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先生
作者:白夜三心      更新:2020-03-17 10:36      字數:3944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第一百二十一章??周先生

  快到下午的時候,日光西垂,風輕了、雲淡了,漫天的色澤,也變得昏暗了起來。

  王寶山和呂雲二人,被周府的那位小丫鬟,帶進府宅內後,就一直安排在了待客的廳堂裏,等候著主人的到來。

  這一等,就是一個中午的時間,現在的他們,閑坐在堂屋裏,百無聊奈,又不能隨意走動。

  又過了一會,王寶山忽聽外麵有腳步聲,正在慢慢地走過來,連忙讓呂雲去查看一下。

  他回來說道:“外麵是個女子,年方二十有餘,且容貌絕美,超凡脫俗,身有書香撲麵。”

  王寶山一聽,不禁有些驚訝,趕出了廳堂。

  他出來一看,發現那女子,果真是與眾不同,並連忙上前見禮。

  隨後,他們又一起進了堂屋,安坐閑談。

  再看那女子,不但相貌美麗,風華絕代,連她的談吐舉止,也是高雅風尚,落落大方。

  更讓人驚歎的,還是她的才思,內涵豐富,且聰慧敏捷,真乃非一般的常人可比

  王寶山被她的氣質所折服,不禁在心底,暗自驚異。

  在一番交談後,他忍不住地衝動了一回,再一次,好好地打量起了,這位讓他感覺眩暈的女子。

  隻見她,年芳二十有餘,容貌清秀,端莊優雅。

  一頭青絲散披,自然而然地披到了後背,顯得是優雅文靜。

  以及,那一枚粉雕玉琢般的瓊鼻,和柔美白皙的臉睱,白淨而精致,都透著一點點淡淡的紅潤。

  再看她,柳眉纖細,眼眸清澈而透亮,如珠如玉,其內似乎還隱藏著、某種深邃的靈光。

  而她,一身青灰色的直裾文士衫,內襯雪白的交領長袍,腳穿青絲厚底的麻鞋

  這是一副典型而高雅的文人打扮,加持在她的身上,並立刻凸現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書香之氣。

  這種氣質,又會讓旁人覺得,是那麽的濃厚而悠然,靜雅而淡俗。

  此時此刻,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言一語等等,無不透徹著一種,動人心炫的美感

  王寶山就這樣,靜靜地在一旁,看著,聽著,也漸漸地被她所折服,所吸引,直到沉迷在了其中

  “咳咳”

  一旁的呂雲,看他有些神不守舍,趕忙假裝咳嗦,示意他不要走神。

  王寶山得他提醒,並很快反應過來。搞得他的臉上,瞬間就變得通紅一片,心裏更是尷尬不已。

  這也難怪了,本就見了女孩子,容易害羞臉紅的他,此刻麵對這位如此有學識,有內涵,又文雅動人的大美女,他又豈會不沉醉,不臉紅脖子粗呢!

  正是因為王寶山的心不在焉,一直陪著說話的呂雲,倒成了主場。

  這使得他們二人,給別人的感覺:他王寶山,隻是陪襯的隨行仆人,而呂雲卻成了,某個有身份地位的小少爺。

  為此,呂雲還特意做了說明,隻聽他說:“先生,這位是我的朋友,我們這次前來,並是他想向您購買書冊。”

  “周先生,有禮了!來的突然,怕有些叨擾了”

  通過剛才的閑聊,王寶山也搞明白了,之前呂雲口中的周先生,其實就是眼前之人,這位滿腹經綸的奇女子。

  周先生聽後,像是剛剛注意到他一樣,隻是點了點頭,表示還了禮數。

  “這位是王公子吧!對於你的事,我看在小雲的份上,倒是可以賣給你一兩本,不過”

  “那先生,想如何?”

  聽她說,可以賣給自己書冊,在王寶山心中稍安,表示有條件可以提嘛!

  周先生似乎有些猶豫,說:“我家的書,都是祖上留下來的,不便外賣,但一兩本我寫的書,還是可以賣給你,不過你得給我一個理由,我考慮考慮,該不該這麽做”

  王寶山聽罷,並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的意思很簡單,想買幾本通俗易懂的書冊回去,在黑風嶺農兵營裏,自己能讀一讀,練習一下書寫。

  順便再教那些年齡偏小的孩子們,學習一下文字。讓他們也能練習寫字,識字讀書。

  當然這個想法,他不好明說,就編了個說辭,說是他所在的村裏,年幼的小孩很多,又幹不了什麽重的農活,還經常性的到處瘋玩。

  這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教他們,識點字,讀點書。好歹讓他們,以後不至於,永遠地目不識丁。

  周先生聽後,大為感歎,直讚他仁義高尚,對他很是欽佩。

  但也僅此而已,她雖言語上稱讚,神態表情上,卻是不以為然。

  最後,她還不忘給王寶山,潑了一把冰涼的冷水。

  隻聽她說:“你的想法不錯,但很幼稚。剛才聽你說,你自己都不怎麽會讀書寫字,如何能教得好他人這不是誤人子弟嘛!”

  就這樣,王寶山被她說得是,無言以對,滿臉羞愧。

  不過周先生,也沒多說他什麽,隻是表達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接下來,又閑聊了一會後,她讓府上的那位小丫鬟,去她的書房,取來了幾本線裝的書冊,說是這幾本書,可以賣給他們。

  王寶山接過一看,發現這是幾本手抄的冊子,扉頁上都是娟秀的字跡,看起來清新而文靜。

  至於內容,他還沒有細看,想必這些書,都是出至於,這位美女先生的親筆書寫。

  正如她說的那樣,若是其他的書冊,她也不會拿出來,賣給他們。

  有了這幾本書,總比沒有的強,他也不管裏麵都寫了什麽,直接讓呂雲取了兩錠金元寶,差不多二十兩的樣子,付了買資。

  那周先生見了金子,倒也沒有眼紅,隻是淡淡地接過金元寶,毫不推辭地收了。

  到此,他們兩方的交易,也算完成,大家各取所需,其樂融融。

  接下來,又閑聊了一陣後,王寶山和呂雲,並告辭出了周府。

  再次走在,那條來時的小巷裏,王寶山的心情,忽然有些低落。

  不知他是因為那兩個金元寶,隻換了幾本冊子,而感到肉痛?

  還是因為離開了周府,就和那位周先生,沒有了交際,而深感消沉和可惜呢?

  隨行的呂雲,看他悶悶不樂,就想問問他,卻找不到話說,就沒有問出口。

  他隻好陪著王寶山,繼續在小巷子裏,瞎轉悠。

  現在已到了下午,小巷裏,也開始熱鬧了起來,外出辦事的街坊們,也陸陸續續地回了家,開始做起了晚飯。

  各種各樣的炊煙,嫋嫋升起,給原本喧鬧的小巷子,又平添了許多的煙火味。

  在周府待了近一個多時辰,此時的王寶山和呂雲,早已是,腹中饑餓,口幹舌燥。

  呂雲提議再去平局酒家,吃喝一頓,仍是他請客。

  王寶山卻不打算再去了,他對那位老板娘,總感覺有點怪怪。

  探其緣由,他也說不上來,隻說是憑他的直覺,感受出來的。

  呂雲對此,迷惑不解,不知道他為何會有這麽奇怪的感覺。

  他們在經過一個巷口後,並來到了一條、還算寬整的街道上,看到不遠處,有個小麵攤,並走了過去。

  這時的街上,卻顯得很是清淨和蕭條,除了幾名遊蕩地乞丐外,竟然沒有多少其他的行人。

  和那些小巷子裏,人滿為患,熱鬧哄哄的情景,完全是相反的一種境況。

  王寶山感到很好奇,並在等著麵攤的老板,給他們下麵的空擋,問其緣由。

  這老板也是個話嘮,當場就說:“這還不是因為災荒鬧的,大家為了節省開支,都隻在自家吃喝,哪還有閑錢,外出消遣啊!”

  這位年過半百的大爺,用一土火爐子,麻利地煮著拇指粗細的麵條,還不忘抓幾把青菜,扔進了鍋裏去。

  他說的情況,讓王寶山有些啞然,隨便一想,也能理解他的話。

  看來城裏的百姓們,生活也不容易啊!

  不一會,兩大碗青菜粗麵條,就端到了王寶山,和呂雲的麵前。

  吃過一陣後,他倆並結賬走人,都在心裏,忍不住地吐槽了一句:真是難吃啊!

  也不能怪他們,這麵攤上的麵,看著份量挺足,實則難以下咽,還奇鹹無比。

  真不知道,這位攤主大爺,在下麵的時候,是不是走了神,多放了鹽巴,不然也不會這麽的苦鹹。

  王寶山和呂雲,各吃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也不好賴賬,隻得自認倒黴。

  可就在他們,剛走沒多遠,就聽到那位大爺喊到:“野孩們,快來他們走了,你們快來吃麵”

  王寶山聽後,忙轉頭去看。

  看到從街角的一條小巷內,跑出來了幾名、五歲左右的小乞丐。

  這讓他終於算是明白了,那位麵攤大爺的真實用意,原來那大爺,他是故意多放了一些鹽巴的啊!

  “你們等等”

  就在這時,那位周府的小丫鬟,不知何時到了街上,還急匆匆地追了過來,在離他們不遠地方,叫喊著。

  王寶山聽了,就停住了腳步,想弄明白,她這是為何?

  “姑娘,有何事啊?這麽急忙!”

  那周家的丫鬟,追得急了點,剛到跟前,就說:“我家先生說,讓我來追你們,說有事找你們談。”

  她這話,有些莫名其妙,王寶山聽了,和呂雲對望了一眼,都不明所以。

  “姑娘,我們的書錢,已經給了,也算是兩清了,為何還要找我們?”

  “這個,我也不知道,我家先生,讓我來,我就來了”

  周家丫鬟說著,並轉身往回走,也不招呼他們,看情況是,你們要來就來,不去也就算了。

  “王大哥,去不去啊?反正我們也不急著回去”

  呂雲看那丫鬟,自顧自地走了,似乎有些好奇,連忙問他。

  “好吧!去看看,她倒底想幹嘛!”

  這一出一進的,確實讓人費解,不明白那位周先生,倒底所為何事?

  待重新坐回,周府的廳堂內時,周先生這次的態度,明顯變得隨和了很多。

  還給王寶山二人,介紹起了她自己,說她的本家,不在此地,而是在一個遙遠的地方。

  她原名周秀,在家排行老二,上麵還有一個哥哥,都是從小受家族的影響,飽讀詩書長大的文人雅士。

  那位小丫鬟,名叫周萍,從小跟在她的身邊,半仆半友,一直照顧著她的生活起居,兩人的關係,更是勝過一般的親姐妹。

  而剛才,為什麽要留住王寶山和呂雲,她卻隻是簡單地,說明了一下原因,並未多說什麽其他的東西。

  這卻讓王寶山心裏,更是迷惑不解,他很難相信,這位周先生的一麵之詞。

  她竟然說,在他們走後,她回屋起了一卦,看到了關於王寶山的一些未來。

  因為是一些模糊的事態,並決定留下他們,想問清楚一些事情。

  王寶山聽後,很是好奇,就問她到底是什麽事情?

  可她卻不說其事,而是給他講述起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