻是陶勇從被抓到現在被審問,一直沒有半分心虛的表現,而且方才用“誤會”二字,似乎在表達此事好像完全和他沒有關係一樣,讓楊懷仁也有些懷疑,最起碼他不像是直接動手殺人的那個人。

  畢竟犯罪動機和實際犯罪是兩碼事,目前來看,陶勇正是那個滿足了犯罪動機和犯罪條件而嫌疑最大的人,但楊懷仁不會因此就糊塗到直接認定了他就是凶手。

  要證明一個人有罪,必須有充分確鑿的人證物證來證明他的犯罪行為,不然就算是有人主動承認,也不能因此就判定了他的罪行。

  “陶勇,本官問你,昨夜亥時到子時你在哪裏?”

  陶勇想也不想便答道:“那麽晚了,灑家自然在家睡覺。”

  “可有人證?”

  “呃……灑家光棍一條,哪裏來的人證?”

  “那就是不能證明那個時辰你不在殺人現場了?”

  “哼哼,不能。不過大人也不能證明灑家在殺人現場吧?”

  兩個人針鋒相對,不論楊懷仁怎麽問,陶勇都對答如流,並沒有露出什麽破綻。

  在作案時間上沒有辦法抓住他的把柄,楊懷仁又想起凶器的事情他總不能抵賴了吧,接著問道:“你摘下你殺羊用的屠刀來,呈上來給本官查驗。”

  陶勇頓了一下,不過還是解下了他腰間的長刃交到了一個捕快手裏。

  楊懷仁把長刃從皮逃裏取出來,在燈燭下自己查驗了一番,果然刀刃的一麵平滑一麵是個血槽,和張老虎屍體上的傷口基本吻合。

  “陶勇,你隨身攜帶的屠羊刀和死者張老虎身上的刀傷傷口是一致的,你還有什麽話好說?”

  張呂氏一聽立即憤怒的要上前跟陶勇拚命,卻被身旁的捕快攔住了,她又一次好嚎哭起來,跪在地上叫喊著,“老身就知道是這個紅臉的惡鬼殺了庵兒,求大人為民婦做主啊……”

  陶勇雙眉緊蹙,表情嚴肅,義正言辭的說道:“大人明察,就算大人判定了殺死張老虎的人用的凶器是與灑家相同的屠羊刀,也不能說就是灑家殺了人!

  這齊州城裏又不是灑家一家屠宰羊賣羊肉,算上齊州周邊的各縣各鎮,有這樣的的刀具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啊!”

  “有這樣的刀具的人確實是不少,但跟張老虎有不共戴天之仇,又有足夠的能力將他殺死然後安然離去的人,恐怕齊州城裏找不出第二個了吧?”

  “這……”

  陶勇繼續麵不改色的辯駁道,“大人,這也不能說明什麽,也許是有人知道灑家跟張老虎之間的仇怨,故意用了屠羊刀殺人,目的就是陷害灑家呢?”

  楊懷仁感歎陶勇的確不愧是個見過世麵的江湖中人,在這樣的場麵下,尋常小百姓早就嚇得雙腿發軟了,而他竟然並沒有任何慌亂,仍舊思維清晰,口齒清楚的表達了他的意思,讓楊懷仁也無法找到他話中的疑點。

  他在江湖上人稱赤麵閻羅,就是因為他膽大心細,也許就算他見了真閻羅,也不會慌了手腳吧。

  正在楊懷仁對陶勇束手無策之時,一個捕快跑了進來,大喊著“找到了!找到了!”

  “可是找到凶器了?”

  這捕快身上好像凍了一層冰碴子似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回答道:“回稟大人,正,正,正是!”

  說罷從背上取下一個包袱來,解開包袱之後,一柄被一塊血布兜起來的屠羊刀露了出來。

  楊懷仁心中大喜,“從哪裏找到的?”

  捕快答道:“回稟大人,按照大人的吩咐,我們兩班捕快分別在張府和張府周圍的街道裏搜尋了一下午,當時並沒有發現任何類似的利器。

  入夜以後,兄弟們正要散了回來複命的時候,小底口幹舌燥,本想去張家門前的一口水井裏打口水解渴。

  大人也知道,這大雪下了好幾天了,齊州城裏的河水和湖水都結了冰,可井裏的水由於深在地下四五丈的地底,除了上層表麵結了一層薄冰之外,下邊的水並不是封凍的,而且咱們城裏的井水都是活泉水,也不算很涼。

  這幾天因為天寒,加上路滑不好走動,大家也就都懶得出門打水,都是從院子裏或者房簷上刮一層雪回屋裏燒水飲用,所以井水的薄冰之上覆蓋了一層雪層並沒有被怎麽破壞過。

  白天的時候我們往井裏看的時候,看到一層雪完好無損就以為凶器不會是丟落在井裏的,可當小底一隻桶子扔下去,敲碎了那層薄冰之後,忽然隱約看見井底竟然有反射的寒光。

  小底趕忙找來兄弟,把小底綁在一根繩索上放到井下邊。小底到了井下,發現那道寒光果然是一柄利器,想來誰會把一把利刃無緣無故扔到井裏呢?

  當時就想,肯定是凶手殺人之後隨手把凶器丟在了井底,所以小底冒著寒冷跳到井水裏把這把利刃取了上來,也顧不得渾身寒冷,一路跑來稟告大人!”

  “嗯嗯,不錯,你確實受累了,看賞!”

  楊懷仁看著謝長禮說道:“給這位捕快兄弟賞兩貫錢如何?”

  謝長禮知道這是讓他出錢呢,在欽差麵前也不敢反對,隻好附和道:“對,上使說的太對了,該賞,你明日便去本府賬房那裏支兩貫錢賞錢。”

  捕快心裏樂開了花,兩貫錢可相當於他三個月的收入了,算是沒有白費他受凍受累了一整天。

  他把那把從井裏撈上來的屠羊刀送到了楊懷仁麵前的桌案上,然後喜滋滋地躲到一旁的一個火盆旁邊取暖去了。

  楊懷仁拿起這把還帶著些冰淩的屠羊刀和陶勇的那把刀對比了一下,果然是同樣形製的一把屠羊刀。

  可再仔細觀察之下,他又發現了些怪異之處。陶勇的那一把,應為平時經常宰殺羊羔,看上去舊了一些,刀刃上有明顯的經常打磨過的痕跡,所以也保持著不錯的鋒利和尖銳度。

  而新送來的這把井中找到的屠羊刀,明顯是一把沒有用過的新刀,刀刃上沒有任何用磨石打磨過而留下的細微的劃痕,但是刃尖的部分卻打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